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管理制度汇编内容摘要:

严禁借药和换药。 四、药房应保持整洁的环境,药品摆放整齐,随时查看药品的效期,保证药品质量。 各种 药品要分类放置。 五、工作人员须衣帽整洁,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调剂区。 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六、严格执行药品保管供应制度,做到通风透气,防火、防水、防霉及防止鼠咬,虫蛀等。 七、做好药品的统计工作,保证药品供给。 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法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 二、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 村卫生室负责对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 三、严格门 诊工作日志制度。 村卫生室在接诊疑似传染病病人后,应按规定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于 2 小时内通过电话、 (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 )进行报告。 对其他乙类、丙类和其他传染病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于 24 小时内通过电话 (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 )进行报告。 五、村卫生室在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六、村卫生室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用品必须消毒。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用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二、耐热、耐湿的物品、器具及各种穿刺包等选用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灭菌。 三、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湿化液应用灭菌水。 四、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带口罩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脱手套后要洗手。 五、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 地面湿式清扫,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用 1: 100“ 84” 消毒液拖洗。 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备用。 六、村卫生室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或传染病病人采取相应隔离防护措施。 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一、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 危害的废物。 二、医疗废物应严格按照国家《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黄色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的专用塑料袋内或容器内。 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医疗废物装入双层黄色专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