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饲养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称,体质结实,肌肉发达。 乳房发育良好。 利杂牛 (利木赞牛与本地牛杂交产生的后代 )。 利杂牛黄色或红色,背腰子直,体躯较长,后躯发育良好,臀部宽平,肌肉发达,四肢稍短,呈肉用型。 夏杂牛 (夏洛来牛与本地 牛杂交产生的后代 )。 夏杂牛毛色为草白或灰白,有的呈黄色 (或奶油白色 ),背腰宽平,臀部胸部肌肉发达,四肢粗壮,体质结实,呈肉用型。 黑杂牛 (黑白花牛与本地牛杂交产生的后代 )。 黑白花杂种牛毛色以全黑到大小不等的黑白花毛片,体躯高大、细致,生长快速,杂种母牛乳房及泌乳性能有显著改变。 短杂牛 (短角红牛与本地牛杂交产生的后代 )。 短角红牛杂种被毛多为棕红色,少数为沙毛,鼻镜、眼眶、角、蹄多呈肉红色。 头短,额宽,颈短,腹部较大,背部平直,后躯发育较好。 安杂牛 (安格斯牛与本地牛杂交产生的后代 )。 安格斯杂种牛被 19 毛黑色,无角的遗传性很强。 结构紧凑,头小额突,背腰平直,肌肉丰满。 生长发育明显增快 改良牛无论黑杂、西杂、短杂、利杂、夏杂,普遍出生重大,以后生长发育也快,随着代数的增加出生重也加大。 18 月龄时西杂牛比本地牛体高提高 %,体重提高%;黑杂牛体高提高 %,体重提高 %;短杂牛体高提高 3. 5%,体重提高 %。 生产性能显著增长 (1)产奶性能。 改良牛不但体型同本地牛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更重要的是生产性能显著提 高。 改良牛不但产奶量高而月乳质量好。 (2)产肉性能。 根据全国 20 个省 (区 )122个商品牛基地对西杂、短杂、利杂、夏杂等不同杂交组合平均产肉量测定:一代 (195头 )133. 4千克,二代 (82头 )170. 9千克,三代( 46头) 千克,比本地牛 (154 头 )平均产肉 千克,分别增长 %、%、 %。 肉用杂交牛一代 (25头 )平均产肉量 千克,比本地牛增长 22. 4%。 1822月龄育肥试验, 174 头西杂牛一、二、三代,平均日增重 1043 克,每千克增重耗 料 4. 52 千克,其中一代牛 25 头,平均日增重 919克,肉料比 1: ;二代牛 124头,平均日增重 1196克,肉料比 1: ;三代牛 25头,平均日增重 780克,肉料比 1:。 150头短杂牛一、二、三代牛平均日增重 89l克,肉料比 1:;其中一代 88头平均日增重 767 克,肉料比 1: 5. 64;二代牛 51头平均日增重 824 克,肉料比 1:。 15 头利杂牛平均日增重 702克,肉料比 1: ; 17 头夏杂牛平均日增重 1053 克, 20 肉料比 l: ; 87头本地牛,平均日增重 524克,肉料比 1: 5. 61。 西杂牛平均日增重比本地牛提高 99%,且肉料比降低 19. 43%;短杂牛平均日增重比本地牛提高 70%,肉料比提高 13. 9%;夏杂牛平均日增重比本地牛提高 101%,肉料比本地牛提高 55. 1%。 从各杂交组合平均日增重来看,都比本地牛有显著提高,但肉料比除西杂牛比本地牛降低外,其它组合都比本地牛的肉料比高。 由此可见,西杂牛既具有比本地牛增长快,且耗料少。 其它杂交组合增重也优于本地牛,但耗料比较多,也就是 说,每增重 1 千克肉,需较多的精料。 其它肉用性状和牛肉质量明显提高 肉用良种牛与本地牛杂交产生的 后代肉用性能显著提高,牛肉质量相当于父本 (见下表 )。 杂种牛肉用性状、牛肉质量与本地牛比较 牛名 项目 西杂牛 短杂牛 利杂牛 夏杂牛 本地牛 屠宰头数 屠宰率( %) 净肉率( %) 眼肌面积( cm2) 174 150 15 17 87 二、经济杂交 经济杂交又称生产性杂交。 主要目的是更经济更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 ,生产较多的畜产品 (见下图 )。 21 选配一部分优良母牛 纯种 (全部用作生产 ) (用作后备牛 ) 生产杂交示意图 (1)简单经济杂交。 一般是以生产性能较低的母牛与优良品种的公牛杂交,或者用两个生产性能都比较高的品种杂交,所产的杂种一代牛,直接用来育肥。 简单经济杂交可分为三种类型。 A.肉用或兼用品种与本地黄牛杂交。 这类杂交是采用肉用或兼用品种公牛与本地黄牛母牛杂交。 如用夏洛来牛或西门塔尔牛作为杂 交父本,与本地母牛交配,所生的杂种一代生长快、成熟早、体重大、育肥性能好、适应性强、饲料利用能力强、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较低。 杂种公牛和不留作后备牛的杂种母牛皆育肥利用。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生产中广泛地利用这种杂交方法,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B.