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规划文本内容摘要:

19日。 最长霜期为 186d( 1964~ 1965 年度 ),最短霜期为 122d( 1967~1968 年度)。 惠民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年最大降雨量为 ( 1971 年),最小降雨量为 ( 1988 年),四季中降雨量的分配极不平均。 陆地常年平均蒸发量为 ,陆地年平均最大蒸发量为 mm( 1988 年),最小蒸发 量为 ( 1980 年)。 境内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全年最多风向为静风和 10 东南风。 常年平均风速为 ,年平均风速最大为 ( 1963 年),最小为 ( 1978 年)。 植被 目前, 惠民 县 自然植被 基本消失殆尽,主要土地资源多被栽培植物覆盖。 野生植被以草类为主,全县草类共 80 余科 400 多种;按其对土壤水份适宜性大体可分为三种:一是旱生杂草,在山区主要有红草、狼毒、野苜蓿等;在平原主要有 刺儿菜、爬地秧、茅草、灰菜、附苗秧、茵陈等;在盐碱地主要有碱蓬和红荆等。 二是喜湿性 杂草,主要有芦苇、 水葱、水芹、鸭舌草等。 三是水生杂草,主要有荆三棱、水蔘,泽泻、苦草等。 栽培作物主要有:一是粮食作物。 主要是种植小麦、大豆、水稻、玉米、地瓜、高粱、谷子、黍子、绿豆、豌豆、红小豆等;二是经济作物。 主要种植棉花、芝麻、花生、红麻等;三是蔬菜类。 主要种植大蒜、山药、白菜、青皮萝卜、大红袍萝卜、芹菜、菠菜、韭菜、豆角、芸豆、黄瓜、辣椒、茄子、池藕等;四是木本植物。 主要有 榆、槐、杨、柳、椿、桐、柏、楸、白蜡等;五是果树。 主要有苹果、梨、桃、杏、柿子、核桃、樱桃、石榴等。 土壤 类型及分布 惠民 县 土壤种类繁多。 经 1981 年土壤普查全县土壤分为 3 大土类(褐土类、潮土类、新水稻土类)、 8 个亚类(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潮土、褐土化潮土、潮湿土、盐化潮土、幼年水稻土)、 8 个土属、 41 个土种。 11 矿产资源及分布 惠民 县 矿产资源丰富,种类主要为山石、煤炭。 ① 山石资源。 全县分布坐落着 126 座大小山头,山石总储量达到 90 亿吨,主要有石灰岩、水泥灰岩、水泥页岩及白云岩。 ② 惠民 县 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据勘探地下煤炭储量 亿吨,可采储量 亿吨。 (三) 社会经济条件 2020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61 亿 元,财政总收入达到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46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961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130 元。 (四)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基本情况 项目区的土地均为废弃砖瓦窑厂,建设总规模 公顷。 项目区界址清楚,四至明确,没有土地权属矛盾。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面积分类汇总表 单位:公顷 单位 合计 建设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 独立工矿 三尖寨村 合计 项目区对外交通发达便利,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有一定基础,这 些都为本项目工程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12 项目区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1) 土地资源总量小,人均用地偏低。 付村镇 土地资源总量比较小,人均土地面积为 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 公顷, 人地矛盾突出。 ( 2) 土地利用程度高,但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项目区土地利用率高达 %,人均土地面积小,但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浪费现象:村庄四周有不少的闲散地,田间田坎占地面积大。 一些农村居民点存在闲散地、废弃地等用地浪费现象,很多村庄存在人均居民点用地超标的问题等等。 ( 3) 土地利用率非常高, 土地后备资源匮乏。 付村 镇 未利用土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 %,主要以河流水面和滩涂为主,开发资源少。 由于 付村镇 是 惠民 县 经济发展较快、建设较为集中的镇 ,建设用 地 逐年增加。 这样,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之间的矛盾将日益凸显。 (五) 基础设施状况 项目区东、北侧紧邻一河沟。 项目区交通比较方便。 项目区内无林木覆盖。 (六) 权属状况 项目区内共涉及 1 个行政村,土地为农村集体所有。 复垦 地块权属合法,界址清楚,无争议。 新增耕地归当地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 13 理使用,按照 复垦 前土地数量质量相当的模式,将 复垦 后的土地重新分配、 认定,并签署土地经营承包书承包到户。 14 三、项目区建设用地整理分析 (一) 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条件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农村经济的不断强大,农民建房 和砖瓦窑场 数量随之增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砖瓦窑场随之废弃、荒废 ,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浪费。 与此同时,许多地区 建设用地 供给不能满足 社会经济的发展 需求,农用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怎样解决土地这一稀缺资源的供给问题,既保护好耕地,又满足建设用地的需求,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也迫切希望改善居住环境。 国家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开展日益深入。 随着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开展,关于修编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出台。 国办发 32 号文件,明确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研究归结为对六个土地利用重大问题的研究。 其中在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问题研究 ”专题中指出: “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政策)的要求,提出土地利用调整和推进建设用地整理的措施。 ”该文件为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将“挂钩政策 ”提到了新的高度 ,开始由理论探讨阶段转向实际操作阶段。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 [2020]28 号)最早明确提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 国土资源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 》( 国土资发【 2020】138 号 ) 中, 明确 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的规则。 15 以上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因素为农村建设用 地 的整理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 二 )建设用地整理的可行性分析 该项目区总面积为 公顷,均为废弃砖瓦窑厂,通过对项目区的土地的改造和复垦,可新增农用地 公顷,其中耕地 公顷(见表 3—1)。 表 3—1 项目区 复垦 前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公顷 单位 合计 农用地 建设用地 计 耕地 其他农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 小计 水浇地 小计 农村道路 农田水利 独立工矿 现状面积 现状比例 规划面积 规划比例 面积增减 比例增减 惠民 县 区位优势明显,东邻济宁,西接菏泽,受济宁市大城市的辐射和全省 “突破菏泽 ”战略影响大,并且境内山石、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近年来, 惠民 县 抢抓发展机遇,经 济社会事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态,社会经济发展 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大。 《 惠民 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0—2020 年)》 中 建设用地指标和 上级下达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不能满足 惠民 县 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 因此,当地 16 政府对挂钩工作非常重视,要 通过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利用结余的部分建设用地指标,来满足建设用地需求,这为挂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和组织保障。 17 四、项目区规划方案 (一)规划目标和原则 规划目标 ( 1)总体目标。 通过 窑场复垦 ,全面推进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促进节约集约 用地和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缓解当地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的矛盾,保障镇村发展用地,达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加合理的目标。 ( 2)具体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