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项目成本管理办法(修订中)内容摘要:

项目 二公司 采用全面成本管理,即实行全过程的、全方位的、全员的和预防性的成本管理,分三阶段进行: (一)计划阶段 : 海外项目部编制成本计划要充分考虑到海外项目在施工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上的特异性,针对项目的经营风险、施工工期、当地环保政策及人员技术素质、跨国物流、外币汇兑差额、地域文化风俗及法 律规章等方面因素。 成本中除应包括为此工程所投入的设备、物资到场的运杂费(海运费、陆运费)、保险费、关税、港杂费、保函费及其他费用,除运杂费外其他税费可在计划中单独列支考虑。 在施工过程中,当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补充设计、变更等新增项目时,项目部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成本计划进行调整,并应将调整后的成本计划上报至公司责任部门,经审核后方可执行。 7 项目经理部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各项施工成本,加强变更索赔工作,确保完成 二公司 下达的产值、利润指标。 项目经理部根据已编制的成本计划,按分项工程、工程细目填报工序 单价分解表。 工序单价分解表中体现的工序单价要用于指导实际施工,并且是经济活动分析的主要指标。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国外施工环境,控制和识别好以下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人员风险、自然风险。 针对可能存在的汇率变化、物价上涨以及与当地人的拆讼等因素,国外办及项目部应事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有效减小或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 (二)执行阶段 项目经理部应遵循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控制成本原则,动态控制成本原则、目标管理原则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成立以项目经理部为首的成本控制小组,从经理部到工区到班组到个 人,层层落实责任,全员全项目全过程控制管理,及时核算、分析、总结、改进和提高;兑现奖惩;并及时向 海外办 及 二公司 反馈信息。 宗旨是为完成计划阶段所确定的目标所做的系列生产经营活动。 在执行阶段成本的形成、成本核算、各项费用及合同管理、上报的材料等相关要求需按下列规定执行 : 成本的形成 : 第一类:由项目自行组织施工生产的,其成本入帐采用“四单”传递,总工或主管成本副经理需签字审核(具体规定见附件 1)。 第二类:部分工程按量承包,但必须签订合同,签订后由总工或主管成本副经理负责签阅 (未签阅的按违规处理 );并报企 业管理科审 8 核、备案。 而且合同标的在 5 万元人民币以上 20 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合同,须由国外主管副 总经理 授权;超过 20 万元人民币须由 二公司总经理 授权后,方可签订,否则属越权违规。 在合同签订期内,项目对进度、质量等进行管理。 在执行中或结束后,经验收后结算,经理及总工签字后 ,进入成本。 第三类:现场经费等各单位的期间费用,物资配件费用,当期发生应当期进入成本(进行摊销的,分期摊入成本),对于项目所有国内购进的各类物资当期使用当期出库,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并有效进行监管,防止物资领用不清、丢失被盗等现象发生。 对于未及时入 帐且超过合理期限的费用按不合理费用认定,不允许入账,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成本,不得入账,责任由承包人承担。 成本的核算 应按周期对经营成果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内容是工程收入与工程成本相对应,进行统计、核算、分析、总结。 1)核算原则 按照收入归集费用,并对比分析,反映计划内、计划外盈亏状况。 设备按单机单车核算,分析设备的状态和需改进提高的方面。 2)核算的内容及要求 A、工程项目收入的确定 工程项目的收入分为两类,一是计划内收入(即核定标准成本的清单工作量),二是计划外收入(即变更、 计日工、索赔等超计划内收入)。 由工程办实测十五日完成工程量和月份完成工程量,确定计 9 划内、外所完成的总工作量(即收入)。 B、费用的核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