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论文范文内容摘要:

营己经成为中国商业中一支生力军。 到2004年销售额超过l亿元的连锁超市企业己达91家,总销售额达 1163亿元,到2005年底全国连锁超市企业共有门店数795个,%。 [2]可以说,自90年代初连锁的经营形式引进中国后,连锁超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零售业最耀眼的明星。 其年均增长速度高达70%,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增长速度则更快。 目前我国连锁超市呈现以下特征:(1)发展速度快、地区分布广,自1994年开始,中国连锁超市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70%以上。 在地区分布上,规模较大的连锁超市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 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的超市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高于其他地区,这些说明了我国连锁超市成跨地区扩张的态势,分布范围很广。 (2)竞争激烈,企业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相互间的竞争就变得非常激烈。 尤其是外国超市的进入,其竞争更加激烈。 (3)在经营主体上,既有国有企业,也有集体企业,更有民营企业。 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二)西方零售业连锁超市发展及其现状历史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零售业经历了三次革命性变化。 在1852年,法国出现的“好市场”商店,成为世界上第一家超市,完成了西方零售商业的第一次革命。 1930年8月,世界上第一家超级市场诞生于美国的纽约,成为西方零售商业第二次革命的旗帜。 [3]该超级市场柜台开放,开架售货,自选服务,在出口处集中付款的方式,售货员的工作亦由直接服务变为间接服务,从而实现了商业的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简单化。 连锁商业的兴起与发展,被人们誉为零售业第三次划时代的变革。 就零售业连锁超市来说,国外发展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大型的零售业连锁超市,比如国外有名的沃尔玛连锁超市、法国的家乐福超市等。 而且很多超市还创立了很好的企业品牌,积累了很多的经营经验。 以美国为例,上世纪三十年代超级市场蓬勃兴起,开始了由传统的单店式百货店向多种形式、各具特色的全国性超市的发展进程。 50年代出现郊区大型购物中心,60年代折扣商店问世,80年代货仓式商店(又叫平价俱乐部)应运而生。 这些形式,都是适应连锁化的需要而产生的。 特别是在1970年至1980年间,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许多单体超市独立难支,单体超市纷纷自动联合,组织超市连锁,以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费用,全美出现了连锁化的热潮。 [4]目前,连锁超市经营在美国零售业中己居主导地位。 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三、中外零售业连锁超市的比较我国连锁超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连锁超市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商品的品种和质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方式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为此,笔者在这里就中外零售业连锁超市的有关情况进行比较,找出我国连锁超市发展与国外存在的差距,进而借鉴其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来促进我国连锁超市的发展。 (一)中外连锁超市发展规模比较规模化经营是零售业连锁超市存在的生命线。 从西方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的发展轨迹分析,连锁店的现代化、群体化和集约化是建立规模经济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与应变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规模化经营,来形成规模效益,规模化经营具有下列优势:使企业投资收益较高,前期投资较短时期就能收回。 使得经营成本相对降低,费用可以靠众多店分摊。 进货量较多,能充分享受价格优惠能充分体现“便民、利民、为民”的宗旨。 可以发挥配送中心的功能。 使经营理念、CIS企业形象设计、广告宣传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经营规模上,国外零售业连锁超市的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高,而我国则零售业连锁超市相对来说门店数量少,规模小且分散,规模效益不高。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连锁店的门点数比较我国连锁超市经过多年发展,、上海联华超市有限公司、北京华联超市有限公司、华润万佳超市有限公司等。 但是与国外相比,其门店数不多。 从美国的情况来看,多数连锁企业的店铺数量都在10个以上,而目前我国连锁公司规模小,网点少,就是我国著名的连锁超市与国外相比,规模业存在很大差距。 2004年底,上海联华超市有限公司作为我国最大的超市企业,只发展了1921家连锁店,排行第二的上海华联超市有限公司,其门店数只有1200个,北京华联超市有限公司门点数为54个,华润万佳超市有限公司门店数为397,这是我国几家代表性的连锁超市,而在2004年,美国的沃尔玛连锁公司已拥有大型连锁超市4000多家,员工100多万人。 家乐福则拥有9600多个门店,克乐格则拥有2000多个,安德龙也拥有2000多个[5]。 由此可见,我国的连锁超市的门面点数与国外相差很大。 连锁超市的营业额比较在连锁超市的营业额方面,2005年,我国连锁超市年销售额最大的上海联华超市有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