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农牧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化德县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研内容摘要:

并推广使用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畜群周转快、简便易行的新型生产流程,建设育肥羊生产基地。 通过“公司 +农户”形式,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舍饲养羊业。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化德县原来 以农业为主,为了响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和内蒙古生态建设的号召,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肉羊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化德县肉羊养殖内蒙古化德县草原牧业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 新建项目的实施,在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中发挥重要的示范推动作用。 此外,通过本项目的示范和辐射,可大大加快畜牧业的发展进程,在更大规模上使农牧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进程,为化德县乃至整个乌兰察布市的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 目前从总体上来看,当地农牧民养 殖肉羊的品种差、数量少、规模小、饲养技术不科学,且肉羊品种生长速度慢、繁殖率较低、屠宰率低,仅有 30%~ 40%,畜群周转慢,商品率低,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影响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受项目资金的支持和拉动,肉羊的饲养规模将会逐渐扩大,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新技术的投入促使饲养手段不断完善和饲养水平不断提高,增加新品种及“良改羊”的比例,肉羊的屠宰率将提高到 50%。 由于肉羊育肥养殖业的经营成本较低、羊肉价位高,本项目实施后可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 同时,本项目为广大农牧民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使季节闲置劳动力 得到充分的利用,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内蒙古化德县草原牧业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应对市场对优质、无污染羊肉的需要 化德县位于内蒙古北部,辽阔的草原、无污染的绿色环境,具有生产纯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的优越条件,然而主要肉羊品种是当地改良羊,因其肉质差,市场占有率低,该项目的实施,利用购入的多赛特种公羊与地方品种基础母羊杂交,其 F1代具有屠宰率高、生长快、肉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可满足市场对羊肉的需求。 满足羊肉市场供不应求的需要 羊肉是人类重要的肉食品。 目前,我国羊的饲养数量和羊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羊肉尤其是优 质羔羊肉消费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低脂肪、蛋白质型羊肉的消费量会不断增加。 目前,化德县蒙源、顺达等六家屠宰加工厂和位于集宁市的双汇、北京东来顺等肉食加工厂每年可收购近 20万只的肉羊,而化德县目前仅能提供 10万只的肉羊,缺口达 10万只。 该项目实施后可增加肉羊的养殖规模、满足羊肉市场日益增加的需要。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内蒙古化德县草原牧业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内蒙古化德县肉羊养殖场建在化德县白音特拉乡,位于朝阳盆地的腹部边缘地带,东南靠 近河北省康保县、张北县,西临化德县所在地长顺镇,处在化德县中部地区。 这里是全县农业生产的最好区域,土地肥沃,气候条件好,水资源丰富,具有大量的耕地,又有大面积的水地,是主要农业和牧业生产区。 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 化德县地处中纬度的内陆地带,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早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寒暑剧变,冬春多风寒冷。 年平均降水量为 毫米, 7~ 9月份占全年降水的 50%。 年平均蒸发量为 毫米,相当于降水量的 倍,干旱年份可高达十几倍。 全年平均气 温为 ℃ ,冬季以一月份最冷,最低极端温度℃;夏季温凉,雨热同期,日照充足,以七月份最热,最高极端温度 ℃。 ≥ 10℃有效积温 1729℃,无霜期 95~105天。 光照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 内蒙古化德县草原牧业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 /平方厘米。 地形、地貌 化德县北临内蒙古高原中部,西南与阴山山脉之余毗邻,属于剥蚀低山丘陵区。 全县海拔最高为 1719米,最低为 1244米,平均高程 1500米。 