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工程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喷灌工程设计 喷灌区采用轮灌方式进行灌溉,喷灌区有喷头 52 个,每日轮灌5 次,轮灌周期为 2 天,每次轮灌开启喷头数为 6 个,每次轮灌只需开启一个闸即能满足要求。 ( 1)基本资料 喷灌区土壤为含砾的砂黄壤土,容重 ,土层厚度大于 米,田间持水量 35%,喷灌区控制面积 20 亩。 由干渠引水到蓄水池形成自压供水 详见灌溉系统平面布置图 ,蓄水池的水面高程比作物地面高程高 50m,实行自压喷灌,不需动力设备。 ( 2)灌水定额、灌水周期: 灌水定额、灌水周期按下式计算 灌水定额采用《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500852020 (以下简称规范)按下式计算: m 100 r H(β 1-β 2) /η 式中: m――设计灌水定额( mm); r――土壤容重( g/cm3),取 r ; H――计划湿润层深度( cm) 西红柿取 3050cm、西瓜取 30cm ; β 1――适宜土壤含水量的上限取 26%; β 2――适宜土壤含水量的下限取 21%; η――喷洒水利用系数;平均风速 m/s,小于 ,取η。 灌水周期: 灌水周期采用“规范”,按下式计算: T η 式中: w――作物日需水量( mm/d); T――设计灌水周期(日); m――设计灌水定额( mm); 成果于下表 作 物种类 最大净灌水定额( mm) 灌水周期 d 作物需水量 mm/d 西瓜 20 2 6 西红柿 20 2 6 ( 3)喷头选型及组合间距确定 按照国家标准《喷灌工程技术规范》规定,选择喷头和确定组合间距按以下要求: ①喷灌强度不超过土壤允许的喷灌强度值。 ②喷灌的均匀系数不低于规范规定的数值。 ③雾化指标不低于作物要求的数值。 ④有利于减少喷灌工程的年费用。 ( 4)喷头的选择: 选择 ZY2 型喷头,该喷头材质好,经久耐用,其主要性能为: 型号 喷头直径( mm) 工作压力( Mpa) 流量( m3/h) 射程( m) 喷灌强度 mm/h YZ2 雾化指标: 5169,大于规范规定值,满足要求。 ( 5 ) 组合间距确定 采用圆形喷洒正方形布置,风速为 , Ka Kb ~ 取 Ka Kb ,取支管间距和喷头间距均 a b 18m。 ( 6 ) 喷灌强度验算 参照《喷灌工程设计手册》公式,选择布置系数和风系数进行计算: 风系数: Kw = Ka Kb , Cp= ρ Kw??Cp??ρa 式中: ρ――设计喷灌强度( mm/h); Cp――布置系数; ρ a――单喷头设计喷灌强度( mm/h),。 经计算ρ mm/h 小于区域内土壤允许喷灌强度 10 mm/h,满足要求。 ( 7) 喷灌工作制度与运行方案 喷灌工作制度: ①喷头在喷点上的工作时间 喷头在喷点上的工作时间 T 用下式计算: 式中: a、 b――支管间距和喷头间距( m); 18m。 q――喷头流量( m3/h);。 m――灌水定额( mm)取: 12mm。 η――喷晒水利用系数 取: 根据计算, 每次喷灌时间为 T 小时。 一天工作 12 小时,每天灌 5 次,喷灌区两天轮灌完。 ②一天轮灌次数 td: 日灌水时间 12h t:一次灌水时间 经计算:一天轮灌次数为 ,取整: 5 次。 ③同时工作的喷头数 按喷头数最多计算 N= N 总 /nd*Tz 其中: N 总:灌区喷头总数 取: 52(个) Nd:轮灌次数) 5 次 Tz: 灌水周期) 2d 取同时工作的喷头数为 6 个。 固定式喷灌干管的设计流量: Q 6 喷头运行方案: 喷灌时,采用轮灌编组制度。 轮灌可使管道的利用率提高,从而降低设备投资,确定轮灌方案时,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①轮灌编组应该有一定规律,以方便运行管理。 ②各轮灌组的工作喷头总数尽量接近,从而使系统的流量保持在较小的变动范围之内。 ③轮灌编组应该有利于提高管道设备利用率。 ④制定轮灌顺序时,应将流量分散到各配水管道,避免流量集中。 ( 8)管道设计和管道水力计算 管材选用: 本工程引水量不大,且输水距离较短,根据工程经验,工作压力一般不大于 600Kpa,可选用厚壁硬塑 料管( PE 管)作为本工程的地下输水管道,输水管道中心埋入土中 75cm 以上。 ( 9)管径选择 ①分干管管径的选择: a、采用下式计算分干管流量。 Q 分――分管灌水流量( m3/h)。 n 分――同时工作喷头数(个)。 