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研究内容摘要:

针对性强,保证了论文结构 的紧凑性。 比较法。 将我国民办学校与国外民办学校在财务管理相关方而进行对比分 析,为提出加强 和完善我国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的对策提供经验和理论依据。 文献法。 在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经验总结材料和有关法规文本材料的基础 上,结合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的特殊性,着重从宏观外部环境和筹资、成本支出、 收益分配等内部微观环境对我国民办学校的财务管理进行深入剖析。 0. 4. 2 论文结构 前言。 介绍我国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目的 和方 7 Roy Martin* 《 Reform丨 ng Commonwealth School Funding to Make Private School Fund 丨 ng More Public Spirited?》 , AustmHan Education Union, Jun 2020 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研究 9 法以及国内外的相关文献。 . 2 我国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本章结合具体的案例,从影响财 务管理的外部环境,民办学校的筹资,资本运营和资金分配 等方面揭示了民办学 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 3 国外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现状与启示。 本章通过对比国内外民办学校 在财务管理内外环境上的差异,使我国民办学校财务工作者从中得到借鉴与启 /JN 0 . 2. 4 完善我国民办学校財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第二章揭示的问 题,分别从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民办学校的筹资,资本运营和资金分配等方面 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对民办学校财务管理未来发展的展望。 . 2. 5 结论。 研究的结论及创新点,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 究的方向。 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研究 1我国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影响我国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 任何民办学校都不是也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学校每时每刻都在与外部环境发 生着信息的沟通和反饿 ,外部环境的差异使得不同国家的民办学校有着各自鲜明 的特点,也对民办学校的财务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因此研究民办学校的财务 管理不能不提到外部环境。 相关法规存在概念模糊问题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 20 多年来,己初步建立起一个以教育专门法和行政法 规为骨干,以教育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为补充的教育法律体系。 但是由于现代民办 学校在我国起步较晚仍属新兴事物,相关法规不够成熟,难免会存在一些真空地 带,以 2020年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这一指导民办学校的根本性法规来说, 它包含了学校的组织机构设置、教师与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学校资产与财务 管理、管理与监督、扶持与奖励、变更与终止、法律责任等大的方面,但条文比 较笼 统,在具体落实的时候常常无以为据。 比如第五十一条:“民办学校在扣除 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 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 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民办学校的投资者都会比较关心自己的投资会不会有收益, 这是经济学风险报酬原理的体现,而有无收益、收益大小也直接影响投资人的积 极性,对民办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条款只是模糊的提出了“合理回报” 这一说法,究竟何为合理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却很难界定。 (相比较企业,相关的 法规对企业 各项费用和基金的提取比例都有明确的规定。 )法规的不够细致,带 来的直接后果是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标准,不职业的管理方法盛 行,容易滋生教育腐败。 政府相关部门对民办学校的管理缺位 民办学校的非营利性质和经营产生贏余的事实,使得民办学校的管理似乎处 于管理当局的边缘地带。 由于民办学校多属于免税单位,財政、税务等管理部门 尚未将其纳入日常管理范围,在管理上没有形成合力,客观上使民办学校处于一 种放任的状态。 审视近年发生在民办教育领域的一些突发事件,发 现问题大多出 在财务管理上,并与行政不作为而导致的监管缺位直接有关。 