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选择题强化训练13内容摘要:
D)次外层电子数 11.将 40mL ,生成浅蓝色的沉淀,假如溶液中 [Cu2+]或 [OH— ]都已变得很小,可忽略,则生成沉淀的组成可表示为 (A)Cu(OH)2 ( B) CuSO4•Cu(OH)2 ( C) CuSO4•2Cu(OH)2 ( D) CuSO4•3Cu(OH)2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HCO3— + OH— ═ CO32— + H2O ( B)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 : 2Fe3+ + S2— ═ 2Fe2+ + S↓ (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 Ca2+ + 2ClO—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 D) 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硝酸 : 3Fe2+ + 4H+ + NO3— ═ 3Fe3+ + 2H2O + NO↑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H C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13.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 (A)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14.在一定温度下,向 a L密 闭容器中加入 1molX气体和 2 molY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 + 2Y(g)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高考化学选择题强化训练13
相关推荐
、选择题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4 分, 10 小题共 40 分。 ) 维生素 C 的结构简式为 ,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个环状的酯类化合物 B、易起氧化及加 成反应 C、可以溶解于水 D、在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地存在 ︱ CN — CH2— CH=CH— CH2— CH2— CH— n[ ] HO— C= C— OH │ │ C=O O ∕ \ HO— CH2— CH—
离子与 Cl 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 C、混合物里, FeO 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 Fe 比 Fe2O3的物质的量多 D、混合物里, Fe2O3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 Fe 比 FeO 的物质的量多 1在下列各物质中加入过量盐酸后,最终不产生沉淀或浑浊的是 A、偏铝酸钠溶液 B、苯酚钠溶液 C、硅酸钠溶液 D、硫代硫酸钠溶液 1将 100 毫升 摩 /升的 BaCl2 溶液加入到
OH 、 K+ C、 K+ 、 CO3 Br 、 AlO2 D、 H+ 、 Cl 、 Na+ 、 S2O32 1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 NH3 ② NO2,进行喷泉实验。 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① ② B、① ② C、① =② D、不能确定 1甲、乙两烧杯中各成盛有 100mL 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 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
2OH- = CO32- + H2O 11.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 l09~ 107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12.下列实验中用错试剂的是 A、用稀盐酸清洗 做焰色反应的镍铬丝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稀硝酸洗去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 D、用无水 CaCl2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 13.设
3- )> c( H+)> c( RO32)> c( OH- ) B. c( Na+) +c( H+) =c( HRO3- ) + c( RO32- ) +c( OH- ) C. c( H+) +c( H2RO3) =c( RO32) +c( OH- ) D. c( Na+) =c( HRO3- ) +( H2RO3) +2c( RO32) 已知一种 [H+]=1 103mol/L 的酸和一种
分裂成两个带电粒子 a和 b,已知 a带正电荷,分裂时初速度方向为沿 x轴正方向,若 a粒子在第四次经过 y轴时,恰好与 b粒子第一次相遇。 求: ( 1) a粒子在磁场 B1中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与 b粒子在磁场 B2中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 ( 2) a粒子和 b粒子的质量之比。 26.( 14 分) A~ L 所代表的各物质是中学化学里常见的物质,已知 B、 J 是单质, A 是化合物,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