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质量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 ,相互关联或者相互影响的一组要素。 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 :第一,质量管理体系能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以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程度。 第二,质量管理体系能向组织及 其顾客提供信任,信任组织能够持续提供满足其要求的产品。 质量管理体系 的八项原则 ( 1) 以顾客为中心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顾客永远是对的,如果一个产品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这个产品必将被淘汰,我们将失去顾客,失去市场。 所以,我们必须以顾客为中心,满足顾客的需求,满足的前提是我们必须了解顾客的需求(包括明示的需求和隐含的需求,明示需求指顾客提出的质量要求或者服务要求,隐含指顾客没有提出的但必须遵守的比如说法律法规要求)。 我们必须想顾客所想, 急顾客所急 ( 2) 领导作用 俗话说的好“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一个企业如果质量管理体系做的较好,领导者应该发挥了重要作用。 领导者 应该 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作为组织领导者,应该将组织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统一起来,调动员工积极性,让全体员工为组织的宗旨和方向一起努力。 最高领导者应该具有决策和领导一个组织的关键作用, 确保建立和实施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并根据现有情况和目标对比,提出实现目标的措施。 ( 3) 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 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全体员工是组织的基础,组织的管理不仅要靠最高领导者,还要依赖全体员工的参与。 所以要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爱岗敬业、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意识教育。 没有员工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做出任何成绩的。 ( 4) 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 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着眼于过程中资源的使用,追求人员、设备、方法 ,物资 的有效使用。 在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时, ISO9000 系列标准建立了一个过程模式,将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产品的分析、改进、测量等作为该标准的 4 大过程,4 大过程是相互联系的,以顾客的需求为输入,产品的实现为输出,通过顾客的反馈来测定顾客的满意度和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 ( 5) 系统 的 管理 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组织的各个过程不是孤立的,是有联系的。 正确识别各过程之间的关系,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管理, 有助于 提高 组织 的有效 性,建立 和实施 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 ,此 方法可使组织在三方面受益: 一是提供对过程能力及产品可靠性的信任。 二是为持续改进打好基础。 三是使顾客满意,提升组织的知名度。 ( 6) 持续改进 通过管理评审、内外部审核以及纠正 与 预防措施,持续地改进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在过程的实施 当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改进产品质量、过程及其体系,最终形成一个 PDCA 循环图,并使这个环不断地运行,使得组织能够持续改进 ( 7) 以事实为决策依据 ,实事求是 以审核报告 、 调查结果、 不合格品、顾客投 诉以及其他来源的实际数据和信息作为质量管理决策和行动的依据。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之上, 组织应该收集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便组织分析,做出持续改进,防止错误决策。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过程中,统计技术是最重要的工具,统计技术可用来分析,说明产品和过程的变化性。 统计技术可以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 8) 互利的供方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 ,互利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互利的供应关系其实是让供应链当中各方同时得到改进的机会,共同进步。 供方提供的产品将 对组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处理好与供方的关系,影响到组织能否持续的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 对供方不能只讲控制,不讲合作互利。 特别是关键供方,应该遵守平等互利,双赢的原则,这对组织和供方都是有利的。 (五)国外质量管理概况:以美国、日本为例。 美国人非常重视个人的权利与自由,是以个人为中心,个人英雄主义意识非常浓烈,但同时美国也是一个法治国家,注重强调法律意识和个人职责权限的划分,希望建立完善而细致的管理制度。 同时强调领导作用和个人价值观。 ISO9000,QS9000 系列标准 就是基于此种文化形成的,这种标准强调明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强调领导层的参与,要求明确各部门及个人的职责权限和责任。 没有明确具体的做事方法。 日本是一个带有东方文化色彩的国家,注重的是集体主义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 上级对下级非常尊重,个人对企业也有非常高的认同感。 日本非常典型的质量管理方式 QC 质量小组是在组织的鼓励下自发形成的,自发的解决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质量管理问题。 上级给予这些组织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质量管理方式。 美国企业的质量管理主要是通过明确职责权限,增加 对 员工的培训 ,提供给员工学习的机会 和提高员工的技能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对存在的问题以项目管理的形式进行突破式解决,注重的是解决问题。 