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13663字投稿:程乍乎内容摘要:

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大不相同的新产品或服务。 7.范围经济,是指当两种或更多的经营业务在一个企业的集中管理下运作的总成本比作为独立的业务进行运作所产生的成本更低的经济现象。 8.战略联盟,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某一共同的特定目标所形成的合作协议。 9.收获战略,是指减少公司在某一特定领域的投资。 10.调整战略,是指企业企图扭转公司财务状况欠佳的局面,提高运营效率,使企业能渡过危机,希望情况发生变化,到那时再采用新的战略。 11.放弃战略,是指卖掉企业的一个主要部门,可能是一个战略经营单位、一条生产线,也可能是一个事业部。 12.清算战略,是指通过拍卖资产或停止全部经营业务来结束企业的存在。 二、简答题 1.简述发展战略的主要类型。 答:( 1)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的战略。 ( 2)纵向一体化战略。 ( 3)多样化战略(相关多样化和非相关多样化)。 2.简述范围经济形成的原因。 答:( 1)技术的匹配性。 ( 2)经营匹配性。 ( 3)与销售和顾客相关的匹配性。 ( 4)管理的匹配性。 3.范围经济的具体表现。 答:( 1)将专有技能、关键技能或技术由一种经营业务转移到另一经营业务中。 ( 2)将不同经营业务的相关活动合并在一起经营,以降低成本。 ( 3)在新的经营业务中借用企业品牌的信誉。 ( 4)以能够创造 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的协作方式实施相关的价值链活动。 4.简述企业发展战略 的实现方式。 答:( 1)内部发展。 ( 2)购并。 ( 3)合资经营。 ( 4)战略联盟。 5.简述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 答:( 1)契约性协议。 ( 2)定牌生产。 ( 3)特许经营。 ( 4)朴素持股。 ( 5)合资经营。 6.简述防御战略的主要类型。 答:( 1)收获战略。 ( 2)调整战略。 ( 3)放弃战略。 ( 4)清算战略。 7.简述公司业务组合管理的标准。 答:( 1)业务组合的平衡。 ( 2)业务组合中各项业务的吸引力,包括其目前和未来的利润率、发展速度等。 ( 3)各项业务之间的适合度,即潜在的协同效应及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下属业务得到发展。 8.简述 BCC矩阵分析法。 答:波士顿公司认为,一个经营单位的相对竞争地位和市场增长率是决定整个经营组合中每一经营单位应当奉行什么样的战略的两个基本参数。 他们以这两个参数为坐标,设计出了一个具有四象限的风格图,横轴代表经营单位的相对竞争地位,它以经营单位相对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对市场占有率来表示;纵轴表示市场增长率。 ( 1)金牛有较低的市场增长率和较高的相对市场占有率。 应采取维护现有市场占有率,保持经营单位的维 护战略,或采取收获战略,获得更多的现金收入。 ( 2)瘦狗是指那些相对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都较低的经营单位。 一般采用清算战略或放弃战略。 ( 3)幼童,是指那些相对市场占有率较低而市场增长率却较高的经营单位。 对于有希望转变为明显的幼童,宜采用发展战略;否则,应采用放弃战略。 ( 4)明星的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都较高。 宜采用发展战略。 首要目标是维护金牛的地位,但要避免常见的对其追加过多投资的做法。 金牛所得的资金应优先用于维护或改进那些无法自给自足的明星的一位。 剩余的资金可用于扶持一 部分筛选出的幼童,使之转变为明星。 应放弃那些不进行投资的幼童。 9.战略选择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 1)企业对外界环境的依赖程度。 ( 2)管理对待风险的态度。 ( 3)企业过去的战略。 ( 4)企业中的权力关系。 ( 5)中层管理人员和职能人员的影响。 第六章 经营单位的竞争战略选择 一、名词解释 1.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的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成为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2.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竞争者相比独具特色、别具一格,从而建立起独特竞争优势的战略。 3.集中化战略,是指将企业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群体、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性市场,通过为这个小市场的购买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更有效率的服务来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 4.混合型战略,是指低成本地提供优质的差异化产品,然后利用成本优势制定比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更低的价格,通过为买方提供超值价值来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 5.超竞争环境,是指那些日益动荡的、多变的、复杂的、不 确定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 6.竞合战略,是指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来获得企业竞争优势或战略价值的战略。 二、简答题 1.低成本战略的实施途径。 答:( 1)确定开展成本分析的价值链、分摊成本和资产。 ( 2)了解和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 ( 3)确定价值活动的成本形成机制(辨识成本驱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外购投入成本)。 ( 4)控制价值活动的成本形成机制,建立成本优势。 2.如何控制价值活动的成本形成机制,建立成本优势。 答:( 1)控制成本形成机制:控制规模 ;控制学习与外溢效应;控制生产能力利用模式与效率;控制价值链活动的内在和外联系,使之产生协同效应;控制某些价值活动,使之与企业内其他经营单位共享,以产生协同效应;控制关键外购资源的投入成本;控制垂直一体化及外部寻源利益;控制时机选择;控制地理位置;控制企业战略决策和制定政策的水平,通过提升水平来降低成本;控制政体因素。 ( 2)重构价值链。 包括不同的生产工艺,不同的自动化、电子化程度,新的销售渠道等。 3.差异化战略的实施途径。 答;( 1)控制各种差异化驱动因素,从整个价值链出发提升整个独特性。 ( 2)控制实施差异化的成本。 ( 3)改变规则以创造独特性。 ( 4)重构价值链。 4.分散型产业中的竞争战略选择。 答:( 1)建立严格管理下的分权组织结构。 ( 2)采用统一化的设备。 ( 3)增加附加值。 ( 4)产品类型或产品部分专门化。 ( 5)顾客类型专门化。 ( 6)订货类型专门化。 ( 7)集中于地理区域。 ( 8)简朴实惠。 5.新兴产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选择。 答:( 1)尽快使产业结构成型。 ( 2)进入新兴产业的时间的选择。 6.成熟产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选择。 答:( 1)产品结构调整。 ( 2)正确定价。 ( 3)改革工艺和革新制造方法。 ( 4)选择适当的顾客。 ( 5)购买廉价资产。 ( 6)开发国际市场。 7.衰退产业中的竞争战略选择。 答:( 1)领先战略。 ( 2)坚壁战略。 ( 3)收获战略。 ( 4)快速放弃战略。 8.不同市场竞争地位下的竞争战略选择。 答:( 1)市场领导者战略 ① 扩大市场需求量(发掘新使用者;开辟产品的新用途;增加使用量); ② 保护市场份额(创新战略;防御战略); ( 2)市场挑战者战略 ① 确定挑战目标和挑战对象:攻击市场领导者;攻击与自己实力相当,但目前经营不善、财务拮据的企业;攻击目前经营困难、资金不足的地方小企业。 ② 选择挑战者:正面进攻;侧翼进攻;包围进攻;迂回进攻;游击进攻。 ( 3)市场追随者战略:紧密追随;距离追随;选择追随。 ( 4)市场补缺者战略:最终用户专门化;垂直专业化;顾客规模专业化;特定顾客专业化;产品或产品线专业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