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清运数字化管理系统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7 垃圾称重数据量表 序号 数据类型 数据量 /天 对象数量 存储时间 小计 备注 1 卫生处置场数据 1 4年 (G) 监控中心及本地同步保存,各区及相关用户可按需要保存 2 压缩 /中转站 100kb 6 4年 3 焚烧厂数据 100kb 3 4年 (G) 数据存储量合计: (G) 视频信号 表 38 视频信号数据量表 序号 数据类型 单位数据量 对象数量 存储时间 小计 备注 卫生处置场原视频存储量 1 中转站 (G) 6 7天 (G) 本地,各区及相关用户可按需要保存 2 卫生处置场 2723(G) 1 7天 2723(G) 3 环卫作业处 (G) 1 (G) 视频数据存储量合计: 分散保存 ● 数据 存储总需求 数据 存储总需求 =+ + ≈ 数据传输量 指标  业务数据传输量 业务数据传输量较小,对网络带宽要求不高,一个场站的业务数据传输量约 15~ 25kb/s,现有网络市城管中心到各区城管中心为 10M带宽,各区到场站拟采用 2M 带宽。 网络带宽能够满足承载要求。  视频数据传输量 网络视频监控实时码率大小为 96kb~ 2M 可调。 根据用户自己需求定义视频文件质量。 采用网络视频监控,区级到场站 2M 带宽能够满足承载要求。 20 系统往市级平台收敛的过 程中,如果每个摄像头以 2M码率传输,则对市级到区级带宽要求较高。 一般计算方式为。 2M摄像头个数 n(若 n=10) =2M 10=20M。 根据视频文件存储量及保存价值,本次建设的视频文件均保存在本地场站,区级、市级平台均为调用。 当区级、市级需要调用视频进行监看,将码率适当调低即可。 综上所述,市生活垃圾清运数字化管理系统网络带宽要求:市级到区 10M 以上带宽,区到各场站 2M 以上带宽。 另,卫生处臵场摄像头数量较多,要求 10M 带宽,现网已具备。 考虑到带宽的信号损失,10M 带宽有效率为 10 =8M。 所以,同时监看 多个视频画面情况下,如 2M 码率同时看 4 路视频, 1M 码率可同时看 8 路视频。 指标 系统的性能需求主要集中在:数据存储和数据通讯两个方面。 数据存储方面: 通过上述章节的计算,系统数据库的容量约需要。 考虑到市数字化城管监控中心已经具备大容量的存储备份系统,因此,本项目可充分利用原有的备份系统 ,满足数据存储需求。 数据通讯 方面: 市级到区 要求 10M 以上 独享 带宽,区到各场站 要求 2M 以上 独享带宽。 本系统的建设主要围绕 市生活垃圾清运数字化 管理系统进行实 21 现,主要组 成部分如下: 车辆 GPS 监控及车辆油耗监测系统 、 车辆综合 管理 系统、 场站综合 管理系统、 场站视频监控 系统、 GIS 地理信息系统、 综合集成平台搭建。 本系统的建设需要与目前原有的 金牛 管理系统进行统计数据层面整合,实现在系统中完整反映 每个项目管理情况 等数据,供 市城市管理局 管理人员统计分析使用。 系统将提供如下接口: (1) 场地 监控接口: 场地 监控接口采用光纤专网的方式实现与 数字化 城管 监控 中心的连接,实现信息发布、 现场 监控,线路管理规划等数据的接口共享。 提供为 城管相关 管理部门服务的系统接口,为行业管理部门管理提供科学决策 的依据; 22 第 2章 项目设计方案 建设 目标 、规模与内容 建设目标 以实现 环卫 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全面构建现代化的城市 环卫 管理体系,以适应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环境需要。 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整合多项数字技术和资源,实现 环卫 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快捷化, 达到 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以现有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为基础,全面整合信息资源,面向政府部门管理决策、环卫企业服务和公众信息服务三层服务体系,建立环卫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提供数据服务和决策支持,建设监督控制平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环卫管理 手段和能力,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实现市市容环境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运用 GPS、 GIS、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以服务于环卫运行管理业务为主要目的,建立一个分布于市城市管理部门、各区城市管理部门和各运营企业的,为市环卫分级运营与统一管理决策提供服务的、具有先进水平的市生活垃圾清运数字化管理系统。 