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与专有性与企业制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993)又借用若宾斯坦因讨价方法 (RubinsteinBargaining )建立了一个正式模型来证明为什么“资本主义企业” (KMF )比“劳动者管理型企业”(LMF )更具生命力,并且十分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制度的活力并不在于它能在理论上产生多大的组织租 金,而在于它能否为那些最关键的资源提供最具吸引力的分配制度,哪怕它们并不符合正统的福利经济学标准 [6]。 但是非常遗憾,这些模型关键的解释变量都只是一些反应当事人风险偏好的变量,如“胆量”或“时间贴现因子”,这些变量并不包含反映“专用性”的成分,或者说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7]。 事实上,“专用性”不但不是当事人分享组织租金的谈判力基础。 而且恰恰是“专用性”削弱了当事人的谈判力,因为专用性资产的价值依赖于团队其他成员,当事人的退出威胁难以令人相信,甚至会导致“下赌注者”的准租金在事后遭到剥削。 “下赌注 者”事前对控制权的强烈要求正好就反映出当事人谈判力的脆弱性,当事人强烈需要这种权力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不被分割。 当然我们也并非否定“专用性”资产可能会帮助其所有者获得组织租金,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下文中具体说明。 三、“专有性” —— 分享组织租金的谈判力基础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果按照“下赌注者”共同治理理论所预测的那样,在企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并分享组织租金的应该是那些向企业投入高度专用性资产的人,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往往是那些主动跳槽最活跃 (即具有通用性人力资本 )的人,如高科技、金融、咨询行业中的高级专业人员以及高级经理人 员在企业中拥有重要发言权,并且能通过多种分配方案 (如股票选择权,职工持股计划等 )分享组织租金 [8]。 鉴于此,我们就不得不问这样一个问题 :当事人分享企业组织租金的谈判力基础到底是什么 ?也许“专有性”就是答案所在。 所谓“专有性” (exclusive )资源就是指这样一些资源,一旦它们从企业中退出,将导致企业团队生产力下降、组织租金减少甚至企业组织的解体。 或者说,“专有性”资源是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基础,它们的参与状况直接影响到组织租金的大小或其他团队成员的价值。 仅从定义中我们就可知“专有性”与 “专用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说后者反映了某种资源的价值依赖于企业团队生产的存在,面临被其他团队成员机会主义行为威胁,在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的话,那么前者就正好相反 —— 强调了某种资源被其他团队成员所依赖,处于谈判的主动地位。 此外,虽然许多专用性资产也具有某种程度的专有性,但“专有性”与“专用性”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因此“专有性”不像“专用性”那样和“通用性”相对立,所以许多专用性的资产并不具有专有性,如企业中拥有某种专用技术的普通技工。 而某些通用性资源却可能具有专有性,如某个人或团体手中掌握的某种创新技 术。 “专有性”资源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这种资源的所有者经常处在一个近似的卖方垄断市场上,或者这种资源的交易市场还没有发育成熟,使得卖方难以找到一种廉价的机制对专有性资源的价值进行直接定价。 交易双方很少用市场价格形式进行交易,而是通过一些间接方式,如股权化或剩余索取权等来支付这些资产服务的报酬,使得当事人的实际收入超过其要求的潜在保留收入。 什么样的资源才能成为专有性资源呢 ?事实上,只要某种资源是企业团队生产所必需的,同时又难以被替代时,这种资源就具有某种“专有性”。 而且某种资源越是团队生产所必需,越是难以被替代 ,该资源的“专有性”就越强。 专有性资源的这种性质使得其所有者具有某种垄断地位,并且可能凭借这种地位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谈判获得企业的组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织租金,因为他可以通过威胁退出团队生产来实现自己的要求。 但是专有性资源的所有者的谈判力也会因资源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上一节中,我们批判了那种单纯把“专用性”视为分享组织租金基础的思想,指出“专用性”概念仅仅可以推导当事人应该且能够获得某种控制权和包含风险报酬的保留收入。 并且,专用性资产不但不能增添其所有者的谈判力,反而是其所有者面临被其他团队成员机会主义行为威胁的风险。 但是这并不否认“专用性”的资产可以具有“专有性”的特征 —— 团队生产所必需且难以被替代。 事实上,现实中大多数专用性资产同时也是专有性资产,既依赖于其他团队成员但也被别人依赖,因此这些“下赌注者”可以分享到组织租金。 