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内容摘要:

民主决策;五是预算文本要载明绩效信息;六是预算执行中要监控绩效运行;七是预算执行完毕要实施绩效评价;八是建立绩效报告制度;九是充分运用评价结果实施奖惩;十是全面实施绩效监督和审计。 各预算部门要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下级财政部门要定期向上级财政部门提交预算绩效报告,说明部门预算绩效的完成进度、存在问题、纠正措施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特别是要建立绩效信息公开机制,逐步公开预算绩效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绩效评价分为综合绩效评价、 部门绩效评价和项目绩效评价。 综合绩效评价是指对各级政府年度财政支出绩效的总体评价;部门绩效评价是指对部门整体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项目绩效评价是指对财政支出项目绩效的评价。 按照评价类型的不同,绩效评价分为阶段评价和结束评价。 阶段评价是对上年度已安排预算,下年度需继续安排预算的跨年度项目的评价;结束评价是对上年度已安排预算,下年度不再安排预算的项目的评价。 对项目效果暂不能体现或不能充分体现的预算项目,要在项目执行完毕后进行适时跟踪评价。 三、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应用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对绩效评价结果 的应用。 预算和安排资金的重要依据,优先考虑和重点支持绩效评价结果好的部门项目,相应减少绩效评价结果差,包括预算执行进度低于规定标准的部门项目和资金安排,取消无绩效和低绩效项目。 根据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本部门以后年度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整改措施,要报本级财政部门备案。 财政部门要根据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和加强部门预算支出管理的意见,督促部门落实。 ,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以加强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 预算部门要将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和竞争性分配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并逐步实现部门所有项目绩效评价结果 的公开透明。 财政部门要将财政综合支出和再评价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 ,对绩效优的下级政府和本级预算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由于故意或者过失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未达到相关要求,以致财政资金配置和执行绩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规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