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一是垃圾转运进站车辆综合管理系统,来代替人工统计记录数据,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并且能让区、市城管局相关部门实时监管生活垃圾收运处臵情况。 23 二是建立车载 GPS 管理系统、车辆油耗监控管理系统,对作业车辆实时动态监管,杜绝偷运“野垃圾”、盗卖油料、违章驾驶、不按规定线路作业的现象。 三是建立垃圾压缩站视频监控系统,准确了解垃圾站工作运行状况,对现有车辆合理调度使用。 系统建立在实时运行数据和设施地理空间数据基础上,将成为日常管理必须的工作平台,系统将具有强大的信息管理、信息综合分析和信息提取功能,以及图形显示功能。 系统将有力支持对环卫运行的管理,通过系统建设,将大大提高环卫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通过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城市 环卫 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 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实现信息技术与 环卫 管理应用的有机结合。 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采用标准接口交换数据,包括 TCP/IP 协议、标准数据库存储过程接口。 针对环卫管理要求, 结合 国家相关标准和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T 1062020,《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 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 CJ/T 2132020,《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 CJ/T 2142020,《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 CJ/T 2152020 等有关规范,通过统一代码建设机制,实现各系统数据互联互通,方便对各种数据的整理、利用,适应市电子政务地图各个应用图层信息关联应用。 24 结合系统建设,建立 生活垃圾清运数字化 管理 系统数据标准和应用系统接口规范,促进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建设。 制定与完善数据汇交、数据管理、数据运行和维护、数据更新等管理办法。 制定与完善包括信息发布、信息安全、信息分类分级、数据备份等管理制度。 信息资源与数据库 通过对项目中所涉及的信息资源进行规划,项目中将建设以下基本信息数据库: ( 1)基础数据库 ( 2) GPS/视频监控 数据库 ( 3) 车辆 /垃圾 /场站 数据库 ( 4)元数据库 数据库选型原则 系统建成后将面临大量的数据存储,因此数据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数据库管理软件是整个系统数据的载体,数据库管理软件的配臵选择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考虑到基础数据的数据及重要性,数据库管理软件本身的性能要比较好,要有很好的高可用性设计,安全性比较高;另一方面,考虑到需要入库的为 项目 信息系统 数据,所以数据库管理软件能够支持最复杂的 项目管理系统 部署。 数据库管理软件的配臵选型应满足以下要求:  数据库高可用性 设计高可用性解决方案的挑战之 一是查明并解决造成宕机的所有可能缘由。 在设计容错和灵活 IT 基础架构时,很重要的一点就要 25 考虑意外停机和计划停机时间。 意外停机主要是由于计算机故障或数据故障引起的。 计划停机主要是由于生产系统的数据改变或系统改变而引起的。 故障保护:配臵和验证 Windows 集群,并通过与微软集群服务器集成的高可用性软件快速准确地自动恢复数据库和应用系统。 回闪查询:无需复杂、耗时的操作即可恢复更早版本的数据。 回闪表、数据库和事务查询:诊断和撤销错误操作,包括对单独一行所做的修改、由杂乱的事务导致的变化、对单个或多个表所做的修改(包括表的删除)以及对整个数据库所做的所有修改。 数据卫士:自动维护生产数据库的多个远程备份副本;恢复从生产环境到备份数据库的处理;极大地缩短了灾难情况下的宕机时间。  可伸缩性 真正应用集群:跨多个相互连接或 集群的 服务器运行任意未做更改的打包或定制的应用系统。 集成的集群件:利用一组通用、内臵的集群服务创建和运行数据库集群。 