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评述学术资料-物流管理理论内容摘要:
文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将相关研究分为纯数学建模、混合(同时使用数学和其他方法)建模、 METRIC建模、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纯仿真建模、 Stackelberg博弈、文献综述和其他方法(如启发式方法和模糊集等方法) 8种类型。 博弈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自从 20世纪 40年代早期被提出后,博弈论就被广泛地应用在人类学、拍卖、体育等领域。 在早期的狂热之后,对博弈论的研究在 20世纪的 60至 70年代间走入低谷。 然而,在过去的 20至 30年间,博弈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为此, Leng和 Parlar[17]对截止到2020年的 130余篇关于博弈论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应用论文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将该领域的研究分为从单位购买成本固定的库存 博弈,带数量折扣的库存博弈,生产和定价博弈,关于其他属性的博弈,库存、生产、定价和其他属性综合决策的博弈等五种类型。 研究发现: (1)58%的论文发表在过去的 10年中,在 2020至 2020年发表的论文比例为 40%; (2)在 2020至 2020年间许多学者的研究可以归入上述的第一、第四和第五类。 仿真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整体成本提供最高水平的客户服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通常用解析方法对物流与供应链的局部问题进行研究,其结果是得到局部最优解而不是 全局最优解。 在经济和技术的使能,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家倡导从供应链系统层面对其进行整合和集成。 为此,仿真技术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Riddalls 等 [18]的研究表明:供应链的全局行为只有通过动态仿真才能予以评价。 然而,目前关于供应链的仿真研究还不是很多,急需从系统层面对供应链的仿真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 为此, Chu[19]对收录在 ABI Inform/ProQuest和EBSCO数据库以及其他相关杂志如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等中的关于供应链仿真的文章进行了梳理,从仿真方法、不同行业的供应链仿真、牛鞭效应仿真、供应链的协调以及信息共享仿真、改进策略仿真等五个方面对现有文献的成果进行了归纳。 (二)国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综述研究 由于国内与国外杂志在办刊理念上的本质差别(国外杂志通常给作者足够的篇幅以阐述清楚文章的来龙去脉,而国内大多数杂志则不然),所以,尽管许多杂志有选择性地刊登一些综述性文章,但其中质量较好的则不多。 下面对国内的部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综述文章进行介绍。 总体而言,国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还处于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乃至交通运输管理多领域或多种观念并存的阶段。 就物流管理而言,李永先等 [20]从应用角度将物流系统仿真分为生产物流系统仿真、物流配送系统仿真和供应链仿真三种,随后对各领域研究的特色、应用研究成果、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评述。 同一课题组的林岩等 [21]还对物流优化问题中的定位 运输路线安排问题的发展历程、问题分类和解决方法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 沙梅 [22]归纳了国外和国内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和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其研究动态进行总结并指出该领域研究的方向、特点和前沿理论。 就供应链管理而言,陈冬和顾培亮 [23]回顾了学术界关于供应链管理领域若干问题如模型描述、组织整合、流程再造、时间压缩等问题的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进而识别出多供应商问题、协调机制、后勤问题、全球供应链和联盟关系等热点问题,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力菠等 [24]在回顾系统动力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发展概况并比较供应链管理的几种研 究方法基础上,分析论证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现代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的可行性。 陈勋和毛波 [25]对多智能主体系统在供应链运行过程的模拟、优化、实施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评述。 Zhao等 [26]对基于中国情景的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和质量管理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发现目前中国关于决策科学领域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绝大部分的研究是描述性的。 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国内外教育现状 在全球范围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在美国开展的较早且发展的较成熟,因而, 对该领域教育情形的分析做得也相对到位。 