可能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经济学家误把专用性当作了当事人分享组织租金的基础讨论最多的情形就是,一个企业或团队往往要求多种高度专用性投资,并且分别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这使得那些高度“相互专用” (inter specific )资源同时也变得高度的相互依赖,即具有高度的“相互专有性” (inter ex clusive ),因为这些投资在事后彼此都难以被替代。 此时,虽然甲方可能遇到乙方不合作 (甚至退出团队 )的威胁,但是甲方也同样可以威胁乙方,所以他们将相互妥协,分享组织租金。 不过,具体按什么比例分享,这将主要取决于他们的“专有性”或各自对对方利益影响力强弱对比,而且任何一方在要价时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保证对方获得的组织租金不少于他与其他替代者合作或自己投资重建该项资源而获得的好处。 专用性人力资本不必采取“退出”方式来迫使企业向他支付一定的组织租金,因为这种威胁不可信,但是他会采取偷懒等比较温和隐形的方式向企 业施压。 极端的情况就是,在一个团队中,可能有多种专用性的资源,但却只有一种资源具有专有性,这种专用性兼专有性资源的所有者就有实力独享组织租金。 与专用性的专有性资产所有者不同,那些具有通用性的专有性资源所有者在组织租金的争夺战中所拥有的谈判力要强得多,因为他们不必担心谈判或合作破裂给自己造成重大损失。 比较典型的通用性的专有性资源所有者有以下几种 :(1)拥有发现并能组织实现某种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市场获利机会的企业家。 (2)掌握某种能带来巨大。专用与专有性与企业制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你来说在智力上最具有挑战性。 为什么。 分析 这个问题可以用来了解求职者是否重视深入思考。 通过这个问题,面试人可以了解求职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错误回答 我希望找到的工作能让我运用自己的知识。 如果你像我一样上过好学校,你会学到很多做事的方式,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将是非常伟大的。 评论 这里求职 者答非所问,混淆了智力挑战与以前学习的概念。 这种回答表明,求职者只有生搬硬套的答案
服装陈列设计 2014年秋冬服饰陈列展示手册服 设 1333 臧舟 前言 一 . 服饰的陈列作用:吸引招徕传递入店消费(潜在宣传) 一个设计巧妙的陈列,可以在短短几秒内吸引行人的脚步,说服消费者光顾专卖店。 橱窗是直观展示效果,使它比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有更强的说服力和真实感。 其无声的导购语言、含蓄的导购方式,也是店铺中其他营销手段无法替代的;一个成功的橱窗可以反映一个品牌的风格
程,这是电视录像媒体和实物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虚拟技术还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一些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流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培训对象观察。 例如导游企业员工,可 以通过虚拟的历史空间,参观半坡氏族社会生活起居、经历三国群雄纷争的狼烟、游历《清明上河图》所描述的繁华美景、感受天安门城楼上一个伟人庄严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的激情等等。
例 26】 涂料厂《进货检验规程》规定应对每批采购的物资进行进货检验。 审核员在质检科查阅 进货检验记录发现, 3 月 15 日和 3 月 20 日两批进货的钛白粉,合在一起只提供了一份检验报告。 检验员说:“这都是一个厂的产品,所以我们就 出一份检验报告了。 ” 案例分析: 这属于检验的有章不循,违反了标准“ 7. 4. 3 采购产品的验证”的规定。 制造业案例 150 例 第 9 页 共
(占该年综合成绩的 30%): 专业技术能力 = 通过专业基本技能和现场工程技术能力两方面评定,分为根据实习及专题试验的成绩评出分数,根据成绩定为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强( 90分)、较 强( 80 分)、一般( 60分)、不达标( 50 分) 人文素质能力(占该年综合成绩的 30%): 人文素质能力评分 = 通过一年中所选的人文方面的选修课成绩而定,根据成绩定为强( 90分)、较强( 80
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8 页 共 19 页 别觉得不好意思,要坚持好的方面,我们尽可能把服务置于自身之前,我们讲服务 .谈服务,甚至于把服务挂在墙上,就是让我们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 每天评估顾客的满意度,将结果公布,如果达成目标就奖励有功人员。 ,雇用 并留住肯接受而且热衷于让顾客满意的营业员。 每一名新进营业员,从营销主管到销售人员,在雇用前都要接受公司的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