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研究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对民 办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培训工作进行指导。 ”我国的民办学校现阶段的上 级主管部门为各地教育局,办学许可证的审批颁发,收费标准的制定,票据的购 领和审核原则上都由教育局直接负责,但是这一政策目前一直处于摇摆之中,仅 是专用发票的领取工作几年来就在教育局和收费局之间多次反复,收费标准核定 问题也在教育局和物价局之间多次协商,双方都认为不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 出 现这些问题的根 本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的大部分法律条文和地方法规都对民办学 校这一类的介于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体的认识上不够明确统一,导致了管 理和规定上存在盲点 .这就给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严 重影响了效率。 国内民办学校筹资的形式和现状 民办学校要取得持续而稳定的发展,办学经费的充盈与否是重中之重。 民办 学校在办学之初如何筹得办学经费,办学过程中如何保证经费的连续性是任何一 个民办学校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筹资的形式和现状 在我国,民办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学生的学杂费收入、捐贈收入和其他收 入以及国家少量教育事业费补贴和项目经费。 捐赠收入是指社会、企业和公民向 学校捐赠的现金和设备。 其他收入即上述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等。 与国外相比,由于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我国尚未形成捐资助学的民众风 气,在国外,个人或政府资助民办学校是一种很普遍的行为。 有资料显示,捐赠 收入是仅次于学杂费收入的第二大来源。 人们把民办学校看作是社会公益机构, 民众出资捐赠民办学校可以增加公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 些慈善性的花销可以税前扣除,因而可以减少个人的税陚;政府的资助是出于政 治和商业目的,促进民办院校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从长远和整体上 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在我国,由于国家财政底子较薄,政府很难从财政上给予 民办学校支持,即使支持,民办学校获得的经费也远远无法满足经营的资金需求, 至于社会捐赠,在全社会尚未形成气候,只在我国局部发达地区有较好的体现, 就全国整体来看,学杂费收入仍是民办学校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以民办高校为例, 2020 年 9月至 11 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会同教育部 发展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研究 规划司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对全国的 1300 所民办髙等教育机构进行 了一次问卷调査显示,民办高校的资产来源主要靠的是办学积累 (学费积累 )和举 办者投资,与国外民办学校的经费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社会捐贈、政府补助有明 显的不同,这也是我国现时的国情 =民办高校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学费和杂费收入 , 这两项之和占了总收入的约 90%,贷款和政府的财政补贴约各占 5%左右,表明民 办高等教育机构的负债率也比较低。 社会捐赠、校办产业与服务收入以及其他收 入则占很小的比重。 我国民办学校对学杂费收入的过度依赖,为学校的发展带 来了极大的隐患。 第一、民办学校创办之初,投资者往往不愿投入太多,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学 校正常运转后的学杂费收入上。 他们错误的认为,初始投资只需保证学校运转最 基本的硬件设施即可,简单装修一下,摆上桌椅和几台电脑就可以开学了,以为 只要学校有了学生有了学费收入,其他的“次要”的设备和条件可以用学费收入 慢慢弥补。 这种做法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校成立之初设施简陋,能凑和就凑和, 相应的,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待遇,也很难请到高素质的教职员工,而软 硬件条件都不好 ,再加上社会上对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本来就是挑剔怀疑 的态度 占主流,生源自然难以保证。 这就导致了相当比例的民办学校在成立之初就陷入 了困境,很多学校几乎招不到学生,或是学生太少学杂费不足以支撑学校的运转, 因此社会上的民办学校频频易手转换门庭甚至大量倒闭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民办学校极少得到政府拨款,主要收入都来自学杂费收入。 为了达到 或超过公立学校的办学水平,民办学校通常会收取比公立学校髙的多的学杂费, 在如此高的收费标准下要保证生源,这就对学校的办学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需要学校从各方面提高素质,相应的花销就会很大,这也就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关 系。 