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按其成因和形态地形、地貌可分为六个类型,主要包括 :低山丘陵区,占总土地面积的 %;缓坡丘陵区,占总土地面积的 %;山间盆地(朝阳盆地),占总土地面积的 %;山间洼地,占总土地面积的 %;河谷洼地,占总土地面积的 %;波状高平原,占总土地面积的 %。 土壤、植被 化德县土壤类型以栗钙土为主,零星分布着羊草甸栗钙土和盐土。 土壤腐殖层一般为 20— 50cm,全氮含量一般为~ %之间,速效磷含量一般为 ~ ,速效钾含量一般为 140— 368ppm 之间,其中栗钙土适合人工草地种 植。 植被类型属半干旱草原类型。 由于地形、土壤水分条件的差异,植被类型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干草原植被类型、草甸草原植被类型、盐生植被类型。 干草原植被类型属于克氏针茅 +冷蒿 +羊草 +杂草群落。 建内蒙古化德县草原牧业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群种为克氏针茅,还有冷蒿、羊草、芨芨草、冰草、隐子草、黄芪、杂花苜蓿、星毛萎陵菜等。 草群绝对高度 60cm,平均高度 15~ 25cm,覆盖度为 25~ 30%。 草甸草原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山间洼地、丘间洼地、河谷洼地和盆地,生有寸草苔、早熟禾、马兰、车前子、蒲公英等。 盐地植被类型主要分布于朝阳盆地和七号乡低洼地,生有碱蓬、碱茅、白刺等。 水资源 全县境内河网稀疏,径流多为季节性河,流程短、流量少,为泄洪通道。 全县有七个水系,季节性间歇河 16 条,水库 5座,分布有大小水淖近百处,较大的有民乐淖、二计淖、勿兰淖等。 境内地下供水区多为裂隙潜水和承压水系,但分布很不均匀。 全县地下水总量 6994万立方米,每年可开采利用的地下水量为 3290万立方米;地表水总量 1586万立方米,可利用量1010万立方米,年径流总量为 1400万立方米,地表径流量为1400 万立方米。 潜 水埋深在 26 米以下,承压水埋深在 40 米以下,含水层深度一般在 80米左右,含水层厚度 50— 100米,单井出水量 40立方米 /小时,水质良好。 内蒙古化德县草原牧业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经济条件 全县辖 2个乡, 3个镇, 93个村民委员会, 368个村民小组,总人数 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0万人。 全县实有耕地面积 85万亩, 正常年景 粮食总产量 2亿公斤。 2020全县牧业年度小畜存栏 ,奶牛 8015头,农业总产值 达 5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 40%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8 元。 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项 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政策环境宽松 为了有效促进肉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县委、政府制定了“化德县肉羊养殖实施办法”,积极从外地引进肉羊品种、推广杂交改良配种,扶持饲草料加工机具的购置和棚舍、青贮窖建设,加强了疫病防治、科技服务等环节上政策扶持,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府,如免收所有税收、对肉食加工龙头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对肉羊养殖厂给予部分资金扶持等。 所以,实施该项目资金配套有保证。 内蒙古化德县草原牧业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饲草料资源充足 养殖场扩建后,自产青贮饲料 2500吨,饲草 700吨,不足精饲料全部市场采购,主要以玉米为主, 青贮饲料全能满足,不足饲草可以从附近人工草地种植区采购,饲草料在当地完全能够满足供应。 目前,全县有天然草地 200万亩,可利用草地 170万亩;退耕林草地 100万亩,可利用的 75万亩;饲料基地 15万亩。 每年人工草场产干草 ,天然草地产干草 斤。 如此充足的饲草料资源可满足项目辐射区农牧户新增肉羊对草料需求。 具有稳定可靠的销售市场 多赛特羊与地方品种羊杂交后的 F1代具有屠宰率高、生长快、肉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目前,化德县蒙源、顺达等六家屠宰加工厂和位于集宁市的双汇、北京东来 顺等肉食品加厂每年可收购 20万只的肉羊,而该县目前仅能提供 10万只的肉羊,缺口达 10万只。 因此,繁育出的 F1代羊肉产品具有稳定而可靠的销售市场。 内蒙古化德县草原牧业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基础设施条件优越 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项目区距 207 省道仅 20km,距县城所在地 20km,距北京 350km,交通便利,通讯方便,距各肉食品加工厂都很近,便于销售加工。 207省道从项目区通过,南与北京、张家口相联,北达二连市,集通铁路横贯项目区。 这为羔羊肉及良种肉羊的销售创造了十分便捷的运输条件。 电力条件充足 项目区 已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网,通讯设施完善,区内所有乡、村已全部通电,并具有充足的电力供应。 并且拥有汽、柴、机油加油点,为该项目提供了能源保障。 