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选择题强化训练15内容摘要:
2OH- = CO32- + H2O 11.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 l09~ 107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12.下列实验中用错试剂的是 A、用稀盐酸清洗 做焰色反应的镍铬丝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稀硝酸洗去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 D、用无水 CaCl2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 13.设 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的 ,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为 8NA B、 18g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 C、 46g 二氧化氮和 46g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 3NA D、在 1L2mol/L的硝酸铝溶液中含有的铝离子数为 2NA 14. 2020年 9月 1日将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 3 一氯丙醇( ClCH2CH2CH2OH)含量不得超过 1ppm。 相对分子质量为 (不含主 结构)共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15.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 A、 NaHSO4和 Ba(OH)2 B、 AlCl3和 NaOH C、 NaAlO2和 H2SO4。高考化学选择题强化训练15
相关推荐
D)次外层电子数 11.将 40mL ,生成浅蓝色的沉淀,假如溶液中 [Cu2+]或 [OH— ]都已变得很小,可忽略,则生成沉淀的组成可表示为 (A)Cu(OH)2 ( B) CuSO4•Cu(OH)2 ( C) CuSO4•2Cu(OH)2 ( D) CuSO4•3Cu(OH)2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HCO3— + OH— ═
、选择题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4 分, 10 小题共 40 分。 ) 维生素 C 的结构简式为 ,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个环状的酯类化合物 B、易起氧化及加 成反应 C、可以溶解于水 D、在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地存在 ︱ CN — CH2— CH=CH— CH2— CH2— CH— n[ ] HO— C= C— OH │ │ C=O O ∕ \ HO— CH2— CH—
离子与 Cl 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 C、混合物里, FeO 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 Fe 比 Fe2O3的物质的量多 D、混合物里, Fe2O3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 Fe 比 FeO 的物质的量多 1在下列各物质中加入过量盐酸后,最终不产生沉淀或浑浊的是 A、偏铝酸钠溶液 B、苯酚钠溶液 C、硅酸钠溶液 D、硫代硫酸钠溶液 1将 100 毫升 摩 /升的 BaCl2 溶液加入到
3- )> c( H+)> c( RO32)> c( OH- ) B. c( Na+) +c( H+) =c( HRO3- ) + c( RO32- ) +c( OH- ) C. c( H+) +c( H2RO3) =c( RO32) +c( OH- ) D. c( Na+) =c( HRO3- ) +( H2RO3) +2c( RO32) 已知一种 [H+]=1 103mol/L 的酸和一种
分裂成两个带电粒子 a和 b,已知 a带正电荷,分裂时初速度方向为沿 x轴正方向,若 a粒子在第四次经过 y轴时,恰好与 b粒子第一次相遇。 求: ( 1) a粒子在磁场 B1中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与 b粒子在磁场 B2中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 ( 2) a粒子和 b粒子的质量之比。 26.( 14 分) A~ L 所代表的各物质是中学化学里常见的物质,已知 B、 J 是单质, A 是化合物, E
; 所求中和热数值 (“增加”、 “减少”或“不变”), 理由是。 18.( 12 分)已知胆矾在不同温度下可以逐步失水: CuSO4 5H2O—— → CuSO4 3H2O—— → CuSO4 H2O—— → CuSO4 某课外活动小组准备用浓硫酸和铜片为主要原料制取少量胆矾,其主要步骤有:①取少量铜片放在干燥的蒸发皿内,用酒精灯灼烧到其表面变黑为止;②向蒸发皿内加入一定量浓硫酸并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