设计取 6 q 分――喷头设计流量( m3/h)。 设计取 经计算得:支管灌水流量为。 确定分干管管径。 根据分干管流量 Q 取经济流速 V , 则分管管径 D 为 Dp 分 1000 选取管径 D 90mm。 ② 支管管径的选择: a、采用下式计算分支管流量。 Q 支――支管灌水流量( m3/h)。 nz――支管上最大喷头数(个),设计取 3 个 qz――喷头设计流量 m3/h,设计取 m3/h 经计算得:支管灌水流量为。 b、确定支管管径。 根据喷灌需水量 Q。 取经济流速 V。 则支管管径 D 为 D 支 1000 ) 选取支管管径 D 63mm。 六)管道水力计算 ( 1)分干管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采用“规范”规定的公式计算 分干管径为 DN90mm 的管径,壁厚 ,水头损失如下 式中: hf 分――沿程水头损失( m); f――摩阻系数,与摩阻损失有关; 94800 L――管长( m); 500m Q――流量( m3/h); d――管径内径( mm); m――流量指数, b――管径指数, 各种管材的 f、 m 及 b 值,可查“喷灌技术规范”第 16 页表 521。 经计算得:沿程水头损失。 ( 2)多孔系数 F 式中: F――多孔系数; N――喷头或孔口数 ; 3 X――多孔支管首孔位置系数,取。 即支管入口至第一个喷头的距离与喷头间距之比。 m――流量指数; 经计算得:多孔系数为 ( 3)多喷头支管沿程水头损失 采用“规范”规定的公式计算 支管径为 DN63mm 的管径,壁厚 ,水头损失如下 式中: hf――支管沿程水头损失 m; L――管道长度; 300m Q――管道流量( m3/h);即: d――管道内径( m); f――摩阻系数。 *10^5 m――塑硬料管流量指数。 取 b――塑硬料管管径指数。 取 经计算得:支管沿程水头损失; hfz hfz’ Fhfz 式中: hfz’――多喷头支管沿程水头损失; F――多孔系数; hfz――支管沿程水头损失 m; 经计算得:多喷头支管沿程水头损失; hfz’ ( 3)局部水头损失 初步概算按沿程水头损失的 10%计算。 采用“规范”规定的公式计算。 式中: hj――局部水头损失( m); ξ――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v――管内流速( m/s); g――重力加速度( g/cm3); 经计算得:局部水头损失 hj。 以最不利点处水头损失计处:经计算分干管 hf 干 、 多喷头支管沿程水头损失 hfz’ ,局部水头损失 hj 总水头损失 hf hf 分干 + hfz’ +hj ++ ; .2 滴灌工程设计 大棚滴灌区共 64 个大棚,分二天轮灌完,每日轮灌次数 10,每次同时工作 4 个大棚。 滴灌干管流量为。 1 基本资料 滴灌区土壤主要类型为酸性粘土和黄壤土,土壤质地偏轻,以黄壤土为主,土层厚度 ~ 米,田间持水量约 30%,滴灌区主要种植大棚蔬菜。 种植面积 30 亩。 大棚滴灌区由冷水河通过原有干渠引水到蓄水池自压供水,蓄水池的水面高程高于种植的大棚蔬菜地面的高程,不需动力设备。 用有压管道自流入灌区进行灌溉。 2 滴灌用水量计算 ①设计灌水最大定额按《滴灌工程技术》中的公式计算: 式中: m――设计最大净灌水定额; r――土壤容重( g/cm3) T――设计灌水周期 d;取 2d Ia――设计供水强度;取作物耗水强度 3mm/d 设计灌水定额取 6mm。 ( 2)设计最大 灌水周期 最大灌水周期按下式计算 T ( m/Ea)η 式中: T――设计灌水周期 d; Ea――设计耗水强度 mm/d 取: 3 m――设计灌水定额 mm 取: 6 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 根据上述基本资料和节水灌溉技术规范规定,计算得设计灌水定额、灌水周期如下表: 作物种类 灌水定额 mm 最大净灌水定( mm) 式中, nf――每次同时工作的大棚数个; N――大棚总数个;本次设计取: 64 个 nr――每日轮灌次数, 10 次。 T― ―设计灌水周期, 2d。 取 4 个。 ( 4) 轮灌方案 滴灌区从蓄水池自压引水,为满足滴灌灌溉用水量要求,鉴于大棚净灌溉面积并不大,考虑到实际运行管理方便,两天即可将 64 个大棚全部灌完,每天轮灌 10 次,每次同时工作大棚 4 个,一次工作,轮灌周期为 2 天。 6 管网布设 在大棚滴灌区设分干管,总长 310m,型号为: DN75PE。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