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手册(规模化猪场实用培训教材)内容摘要:

大清洁大消毒 调整猪群 星期五 日常工作 更换消毒池盆药液 临产母猪转出 日常工作 更换消毒池盆药液 接收临产母猪 做好分娩准备 日常工作 更换消毒池盆药液 空栏冲洗消毒 星期六 日常工作 空栏冲洗消毒 日常工作 仔猪强弱分群 出生仔猪剪牙、 断尾、补铁等 日常工作 出栏猪鉴定 星期日 日常工作 妊娠诊断、复查 设备检查维修 周报表 日常工作 清点仔猪数 设备检查维修 周报表 日常工作 存栏盘点 设备检查维修 周报表 第八节 猪场存栏猪结构 计算方法 1. 妊娠母猪数 =周配母猪数 15 周 2. 临产母猪数 =周分娩母猪数 =单元产栏数 3. 哺乳母猪数 =周分娩母猪数 3 周 4. 空怀断奶母猪数 =周断奶母 猪数 +超期未配及妊检空怀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的 1/2) 5. 后备母猪数 =(成年母猪数 30%247。 12 个月) 4 个月 6. 成年公猪数 =周配母猪数 2247。 ( 公猪周使用次数 )+12 头 (注 :母猪每个发情期 按 2 次本交 配种 计算 ) 7. 仔猪数 =周分娩胎数 4 周 10 头 /胎 8. 保育猪数 =周断奶数 4 周 9. 中大猪数 =周保育成活数 16 周 25 =周分娩胎数 52 周 头 /胎 万头场标准存栏 妊娠母猪数 =360 头 临产母猪数 =20 头 哺乳母猪数 =60 头 空怀断奶母猪数 =30 头 后备母猪数 =48 头 成年公猪数 =20 头 后 备公猪数 =6 头 仔猪数 =800 头 保育猪 =760 中大猪 =2949 合计: 5053 头(其中基础母猪为 470 头) 年上市肉猪数 =946410000 头 第九节 各类猪喂料标准 阶 段 饲喂时间(天) 饲料类型 喂料量( Kg/头 /日) 后备 90Kg ~ 配种 后备料 ~ 妊娠前期 0 ~ 28 天 妊前料 ~ 妊娠中期 29 ~ 85 天 妊中料 ~ 妊娠后期 86 ~ 107 天 妊后料 ~ 产前 7 天 107 ~ 114 天 哺乳料 哺乳期 0 ~ 21 天 哺乳料 以上 空怀期 断奶 ~ 配种 哺乳料 ~ 种公猪 配种期 公猪料 ~ 乳猪 出生 ~ 28 天 乳猪料 26 小猪 29 ~ 60 天 乳猪料 小猪 60 ~ 77 天 保育料 中猪 78 ~ 119 天 中猪料 大猪 120 ~ 168 天 大猪料 肉猪各阶段最佳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 阶段 日增重 采食量 料肉比 2436 日龄 267 334 3756 日龄 1020kg 468 766 5788 日龄 2040kg 655 1386 89124 日龄 4070kg 741 1911 125158 日龄 7090kg 765 2555 24158 日龄 653 肉猪耗料表 阶段 日龄 饲养天数 体重 料型 每天耗料 阶段耗料 所占比例 哺乳期 1- 28 28 天 7kg 乳猪料 0. 1kg 2kg 1% 保育期 29- 49 21 天 14kg 仔猪料 0. 6kg 12kg 5% 小猪期 50- 79 30 天 30kg 小猪料 1. 1kg 33kg 14% 中猪期 80 -119 40 天 60kg 中猪料 2. 0kg 80kg 33% 大猪期 120 - 41 天 90kg 大猪料 2. 8kg 115kg 47% 27 160 合计 160天 242kg 100% 500 头母猪规模猪场年饲料用量表 猪别 每头耗料量 头 数 饲料量( kg) 所占比例% 哺乳母猪 250 500 125000 空怀母猪 80 500 40000 妊娠母猪 620 500 310000 哺乳仔猪 2 10700 21400 保育仔猪 12 10300 123600 小猪 33 10100 333300 中猪 80 10100 808000 大猪 115 10000 1150000 公猪 900 20 18000 后备 240 160 4800 合计 2934000 100  要分季节制定饲料配方:夏季由于采食量低,营养浓度要高  要根据市场制定饲料配方,要考虑成本核算  制定饲料配方要保证营养全价性  要制定一个科学的适合于本场的饲料添加剂保健方案  小猪用棵粒饲料,大猪用粉料最经济  小中猪料添加 3- 5%脂肪可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同时可提高蛋白质的吸收率;夏天在哺乳母猪料添加 3- 5%脂肪可可减少因采食量下降导致的能量供应不足,增加乳汁分泌,提高仔猪断奶重,减少母猪失重,缩短发情间隔。  