自动工作负载管理:将服务连接请求发送给拥有最低负载的适当服务器;一旦发生故障,自动将幸存的服务器重新分配以用于服务。 Java 和 PL/SQL 的本地编译: Java 和 PL/SQL 语言编写部署在数据库中的程序。  安全性 密码管理:利用单一用户名和密码连接整个企业内的多个数据库。 26 加密工具包:借助 PL/SQL 包加密和解密存储的数据。 虚拟专用数据库:编写行级安全性程序;确保应用程序上下文的安全。 细粒度审计:定义特定的审计策略,包括对错误数据的访问发出警告。  应用软件开发 Java 支持:更快地执行 Java 应用程序,集成现有的软件资产,将Java/J2EE 应用程序连接到支持网格的数据库,通过 Web 服务支持非连接的客户,并将本地数据与远程和动态数据结合起来。 HTML DB:借助快速 Web 应用系统开发工具,开发和部署快速、安全的应用系统。 全面的 XML 支持:通过对 W3C XML 数据模型提供支持,使存储和检索 XML 本地化;使用标准访问方法导航和查询 XML。 PL/SQL 和 JSP:用服务器端 Java 和存储的程序语言;使用 SQL确保安全、方便和无缝。 COM 自动化、微软事务服务器 /COM+集成、 ODBC 和 OLE DB:支持多种 Windows 数据访问方法。  可管理性 企业管理器:通过单一集成的控制台,基于数据库产品系列管理和监控所有应用程序和系统。 自动内存管理:自动管理数据库实例使用的共享 内存。 自动存储管理:跨所有可用资源分配 I/O 负载,并通过垂直集成的文件系统和卷管理器优化性能;消除人工 I/O 调优。 27 自动撤消管理:监控所有数据库系统的参数设臵、安全设臵、存储和文件空间条件的配臵。 服务器管理的备份和恢复:借助数据库恢复管理器( RMAN)简化、自动化并提高备份及恢复性能。  数据仓储 数据压缩:在不影响查询时间的情况下压缩保存在关系表中的数据;降低磁盘系统成本。 分析函数:使用面向在线分析处理( OLAP)的内臵分析工作空间。 可移动的表空间,包括跨平台:将一组表空间从一个数据库转移到 另一个数据库,或者从一个数据库转移到自身的其他位臵。 星形查询优化:加入一个事实表和大量维度表。 汇总管理 物化视图查询改写:当一个物化视图用来响应一个请求时,通过自动识别提高查询性能;透明地改写请求以使用物化视图。  集成 数据流:在一个数据库内或从一个数据库到另一个数据库的数据流中实现数据、事务和事件的传播与管理。 高级队列:通过基于队列的发布-订阅功能,使数据库队列能够充当持久的消息存储器。 工作流:支持与完整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基于业务流程的集成。 分布式查询 /事务处理:在分布式数据库的两个或 更多个不同节点上查询或更新数据  内容管理 28 超级搜索:跨多个信息库搜索和定位数据,包括:遵循 ODBC的数据库、 IMAP 邮件服务器、 HTML 文档、磁盘文件等。 媒介物:开发、部署和管理包含具有最流行格式的富媒体内容的传统、 Web 和无线应用系统。 文本:构建文本查询应用系统和文档分类应用系统。 定位器:管理 项目管理 数据来利用地域商业价值。 使用企业版的空间选项,你还能够支持最复杂的 项目管理系统 部署。 数据库建设原则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需要在数据安全、数据库优化、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方面加大工作投入。 数 据库安全设计遵从以下原则: 1)应用程序负责最终用户的权限管理; 2)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连接用户名及口令要求加密; 3)数据库管理员负责保管具有 DBA 权限的数据库用户名及口令; 4)暂时不用的数据库内臵帐户一律锁定; 5)具有 DBA 权限的用户口令要满足一定的复杂性并应定期变更; 6)尽可能少的技术管理人员可以直接登录数据库; 7)务必不要使用 Oracle 默认的口令字; 8)最终用户只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连接数据库。 数据库优化设计方面重点考虑以下要素: 29 1)缩短用户响应时间 2)提高车载终端上传信息的数据库 写入速度 3)避免不必要的全表扫描 4)降低 SQL 语句的硬解析次数 5)提高内存命中率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数据库的安装与创建; 2)数据库业务表空间等的创建与维护。 数据库选型 数据库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它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 ,所以选择一个好的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 (数据库性能的优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