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管理办法内容摘要:

否灵敏正常; ⑨ 吊环是否有裂纹 ,磨损过大。 完成清洗的模具吊装至维修区进行点检、抛光,对损坏折断的型芯、顶杆等的损坏部位进行维修、维护、上油后, 并做好记录。 更换备件时应将更换件与模具上的被更换件进行检查对照(并将被更换件保留 2 个月时间,以便待查),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装配。 模具三级保养: 模具存在的较大的问题必须向模具组技术员汇报,如模具需要焊补、更改尺寸以及更改流道,必 须有“模具维修记录单”(注:以工作联系单形式报请研发中心、生产部、质管部、装备部模具组审核)后方可进行,并做好记录;如有维修并更换了模具型芯等涉及产品尺寸可能发生变化的需要检验员或车间主管验收确认。 维修保养完成时,模具组需做好以下记录:《模具履历表》、《模具维修记录单》。 模具上述的分类保养,均需填写《模具维护保养记录表》。 产前的模具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 130℃ ~180℃。 预热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在压铸时由于模具温度太高而引起模具再回火。 可采用先慢 压射生产 20 模(铝合金)以上,提高模温后再快压生产。 有镶块 A 版 0 次修改 4 SC/ 的模具,必须缓和加热以便使镶块和型腔保持同步膨胀。 生产过程中,模具温度逐步升高,应通过适量的冷却水来控制模具生产过程的温度变化,使模具能在稳定均匀的温度范围生产,为了减少热龟裂的危险性,模具温度保持在 170250℃(测量型腔表面温度),从而延长模具寿命。 模具导滑部位如导柱、导套、顶板导柱、顶板导套 、滑块导轨等必须进行润滑,型腔、型芯脱模剂可避免铝液和模具直接接触和有利脱模,从而避免粘模,并可起到一定冷却作用。 不生产时压铸机上(或卸下)的模具,因模具敞开会受到腐蚀,必须闭合,且要进行相应的防锈处理 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