哺乳母猪每天维持需要 2kg,另外每头小猪加 ; 母猪哺乳期平均采食量 5kg。 28 第 10 节 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 一 、 种 猪淘 汰原则 1. 后备母猪超过 8 月龄以上不发情的。 2. 断奶母猪两个情期( 42 天)以上或 2 个月不发情的。 3. 母猪连续二次、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 4. 母猪配种后复发情连续两次以上的。 5. 青年母猪第一、二胎活产仔猪窝均 7 头以下的。 6. 经产母猪累计三产次活产仔猪窝均 7 头以下的。 7. 经产母猪连续二产次、累计三产次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 60%,以及泌乳能力差、咬仔、经常难产的母猪。 8. 经产母猪 7 胎次以上且 累计 胎均活产仔数低于 9 头的。 9. 后备公猪超过 10 月龄以上不能使 用的。 (有问题的每周精检 1 次)不合格的。  严格遵守淘汰标准  分周 /月有计划地均衡淘汰  现场控制与检定 ,最好是每批断奶猪检定一次  保持合理的母猪年龄及胎龄结构 29 二 、 种 猪 淘 汰计划 母猪年淘汰率 2533%,公猪年淘汰率 4050%。 后备猪使用前淘汰率:母猪淘汰率 10%,公猪淘汰率 20%。 三 、 后 备 猪 引入计 划 1. 老场:后备猪年引入数 =基础 成年 猪数 年淘 汰率 247。 后备猪合格率。 2. 新场:后备猪引入数 =基础 成年 猪数 247。 后备猪合格率。 或后备母猪引入数 =满负荷生产每周计划配种母猪数 20 周 本章补充摘要  品种选择和杂交 模式:杜长大、杜大长、 PIC 配套系、迪卡配套系等。 瘦肉型国外良种如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皮特兰、汉普夏等具有体躯长大、生长快速、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等优点,最好选用三、四、五元杂交,发挥遗传优势及杂交优势。  饲料是养猪的基础,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 70%80%。 饲料中主要含五大营养要素,只有科学配方组成的配合饲料,才能使猪只正常发育、生长迅速。 优质饲料才 能使优良品种的猪生产性能充分表现出来。  影响养猪效益的因素:管理、市场、品种、营养、防疫等,其中管理应在第一位;在猪病防制上,管理也是在第一位。 科学养猪技术,以种、料、养、管、防为五要素 .  管理正规化 ,生产程序化 ,办公电脑化是现代养猪的特点  在所有被采用的管理技术中,排在第一位的可增加利润的策略是早期断奶和全进全出制相结合的方法。  全进全出的含义 : 以周为生产节律( 13 万头场以周为生产节律 ) 安 30 排生产;把同类猪群按生产节律分成批次从各个相互独立的单元一次性地转入转出;冲洗、消毒、空栏时间 1 周左右。  生产技术 重要参数指标 : 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 窝,提供 头以上肉猪 , 肉猪达 90— 100 公斤体重的日龄为 160 天左右( 23 周) , 配种分娩率 85%,胎均活产仔数 10 头 , 全期成活率 90%以上  以实际存栏成年 (基础 )母猪数多少来区别猪场规模的大小较为确切;如果准确计算一个猪场的存栏成年母猪数,则应按饲养日计算;考评一个猪场的生产指标如年产胎数、胎均产仔数等,都应在按饲养日计算的平均存栏成年母猪数的基础上进行。  猪场存栏猪结构 :国内先进的万头规模猪场 基础母猪 应少于 500 头,平时总存栏 5000 头 左右 (其中基础母猪 为 470500 头) .合理的母猪胎龄结构是保证较高生产水平、正常生产的前提。  