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研究内容摘要:

复杂,对“管住”信心不足,适应不了新形势的工作要求。 (二)管理不紧,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五难”现象。 一是难执行制度。 一些党员组织观念不强,外出期间没有按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登记、谈话、汇报、学习等制度履行党员义务,党支部严格执行制度较难。 二是难掌握去向。 部分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再加上大部分 时间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流动性大,原党支部难于掌握其动向。 三是难开展活动。 5 根据调查情况,我县目前的流动党员都没有转出组织关系,根本不参加所去地方党组织生活,而又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故此,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组织活动难以落到实处。 如全县 366名流动党员中,在返家期间在原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为 100 人,仅占外出党员总数的 %。 四是难规范管理。 在流动党员特别是农村流动党员中,部分还处于预备考察期,预备党员因外出到期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支部在 其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造成了流动预备党员转正难、流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难和在外出流动人员中发展新党员难等问题;部分流动党员在返家期间一次性补交全年党费或外出前一次性提前交纳全年党费,有的由其亲属代为交纳,少数流动党员无法联系缺交党费,成为“挂名党员”。 五是难发挥作用。 外出流动党员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党支部组织活动,因长期不履行党员义务,党性观念逐步淡薄,对党组织建设和自身建设工作不闻不问,既不关心集体建设,也不对家乡建设献计献策,没有发挥党员的先进作用。 (三)衔接不上, 流出流入两地党组织缺少沟通。 一是没有抓实流出党员的管理工作。 流出地 党组织对外出党员不开党员证明信、不督促转组织关系、不发流动党员活动证、不与在外党员联系,使外出党员成为“三不”党员。 二是没有抓好流入党员的管理工作。 一方面,流入地党组织不问不管外来打工或经商人员是否是党员;另一方面,流动党员所在打工或经商的社区或企业党组织设置滞后,使在其中工作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以落实。 三是缺乏对流动党员的互相沟通联系。 对流动党员队伍的建设工作,流出地与流入地双方党组织都缺少联系沟通,造成工作脱节现象,没有形成教育管理的合力。 (四)把关不严,没有发挥流动党员的管理载体作用。 在流动 6 党员队伍 建设方面, 2020 年中组部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 》,各级党组织应严格执行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党员证明信、流动党员活动证等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关党组织和流动党员都没有严格执行制度,出现流出地党组织发证和行前教育不够,流入地党组织接收管理不够,党员本人参加活动、交验组织关系介绍证件的自觉性不够,导致应发不发、应查不查等现象,对流动党员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管理,流动党员的管理载体根本没有发挥作用。 对策措施 —— 强化管理的“钥匙” 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其在流入地的不同行业、不同岗 位上发挥先进性作用,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要重点围绕“管实、管住、管好、管活”的目标加强流动党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