无形 中增加了民办学校的风险。 第三、民办学校为了保证办学资金的充盈,经常会违规收费,比如收取一些 所谓的日后返还的办学储备金,这些做法都是对学校今后的发展的极大隐患,很 多学校会因此陷入困境甚至倒闭。 曾经红极一时的全国 12 家连锁机构的南洋学 校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南洋教育发展集团曾经号称中国民办教育第一品牌,也是中国最大的民办教 育集团之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研究 一,从 1993 年以来,南洋教育集团先后投资建成 12所遍布全国各地的 南洋国际学校,这些学校被称为 当地最豪华的贵族学校。 然而从 2020 年开始, 南洋教育集团属下的这 12所学校,突然之间纷纷倒闭。 南洋学校的倒闭有教育、管理和经济上的诸多原因,这里仅就学校筹资阶段 的储备金制度进行分析。 可以说,“储备金”办学模式是“南洋”危机的导火索 和焦点所在。 南洋创始人任靖玺采取向学生家长收取教育储备金的融资方式办 学,即在入学时向学生一次性收取 8万元到 32万元不等的资金作为“储备金”, 许诺学生毕业时全部返还。 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学费、伙食费全免,若半途退学, 甚至可以将免费资格转让他人。 较之于同类私立学校每年两三万元 的学费、生活 费等,教育储备金制度显然优惠得多,因此吸引力也更强。 “储备金建新校 —— 更多储备金”是南洋集团的如意算盘。 据太原市教育局调查,从 1994 年在 山西建立第一所南洋学校起,南洋集团一直以向学生收取高额储备金循环负债投 资的模式快速扩张,在十余年内建起了 12所学校,其中 2 所大学, 10 所 15 年 制学校。 2020 年秋季,由于很多到期“储备金”迟迟未兑现,各地南洋学校陆 续陷入资金“黑洞”,南洋危机终于全面爆发。 山西太原、大同,山东青岛、济 南,辽宁大连等地的南洋学校相继发生成群学生家长讨要教育储备金事件。 山西、 山东、辽宁等省的公安部门迅速以涉嫌诈骗罪分别立案调査。 南洋学校的资金黑 洞大白于天下。 在敛财动机驱使下 ,南洋学校极不正常的管理模式和长期脱离监管的财务运 行,是目前我国很多民办学校亟待医治的“通病 39。 经济学家汪丁丁指出,由于 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迅速到来,教育的供给会逐渐大于需求。 尤其是民办学校采用 教育储备金这种模式,如果招不到足够的学生,资金链就会断裂。 因此民办学校民办学校財务管理研 究 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死亡是必然的 . 资本运营阶段现状分析 民办学校的成本 成本原来是经济学的概念,又称做生产成本,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厂商 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出用于购买生产要素的总费用。 对于民办学校而言,它的 产出就是教育,其成本就是一定时期内,学校为了提供教育活动而发生的总费用。 民办学校自成立起,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各种成本支出,员工工资、水电煤气费、 房租、各种办公用品、固定资产以及各种耗材„ ...所有的这一切都构成了民办 学校的成本。 同企业一样,民办学校也要合理的计划和控制成本,以达到效益最 优,从而更好的发展教育。 民办学校日常成本运营的现状 一所结构比较完整的全日制学历教育民办学校,由各方投资人组成董事会, 董事会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等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日常学校业务则由董事会聘 用的校长负责。 学校内部按职能可以划分为教育部门和后勤部门,教育部门直接负责各项教 学工作,可以细分为校长、副校长、各学科教研室,教务处和财务处。 后勤部门 是指车队、伙房、总务处、保卫处等部门。 所有这些部门 的开支组成了民办学校 的全部成本开支。 按种类划分,民办学校的成本可以分为: (1) 管理费用。 这些费用涵盖了民办学校绝大部分的成本支出,计入当年 损益。 主要包括:教职员工的工资、福利和津贴,这部分费用通常是民办学校最 大的成本支出,一般约占全部支出的一半以上•,员工社会保险费,公积金,员工 培训费,校舍租赁费,水电煤气汽油等各类费用,各种银行手续费,员工各项办 公费用,如交通费、差旅费、招待费、电话费、停车费等等,维修费,耗材,日 常办公用品和教学用品,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的花销,食品 4 (2) 固定资产支 出。 指学校购买的单位价值较高,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固 定资产的支出。 学校的许多仪器、电器、设备和图书都属于此类。 (3) — 些不能计入当期损益,需要分期摊销的费用,如在建工程和待摊费 用。 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研究 (4) 往来款项,包括学校内外的各种应收应付款项。 (5) 学校上缴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车船税以及社会力量办学基金等各 种税费《 (6) 学校发展基金。 在办学盈余中提取,即在净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发 展基金。 这是保证学校规模和持续发展的必要资金,在办学盈余中提取发展基金 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受到国家与社会支持的。 对于一所民办学校而言,资金来源单一,如何管好用好资金,把有限的资金 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优化,这不仅仅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