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起主导作用,基础员工起辅导作用,而日本强调质量第一的企业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推动下进行持续的改进。 全体人员以团队的方式参与。 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对发现不合格的产品及时改进或者淘汰, 所有生产的过程都是改善的着眼点。 日本强调的是基础员工起主导作用,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起辅导作用。 日本注重的是把质量问题消灭于无形当中。 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导致质量观念的不同,美国的质量方式大多数是自上而下的推 动,美国的质量管理更依赖于领导的 积极 参与 ,并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下属工作进行激励,如果没有领导的参与,则工作显得很被动。 相反的是日本企业更强调的是一种质量文化,质量管理活动的中心在基层,领导只是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是自下而上的管理方式,领导的作用在质量管理方面被弱化,日本构建的是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共同改善的质量文化。 二、我国企业实行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一)我国企业中存在质量 管理 问题的原因 缺少 长期的战略规划 长期的战略规划 提供了企业向何处发展、 怎样发展, 企业如何制定行动计划以及企业实施计 划所需要 的组织结构和 各系统 之间 的顺序 和关系。 缺少 规划 就 容易 把质量 管理 排斥在战略之外,这样企业的目标及优先顺序就不明确,质量在企业中的角色就不易被了 解。 有时候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忽略质量管理,这样就给企业带来了重大麻烦。 所以说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对企业的质量管理有重大影响。 没有以顾客为中心 误解顾客意愿、缺少超前为顾客服务的意识 , 虽 然 改进了一些工作 , 但没有给顾客增加 额外的 价值,也会导致质量管理的失败。 企业生产的产品最终由顾客购买,顾客对产品 的赞赏,才是我们企业的成功。 所以我们要以顾客为中心,理解顾客, 为顾客排忧解难。 要时刻想到怎样才能让顾客满意,顾客对购买产品的满意无非是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满意。 所以说企业产品的好坏决定权是在顾客手中。 要具备超前为顾客服务的意识 ,要建立顾客至上的观念,让这个观念在企业每个员工的脑海中根深蒂固。 管理者贡献不够 质量管理最大的一个障碍是质量改进中缺少上层领导 的贡献 , 管理者的贡献意味着通过行动自上而下地沟通公司的想法,使所有员工和所有活动都集中于不断改进。 在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内外部环境的压力下,要求我国企业的管理者具备更高的素质,注重自身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熟 悉企业的实际状况和质量管理管理工作,甚至在国外 有些中小企业中是由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直接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而我国绝大部分管理者不熟悉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对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思想不能融会贯通 ,这样就会导致质量管理工作不能自上而下的传达到员工那里,不明白公司管理者的质量管理理念。 没有目的的培训 企业 把 许多 钱花费在质量管理的培训上,然而许多企业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的改进 , 收效甚微, 因为太多的质量管理培训是无关紧要的。 质量管理的培训要控制在一定的量上面。浅谈质量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毕业论文
相关推荐
能力 具备了良好的管理意识,还必须在工作中摸索经验及学习各种业务知识,以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良好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物业管理工作中涉及到方方面, 沟通工作在物业管理日常工作中无时、无处不 在,与业主(客户)的沟通、与上下级的沟通,与相关单位的沟通等等,对内通过有效的沟通,加强了团队成员的相互理解,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矛盾及摩擦,员工内部间不会有压抑的感觉,工作就容易出成绩出效率
本月计划值 其中 比目标值 比上月值 本月实际值 其中 比目标值 比上月值 考评结果 效果考评总计: 应得 B 日期标效考核 系数为( 1)实得 B/应得 B╳ 60% 序号 编号或责 任人 实施进度 见证性 材料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良影响,例如有岗无人上,原本三个人做的工作量现在变成了两个人来做,工作量加大了但工资又得不到增加,会给在职的人员造成紧张的工作环境气氛。 人 力资源部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要花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招聘、培训和缓解协调工作气氛。 就算人力资源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其结果也不一定能达到员工流失前的企业效益。 当然合理的员工流失会给企业带来好的效益。 这部分流失的员工分为两种
可校验。 考核 管理 不严格执行本制度的给予该单位 5001000 元处罚。 对测量仪器管理不严,保管不善,造成损坏, 隐瞒不报, 影响正常使用, 未按制度流程办理、 视情节轻重,给予 该单位 5005000 元罚款。 技术处 每季度检查使用单位仪器使用管理情况,对违反仪器管理使用要求的给予一次 警告,对发现问题仍未改正的,对该单位 1000 元罚款。 4
时间。 b)必须建立 A 类测量设备台账,安排定期确认,校准 /检定原始记录的保存期限按《计量体系质量记录管理程序》规定执行 c)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器和关键测量设备必需建立档案。 类测量设备管理办法: a)B 类管理称为“重点管理”,必须执行定期计量确认,对计量性能稳定,使用次数很少的测量设备,间隔可酌情延长,延长埋单的长短应以保证测量可靠性数据为依据。 b)必 须建立 B 类测量设备台怅。
E 在对单代号网络计划作时间参数计算时,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公式完全适用于单代号网络计划,只要把双代号表示改为单代号表示即可。 正确答案 :ABCE ( ) A 平行发包模式 B 设计、施工总分包模式 C 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 D 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 E 伙伴合同模式 正确答案 :ABCD ,按项目策划的范围划分可 分为( )。 A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策划 B 工程项目总体方案策划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