肉用品种与乳用品种杂交。 这种杂交使乳用牛生产与肉用牛生产相结合。 这种杂交,一是选用低产奶牛与肉用种公牛杂交,所生杂种后代断乳后育肥,利用其杂种优势,提高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和牛肉品质。 二是对有一定数量的奶牛群,分期按比例地用肉乳兼用品种公牛配种,所生 杂种后代,公牛用作育肥,母牛作乳用后备牛,乳、肉并重,经济易行,效果较佳。 22 肉用品种与乳用品种杂交,杂种一代的杂种优势显著,表现为增重快 (见下表 )、饲料利用率高和胴体质量好。 牛别 出生 1 月龄 2 月龄 3 月龄 6 月龄 9 月龄 12 月龄 海奶 F1 奶 牛 相差值 杂种优势( %) 第三节 肉牛的杂交优势利用 一、育肥牛的饲料 按照农区饲料丰富、农作物秸秆充足的特点,育肥生产高档牛肉,宜采用前期低精料、后期高精料的日粮食模式。 这种育肥办法,既利用了当地资源,节约投入,又达到了育肥目标,成本低效益好。 具体实施应该是:牛只 716 月龄架子牛生产阶段以粗料为主,日粮中精粗料比 4: 6; 1524 月龄的育肥阶段前期精粗料比 6: 后期高精料强度育肥,由 6: 4 增加到 8: 2。 育肥后期把粗 蛋白降至 10%,增加能量指标,有利于纤维间脂肪的沉积,提高大理石花纹等级。 饲养肉牛的饲料,有精饲料、粗饲料、矿物质和维生素补充料等。 精料主要有豆类籽实和禾本科籽实。 豆科如黑豆、黄豆、豌 23 豆籽实及其饼渣,禾本科如玉米、大麦、高梁、麸皮,及酒糟、醋糟等;棉籽饼、菜籽饼是很好的蛋白质饲料。 粗饲料包括作物秸秆、青干草、青草以及各种青贮饲料和块根、块茎、瓜类等,苜蓿、花生秧、三叶等人工利,植的牧草,是最好的粗饲料,要尽可能多混配些。 矿物质饲料有骨粉、贝壳粉、碳酸钙、食盐等。 另外,还有含多种 成分的添加剂等也必不可少。 二、饲养 1.饲养方式:饲养方式有两种,一是拴系舍饲,二是围栏群饲。 均采取前期架子牛低精料饲养,后期阉牛舍饲集中强度肥育。 两种普遍适用于广大农区应用。 :依据各种饲料所含成分和各育肥阶段肉牛所需要营养水平的要求,按干物质计,按比例组成各时期的饲料口粮。 前期 (架子牛阶段 )精粗比例 4: 6增到 6: 4,后期由 6: 4增到 8: 2。 3. 饲料喂给量: (按干物质计 )育肥前期,精料 6. 5—7. 5千克/ (头 .日 ),粗料 2。 0千克/ (头 .日 );后期 精料 /(头 .日 ),粗料 千克/ (头。 日 )。 也可以按活重 2% (干物质计 )喂给 (断奶后的青年架子牛可按 % —3% ),添加剂等补充料按说明书渤口。 4. 饲喂方法:以小群 (20头 )围栏饲养自由采食、自由饮水为最佳方案。 也可以运用拴系舍饲,定时定量饲喂和供水。 无论自由采食,还是拴系饲喂,草料宜多种混合,促进牛只食欲,避免草料单一饲喂。 5. 精粗料比例变化要逐步过渡,过渡期 7—8 天。 优质高档牛肉生产流程与配套技术见附图 1。 24 体 重 体 重 6. 育肥肉牛的典 型日粮配方:选自蒋洪茂先生提供的配方(依据各地精粗饲料营养成分含量修订使用 ),见下表。 育肥肉牛典型日粮配方 配方 ( %) 饲料名称 300 千克以下 1 2 3 4 5 黄玉米 棉籽饼 胡麻饼 鸡粪 玉米青贮(带穗) 玉米黄贮 小麦秸 干草粉 白酒槽 石粉 食盐 配方 300400 千克以下 25 体 重 ( %) 饲料名称 1 2 3 4 5 6 7 黄玉米 棉籽饼 胡麻饼 鸡粪 玉米青贮(带穗) 玉米黄贮 小麦秸 干草粉 白酒槽 石粉 食盐 配方 400500 千克以下 26 ( %) 饲料名称 1 2 3 4 5 6 7 黄玉米 棉籽饼 玉米青贮(带穗 ) 玉米黄贮 玉米秸 胡麻饼 干草粉 白酒槽 石粉 食盐 育肥肉牛营养需要 体重 (公斤) 日增生 (克) 消化能 (兆卡) 可消化粗蛋白(克) 钙 (克) 磷 (克) 胡萝卜 (毫克) 维生 素A(千单位) 350 300 500 800 352 425 533 606 23 27 32 36 17 20 24 36 三、管理 27 1. 按卫生防疫制度和防疫程序,实施卫生防疫措施,杜绝牛病侵入,防止致死牛只和疫病在场内传播。 2. 夏季防暑、冬季防寒,使牛只能生活在 7~ 27℃ 的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环境之中,快速生长发育。 3. 及时除粪,天天清扫清洗牛床、牛槽、水槽。 4. 草料要切短、捡净,严防异物污染 (无铁钉、塑料等 )。 5. 天天刷试,保证牛体干净。 6. 供应充足干净饮水,拴系式每天 34 次。 7. 育肥后期,拴系式饲养,每天喂料 3—4 次。 8. 安全运输。 架子牛进场和育肥牛出栏的运输要按运输安全措施办理,确保人畜安全。 28 第四章 饲草料的加工与利用 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