母猪使用年限 3 年 ,年淘汰更新率 30%左右  控制合理的存栏猪结构 ,是控制生产的最有效方法 .  新场与老场的后备猪计划 :新场分批引进后备猪 ,月龄结构要适合配种计划要求 ,一般所有后备猪初配完成需要 个月时间 ,即 20 周(20 周后有断奶猪参加配种 ).如万头场每周配 2425 头 ,共需合格后备猪约 500 头 ,购入后备猪约需 550 头 (配前淘汰率 10%).  满负荷均衡生产 : 以周为单位安排生产、调控生产,保证均衡满负荷生产。 其中满负荷均衡配种是 关键 . 老场的成年猪淘汰计划与后备猪的补充计划要有年、月、周均衡计划,成年母猪年淘汰率 30%,万头场每年约需补充 150180 头后备母猪。  一个万头场生产线员工一般应为 16 人 ,全场员工 20 人左右 . 31  新场每周一次 ,老场每月一次生产例会及员工培训比较合适。 员工培训对提高员工素质及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  正规化管理的猪场都有固定的每周生产流程 ,每天甚至于每时做啥工作都是有规律的 .用各项制度、操作规程指挥生产 .  猪场的报表体系要科学、实用、精简、准确、准时 ,统计报表的主要目的是分析生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 32 第二章 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 隔离舍(后备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 工作目标 保证后备母猪使用前合格率在 90%以上,后备公猪使用前合格率80%以上。 二、 工作日程 上午 7: 30— 11: 30,下午 14: 00— 17: 30 7: 30~ 8: 00 观察猪群 8: 00~ 8: 30 喂饲 8: 30~ 9: 30 治疗 9: 30~ 11: 30 清理卫生、其它工作 14: 00~ 15: 30 冲洗猪栏 、 清理卫生 15: 30~ 17: 00 治疗、其它工作 17: 00~ 17: 30 喂饲 三、 操作规程 按进猪日龄,分 批次做好免疫计划、限饲优饲计划、驱虫计划并予以实施。 后备母猪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进行乙脑、细小病毒、猪瘟、口蹄疫等疫苗的注射。 日喂料两次。 限饲优饲计划:母猪 6 月龄以前自由采食, 7月龄适当限制,配种使用前一月或半个月优饲。 限饲时喂料量控制在 2 ㎏以下,优饲时 ㎏以上 或自由采食。 做好后备猪发情记录,并将该记录移交配种舍人员。 母猪发情记录从 6 月龄时开始。 仔细观察初次发情期,以便在第二~三次发情时及时配种,并做好记录。 后备公猪单栏饲养,圈舍不够时可 2~ 3 头一栏,配前一个月单栏饲养。 后备母猪小群饲养, 5~ 8 头一栏。 引入后备猪头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 Vc,、多维,矿物质添加剂等。 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呼诺玢、呼肠舒、泰灭净、强力霉素、利高霉素、土霉素等。 外引猪的有郊隔离期约六周( 40 天),即引入后备猪至少在隔离舍饲养 40 天。 若能周转开,最好饲养到配种前一个月,即母猪 7 月龄、公猪 8 月龄。 转入生产线前最好与本场老母猪或老公猪混养二周以上。 后备猪每天每头喂 ~ 公斤 ,根据不同体况、配种计划增减喂料量。 后备母猪在第一个发情期开始 ,要安排喂催情料,比规定料量多 1/3,配 种后料量减到 ~。 33 进入配种区的后备母猪每天放到运动场 12 小时并用公猪试情检查。 以下方法可以刺激母猪发情:调圈;和不同的公猪接触;尽量放在靠近发情的母猪;进行适当的运动。 限饲与优饲;应用激素。 凡进入配种区后超过 60 天不发情的小母猪应淘汰。 1 对患有气喘病、胃肠炎、肢蹄病等病的后备母猪,应隔离单独饲养在一栏内;此栏应位于猪舍的最后。 观察治疗两个疗程仍未见有好转的,应及时淘汰。 1 后备母猪在 7 月龄转入配种舍。 后备母猪的初配月龄须达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