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某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78 平方米,档案用房 694平方米。 项目 功能布局 根据国家《 公安机关业务技术 用房 建 设 标准》,县级 公安业务功能用房功能布局及面积分配见表 41。 表 41 功能用房面积分配表 编号 用房分类 用房面积 所占比例 (%) 备注 一 指挥中心用房 925 8% 二 办案用房 809 7% 三 窗口用房 1619 14% 四 信息通讯用房 1041 9% 五 网络安全保卫用房 578 5% 六 机要工作用房 289 % 七 刑事技术用房 3238 28% 八 物证及收缴物品保管用房 925 8% 九 警用装备物资库 809 7% 十 警务技能训练用房 58 % 十一 备勤用房 578 5% 十二 档 案用房 694 6% 功能用房综合建筑面积 11563 100% **县公安局人员编制为 370 人,按建设标准确定的人均面积为 ,核定建筑面积 11563 平方米,已有建筑 面积为 2730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为 8833平方米。 18 第五章 建筑 结构 方案 建筑 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根据 公安 局业务用房规划设计的总体方案,以及各相关专业规范,结合建设方的要求,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结构与功能 公安 业务用房整个布局应体现功能明确、分区科学、统分结合、运行节约的原则。 功能的要求应尽可能由专门履行这些功能的结构加以满足。 综合思考现实与未来,整体与局部、功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应注重合理的功能分区,减少相互干扰,单体平面各功能空间组织合理、分区明确、面积合适;满足日常工作的使用,使得工作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 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力求简洁、明快,又不失庄重大方。 建筑形象注重时代特征:营造严肃、公正、开放性的形象。 同时体现现代气质的公共事业建筑,充分体现时代的特征。 主体比例关系明确,梯度严整有序。 精致的细部尺寸把握,使大楼建筑立面体现现代建筑理性、严肃的 风格。 建筑 设计 19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设部 2020 年 4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3787;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8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01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 河南省 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各相关专业设计规范、规定等。 本建筑平面设计为 长方体 型结构,各功能分区间建筑采用长廊和楼梯连接,对房屋采光及通风较为有利。 本工程 均采用外墙外保温,保温材料为发泡聚氨酯,厚度30mm。 外墙门窗均采用平板中空玻璃塑钢门窗。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为 m2。 建筑装饰装修按简单装修考虑。 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9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2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本项目各单项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抗震设计及荷载取值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的有关要求,框架按照‚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强锚固‛的原则进行设计,以增强其延性和耗震能力。 对非结构件采用设置拉墙筋、构造柱、水平系梁等构造措施增强其抗震能力。 荷载取值:不上人屋面活荷载为 ; 上人屋面活荷载为 KN/m2; 其 他荷载根据具体情况另定。 主要结构材料 ⑴混凝土 砖混结构: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构造柱、圈梁为C20。 框架结构:基础、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填充墙内构造柱、圈梁为 C20。 ⑵钢筋: HPB23 HRB33 HRB400。 21 ⑶钢结构型钢、预埋件等均采用 A3 钢,焊条采用 E4 E50。 墙体 ⑴砖混结构:177。 以下砖为 MU10 实心砖, 水泥砂浆砌筑,177。 以上用 MU10 多孔 烧结 砖, 混合砂浆砌筑。 ⑵柜架结构:177。 以下砖为 MU10 实心砖, M5 水泥砂浆砌 筑,177。 以上用 加气混凝土砌块, M5 混合砂浆砌筑。 承重结构体系 根据本项目各建筑物高度和平面使用功能的要求,全部采用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受力合理、自重轻、整体性好、空间分隔灵活等优点。 22 第六章 总 图 布置及 安装工程 总 图 布置 平面布置 本项目应充分利用地形,为降低建设和使用成本,总体布置考虑如下因素: ( 1) 总平面布置中应坚持合理、高效利用土地。 ( 2) 在保证各功能主体建筑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对辅助用房及后续工程用地进行预留。 ( 3) 根据项目实际,设计消防蓄水池自动调节水位装置,做好防火,减灾的各级防护措施。 根据拟建地的标高和《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机动规划纵坡应不大于 %,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 %的要求,结合减少区内填土,节约投资的前提下综合确定区内用地竖向标高。 安装工程 安装工程主要包括给排水、消防设施;供配电;通讯;通风空调等。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20) 2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20) 《室外 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2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20) 《城市排水工程 设计 规范》 GB50138200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2989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01 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 1997年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20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01版) 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02002) 1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业务 大楼内给水、雨污排水、消防系统。 给水工程设计 ⑴水源 业务 大楼近邻城市规划道路,设有 DN400的市政给水干管,水源拟由该给水管网供给。 从市政管网上分别接两根 DN150的进水管,供水压力约 ,能够满足建筑用水及项目运营需要。 ⑵生活用水量 24 设计用水量主要包括:综合生活用水量;浇洒绿地用水量;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量。 ①综合生活用水量 本项目按照编制定员 283 人设计,取行政、事业机关日用水量定额 200L/人天,用水量为 200L/人 d 283人 =,不可预见及其它按其 10%考虑,即 ,则最高日用水量为。 ②浇洒绿地用水量 本项目绿化面积约为: 4000m2,用水定额按 d,每日一次计,则用水量为: 6m3/d。 ③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量 大楼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10%计,为。 ④合计用水量 以上三项合计用水量为。 ⑶管材 ①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工作压力为。 ②水表井和阀门井均采用砖砌筑。 井盖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位于行车道上者为重型;位于非行车道上者为轻型。 ③给水管道采用钢塑复合管,螺纹连接。 污水工程设计 ⑴城市污水管道情况:位于本工程北侧市政道路有城市污 25 水管道,允许本工程污水排入。 ⑵本工程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的管道系统。 ⑶生活污水排水量:排水量取生活用水量的 90%,则最高日污水量为:。 ⑷生活污水汇集经化粪池处理汇集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⑸室外排水管道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橡胶圈接口,并采用混凝土基础。 ⑹本工程采用砖砌检查井,全部采用重型球墨铸 铁井盖和盖座。 ⑺排水管均采用 UPVC管,连接方式:粘接。 雨水工程设计 ⑴本工程旁的道路上设有城市雨水管道,允许本工程雨水排入。 ⑵室外道路边适当位置设置平箅式雨水口、收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 ⑶雨水管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橡胶圈接口。 并设混凝土基础。 ⑷雨水口、雨水检查井均采用砖砌筑。 ⑸屋面雨水的排除均采用外排水。 设计依据 26 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01年版) ⑵《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20) 给水现状 综合 楼北侧道路上有城市自来水管道,供水压力 ,可以满足要求。 在综合楼内设置 DN125 消火栓环状管网,以满足本项目消防所需的水量及水压。 消火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最大用水量为 20L/S,室外消火栓最大用水量为 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 2小时。 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在室外 DN150 环状给水管网上均匀设置一定数量室外地上式消火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