技术条件有保障 目前化德县具有高级畜牧兽医师 5名,中级 50名,初级150名,并以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畜牧局、市畜牧兽医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聘请从事养羊、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动物育种、动物医学等方面的专家教授,进行全程技术服务,所以该项目实施具有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内蒙古化德县草原牧业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农牧民养羊的积极性高 化德县养羊历史较为悠久,多年的养殖使农牧民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接受养羊方面的新知识也比较快。 县委、县政府提出发展肉羊产业的战略目标,为全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几年,化德县肉羊养殖业迅速发展。 目前,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专家到化德县进行肉羊养殖的技术培训,还派专职人员到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学习。 在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全县育肥羊养殖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广大农牧民对养羊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主要阻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主要阻碍因素 ,缺乏纯种多赛特肉 用公羊,生产出的良种 F1代数量少。 ,科技含量低,缺乏 肉羊育肥及良种繁育的技术,肉羊的品种主要是当地的改良羊 ,其屠宰率低及肉质差,市场价位低,经济效益不高。 ,制约了肉羊养殖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内蒙古化德县草原牧业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解决方案 ,利用胚胎移植高科技生物技术手段,生产出较多的优良种羊,向社会提供充足的种源。 购入的多赛特种公羊 和乌兰察布细毛羊母羊进行杂交组合,其 F1代具有屠宰率高、生长快、肉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增 加肉羊的养殖规模。 依靠内蒙古宏兴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畜牧局,引进先进的肉羊肥育和繁育技术,通过示范、科技培训提高广大农牧民养殖肉羊的科技含量,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对标准化肉羊养殖基地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基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化德县 草原牧业 肉羊养殖场建于 2020年,位于化德县白音特拉乡,东南靠近河北省康保县、张北县,西临化德县所在地长顺镇,地处化德县中部。 同村 1000m 相隔,利于防疫,现拥有 500亩土地,天然草场 700亩。 肉羊养殖场现有资产 100多万元,多赛特杂交改良基础母内蒙古化德县草原牧业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羊 300只,种公羊 6只。 现有主要固定资产:机电井 1眼,四轮车 2台,粉碎机 1台,揉碎机 1台,青贮窖 1个,标准羊舍2栋 250平方米,饲草料库房 60平方米,办公室 130平方米。 年销售种羊和育肥羊 250多只。 养殖场初具规模, 为进一步扩建奠定了基础。 技术条件: 全场有职工 6人,其中管理人员 1名,技术人员 2 名,饲养人员 3 名,技术人员中有 1 名畜牧 (兽医 )师, 2名助理畜牧 (兽医 )师,一直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为种 羊场种羊的疫病防治、改良配种、饲草料加工转化及科学饲养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同时为了搞好下步的种羊扩繁工作,种羊场聘请内蒙古宠兴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家畜胚胎生产与移植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来种羊场开展种羊胚胎移植工作,并培训了一批新技术人才,为种羊场扩建项目引进了新技术力量。 并且依托区、市、县畜牧部门专家长期进行技术咨询和服务,多赛特肉羊扩繁在我县具有一套成功的技术经验,因此项目实施在技术上是成熟和有保证的。 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内蒙古化德县草原牧业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市场分析 乌兰察布市全面实施禁牧后,原 地方土杂种羊因个体产肉量低、效益差,已不适应现代的舍饲,农民急需大量更换所养的肉羊品种,养殖场提供的全部是多赛特纯繁及改良后代。 多赛特肉羊长年发情、多产、母性强、 泌乳 多、羔羊生长发育快,对当地肉羊改良有重要作用,而且适应地方饲养能力强,一定会成为全市禁牧舍饲的主要种羊供应地。 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逐步转变,国人对优质羊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特别是内蒙古独特的气候、地域条件和饲草料资源条件,为内蒙古生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优质羊肉创造了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生产环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