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内容摘要:
民主决策;五是预算文本要载明绩效信息;六是预算执行中要监控绩效运行;七是预算执行完毕要实施绩效评价;八是建立绩效报告制度;九是充分运用评价结果实施奖惩;十是全面实施绩效监督和审计。 各预算部门要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下级财政部门要定期向上级财政部门提交预算绩效报告,说明部门预算绩效的完成进度、存在问题、纠正措施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特别是要建立绩效信息公开机制,逐步公开预算绩效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绩效评价分为综合绩效评价、 部门绩效评价和项目绩效评价。 综合绩效评价是指对各级政府年度财政支出绩效的总体评价;部门绩效评价是指对部门整体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项目绩效评价是指对财政支出项目绩效的评价。 按照评价类型的不同,绩效评价分为阶段评价和结束评价。 阶段评价是对上年度已安排预算,下年度需继续安排预算的跨年度项目的评价;结束评价是对上年度已安排预算,下年度不再安排预算的项目的评价。 对项目效果暂不能体现或不能充分体现的预算项目,要在项目执行完毕后进行适时跟踪评价。 三、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应用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对绩效评价结果 的应用。 预算和安排资金的重要依据,优先考虑和重点支持绩效评价结果好的部门项目,相应减少绩效评价结果差,包括预算执行进度低于规定标准的部门项目和资金安排,取消无绩效和低绩效项目。 根据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本部门以后年度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整改措施,要报本级财政部门备案。 财政部门要根据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和加强部门预算支出管理的意见,督促部门落实。 ,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以加强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 预算部门要将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和竞争性分配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并逐步实现部门所有项目绩效评价结果 的公开透明。 财政部门要将财政综合支出和再评价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 ,对绩效优的下级政府和本级预算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由于故意或者过失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未达到相关要求,以致财政资金配置和执行绩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规定。对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相关推荐
作权人的,学校享有出版、发行等方面的专有权利的文学艺术创作,科学著作、音像制品、图纸、模型、计算机软件等。 专有技术 ―― 专利技术以外的,学校作为发明人,由学校垄断的,不公开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技术、科研成果、资料、技能、知识等。 土地使用权 ―― 学校依法、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视为学校的无形资产;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无偿划拨的,专门用于与教育事业有关活动的土地,一般不作为无形资产。
次 半年度 32 利润增长率 % 半年度 33 资产负债率 % 半年度 34 销售增长率 % 半年度 35 已获利息倍数 倍 半年度 36 单位电量供电成本 元 /千千瓦时 半年度 37 电网资产运行维护费 元 /万元 半年度 第 11 页 序 号 专业 对标指标 单位 报送 周期 责任部门 38 利润比重 % 半年度 39 销售 比重 % 半年度 40 营 销 服 务 当年电费回收率 %
)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制度及资格评定制度,通过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择具备专业技能,熟悉银行经营管理,经验丰富的合规岗位人员,完善风险合规管理队伍。 建立起合规责任体系。 明确合规部门是银行专门实施合规风险管理的 职能部门,董事会和高管层对银行合规 经营负最终责任,业务部门对合规风险负直接责任,员工对其业务活动的合规性负责。 此外,业务部门应支持合规部门实施合规风险监测与评估
最低的是( ) A.独占许可 B.排他许可 C.普通许可 D.交叉许可 19.国际技术贸易双方当事人的关系是( ) A.商品所有权的转换关系 B.商品 使用权的转换关系 C.较长期合作的契约关系 D.短期合作的契约关系 20.技术引进项目的财务经济分析中,盈利临界点说明企业的( ) A.销售额等于总利润额 B.销售额等于总生产成本 C.销售额高于总生产成本 D.销售额低于总生产成本
跛和补差工作落实于反思性训练之中。 教务处将以召开评教评学会、学生及家长座谈会等形式落实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规范教研组活动,强化集体备课制度。 加强校本培训,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①认真落实年级学科组的集体备课,加强教学研究 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和课外活动为集体备课时间,重点研讨下周教学的 重点和难点,找出扎实双基和突破难点的对策,各年级的集体备课要有记录备查。 每周二为课改开放日
t=4 .ColWidth(0)=300‘设置单元大小 .ColWidth(1)=1000 .ColWidth(2)=2020 .ColWidth(3)=2020 .ColWidth(4)=1000 .ColWidth(5)=1000 .ColWidth(6)=1000 .ColWidth(7)=1000 .ColWidth(8)=1000 .ColWidth(9)=1000 .Ro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