意识到企业界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 Lancioni 等 [27]对美国该领域的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 发现: %的美国大学没有提供该领域的任何学位, %提供MBA学位, 10%提供研究生 (MS)学位, %提供博士学位,各层面学位均提供的大学仅为 %。 就该领域的师资力量而言, %的美国大学仅有一位老师,%有两位老师, %有三位老师, %有四位老师,即约有 75%的美国大学仅有少于四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专业老师。 作者 同时指出,即使是在条件如此成熟的美国,成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学位项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克服诸多挑战。 与此类似, Rutner 和 Fawcett[28]意识到美国的物流管理在过去的十年间已经逐步过渡到供应链管理,而关于大学、专业机构和学术刊物等是否也实现了相应的转变和调整仍然不是很清楚。 为此,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就该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 发现:学术界和企业界均已经意识到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供应链的资源进行整合的重要性且均试图通过提供相关的课程、文章或采取相应的举措来满足业界的需求或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然而,就其 效果而言,企业界无论是对大学还是专业期刊在该方面贡献的认可均低于学术界,而且业界对逐渐被该领域学术界所忽略的专业问题如交通运输问题等的价值有更高的认可。 此外, Golicic 等 [29]在意识到尽管业界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本科和研究生层面学生的需求日益增多,但全美该领域的博士培养则供不应求,长此以往可能会出现无人培养该领域人才的情形。 为此,作者对该领域的博士生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弥补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 种种迹象表明,即使是在美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学科设置以及学术界和企业界对该领域的理解也存在一 定的分歧。 在欧洲, Hoek[30]对英国物流管理领域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该领域的教育目的是试图达到营销技能与研究技能的全面发展,而且对英国是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来实现该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 Gammelgaard则对北欧(包括瑞典、挪威、芬兰、爱尔兰和丹麦等国)于 19971998年成立的北欧物流管理联合博士项目的背景、课程设置、运作模式及其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中国内地,大批跨国公司的入驻带来了供应链管理理念,而政府对现代 物流的重视也引发了人们对物流管理的追捧,由此引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教育市场的蓬勃发展。 就学科体系而言,部分院校已经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自设了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而物流管理领域的本科教育也在早期的物资学校、交通大学和海事大学以及后来的一般高等大学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由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应用导向的学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评述学术资料-物流管理理论
相关推荐
块中将“请购单执行统计表”截止到当天的请购单 未执行的数量输出系统作为请购在途的数量。 第四步在供应链系统采购管理模块采购订货模块中将“采购订单执行统计表 ” 截止到当天的订单未执行的数量输出系统作为订单在途的数量。 MRP运算出的本月采购物料 净需求表列 出。 库存 数量列出。 、期初库存、请购在途数量、订单在途数量、安全库存、本月需求数量、次月需求数量等栏目合并。 次月计划数的核算公 式 为
证; □ 中控室值班员无消防监控证书; □ 项目现场管理人员未挂工作牌。 (二) 秩序维护工作开展情况 □ 门岗无人职守; □ 秩序维护无值班、交接班记录; □ 危险处未设置有关安全的警示标志; □ 存在占用、堵塞消防通道现象且未采取相关措施; 2 专项检查内容(外业现场 ) (三) 监控、 电梯、消防、水泵等主要设备的日常维护及运行情况 □ 设备用房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
息 ? 仓库基本信息 ,公司所有仓库的名称,位置,容量,库龄。 责任人等一些基本情况。 同时还可以把现有的仓库视频监控链接到该系统中。 ? 库内分区, 根据实际需求对每一库区内按业务要求分区,并进行库内分区统一编码。 库内各分区间可以根据存量需求变化在面积与空间上进行重新定义。 ? 仓库 储位, 储位用五维坐标定义,由于 五维坐标定位系统,储 Page 12/25 位在整个物流中心具有唯一性。
12. 车辆进出作业现场(堆场)时,应减速慢行,按规定进出,严禁逆行,发现一次超速行驶罚款 50 元。 13. 叉车作业时,运输车辆应与其保持 10m 以外的安全距离,装箱作业须待叉车停稳后,运箱车辆方可进入作业区,根据叉车信号调整车位,严禁同时起动车辆。 14. 车辆在堆场内行驶,不得紧靠集装箱堆放区行驶,应保持 5m 以外安全距离,如发现违章操作造成刮箱,碰箱事故发生,当事人承担全部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