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年产2000吨鹅肉系列产品及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质蛋白质。 鹅肉中的脂肪含 量较低,仅比鸡肉高一点,比其他肉要低得多。 鹅肉不仅脂肪含量低,而且品质好,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特别是亚麻酸含量均超过其他肉类,对人体健康有利。 鹅肉脂肪的熔点亦很低,质地柔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鹅肉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A、 B 族维生素,烟酸,糖。 鹅蛋含蛋白质,油脂,卵磷脂,维生素,钙、镁、铁等。 鹅肉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并且脂肪含量很低。 鹅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根据测定,鹅肉蛋白质含量比鸭肉、鸡肉、牛肉、猪肉 都高,赖氨酸含量比肉仔鸡高。 鹅肉味甘平,有补阴益气、暖胃开津、祛风湿防衰老之效,是中医食疗的上品。 同时鹅肉作为绿色食品于 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 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 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作用。 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补虚益气,暖胃生津。 凡经常口渴、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鹅汤,吃鹅肉,这样既可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又可控制病情发展,还可治疗和预防咳嗽病症,尤其对治疗感冒和急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老年浮肿;治肺气肿、哮喘痰壅有良效。 特别适合在冬季 进补。 . 市场分析 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行业统计数据表明 :2020 年我国鸭鹅饲养总量约为 43 亿只 ,比2020 年增长 %,(2020 年全世界鸭、鹅的总存栏量分别为 亿只和 亿只,其中我国的鸭、鹅存栏量分别为 亿只和 亿只,分别占世界鸭、鹅总存栏量的 %和 %,比 2020年分别增长了 %和 %;全世界鸭、鹅的总屠宰量分别为 ,其中我国的鸭、鹅屠宰量分别为 亿只和 亿只、分别占世界鸭、鹅总屠宰量的 %和 %;全世界鸭、鹅肉的总产量分别为 345 和 233 万吨,其中我国的鸭、鹅肉总产量分别为 和 万吨、分别占世界鸭、鹅肉总产量的 %和 %, )占世界鸭鹅总饲养量的 75%以上。 鸭鹅肉产量达 550 万吨 ,比 2020 年增长 %,占世界鸭鹅肉总产量的 75%以上 ,鸭鹅的饲养总量和鸭鹅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水禽饲养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特别是南方一些省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2020 年我国禽蛋产量占同期世界 禽蛋增长量的 92%,占世界总产量的 %。 我国禽蛋总产量从 1986年后连续 21年位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为 22 公斤,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2020 年我国禽肉产量 万吨,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比 1985 年增长了 倍,而同期世界禽肉产量只增长了 倍。 我国目前禽肉产量占肉类总量的 %,人均占有量 公斤。 据 FAO统计,我国肉鸡屠宰量从 1990年的 2020年的 亿只,净增加 亿只。 鸡肉产量从 1990 年的 万吨增加到2020 年的 万吨,净增加。 2020 年末我国家禽出栏量为 114 亿只,比 2020 年的 亿只增加了 亿只;家禽存栏量为 56 亿只 ,比 2020 年的 亿只增加了 亿只;禽蛋产量为 3000 万吨 ,比 2020 年的 万吨增加了 万吨。 家禽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也是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最高、与国际先进水平最接近的产业。 家禽饲养种类多,数量大,包括鸡、鸭、鹅、火鸡、鹌鹑、鸽以及特种禽类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我国家禽养殖业快速发展,综合生产能力 显著增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禽类产品也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蛋白产品之一。 2020 年我国家禽业生产继续呈上涨态势,禽蛋和禽肉价格持续走高,家禽养殖效益看好,生产总体延续了 2020 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势头。 由于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向好,再加上 2020 年是中国的奥运年,预计 2020 年中国家禽业整体生产水平仍然会稳中有升。 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 目前鹅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我国对鹅的年需求量达 8~ 9 亿只,而全国的饲养量只有 6 亿只左右。 据 专家 预测 ,上海每年需要鹅 7000~ 8000 万 只,广西 7000 万只左右,香港每天就需要 10 万只。 而且近几年鹅餐馆在全国遍地开花,鹅肉的消费呈现全面普及的局面,市场非常广阔。 在肉类市场消费份额中,鹅肉已经由 10 年前的 1%上升到 4%,在鹅绒方面,据了解,全世界每年总产量 5 万吨左右,中国总产量为 3 万吨,其中又有 2/3 用于原料或制品出口。 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鹅肉及系列产品市场需求十分巨大。 价格现状与预测 鹅分割加工分为头、颈、翅膀、腿、掌、胸、心、肝、肫、肌胃、肠、屠体、舌、毛(分级) 13 类,按照当前市场价格参考制定各类产品价格 , 因为 产品 市场 供不应求 , 因此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产生价格竞争,预测该 系列 产品价格 以后会随着市场价格波动上涨。 市场竞争力分析 我国鹅肉大多只停留在初加工的水平上,肉鹅产品中 分割产品仅占 35%,而高附加值的二次加工产品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 因此,项目单位准备 拉长鹅产品加工的产业链条,在 有自己特色的 风味鹅加工制品、高附加值的鹅肉制品、保健二次加工制品上加大研发力度。 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目前,项目产品的 鹅苗及饲料 成本为 元 /只 ,而单位 进行分割出售后合计金额为 63 元,每只可赢 利 元,另一方面 同 系列产品在同一市场竞争上,有降价让利的空间,从而吸引消费者。 ( 2)产品标准 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 第一期工程产品方案 序号 产品名称 产量 (吨 ) 1 头 100 2 脖 100 3 翅 膀 100 4 腿 100 5 掌 100 6 胸 200 7 心 100 8 肝 100 9 肫 100 10 肌胃 100 11 肠 100 12 屠体 150 13 舌 100 14 毛 550 合计 2000 市场定位 产品 市场定位是宾馆、饭店、家庭;预期销售目标是:产销率达到 100%,正常年份销售收入 万元。 项目 单位 指标 鲜度 具有鹅肉固有的气味 TVB- N ≤13mg/100g 挥发性盐基氮 mg/100g ≤ 20 汞(以 Hg 计) mg/kg ≤ 四环素 mg/kg ≤ 销售策略和销售模式 项目单位将针对自己的目标市场 ,协调配套地运用各种可以控制的营销因素 ,形成一种最佳的营销因素组合 .通过控制“ 4PS”即产品( product)、定价( price)、分销地点( place)促销( pronotion )这些因素,从而实现其目标市场。 5. 4 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 1)组建专业的营销部。 营销人员 1015 人,按片区负责全国全省市场的整体营销工作。 ( 2)产品主要进入各大城市的超市、宾馆酒店、农贸、食品批发市场。 每个城市选择 12 家有实力、资信好、会经营。 有市场拓展能力的经销商,负责本地区的产品推广和销售,公司营销人员代表公司协助其开展工作。 ( 3)开展网上销售工作,进入有关商务网站或建立自己的网站或 信箱,向消费者 宣传鹅肉的 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建设任务和规模 建设任务 设任务有两大项: 一是 2000 吨鹅肉 加工生产的基础设施和装备的建设与改造; 二是鹅养殖基地的建设。 具体任务包括: 序号 工程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面积 (初建 /改进 ) (㎡ ) 1 主要生产车间 4个生产车间 新建 3600 2 辅助生产工程 新建 半成品保鲜库 新建 1500 成品库房 新建 300 锅炉房 新建 96 机修房 新建 84 分析化验室 新建 105 3 服务性工程 办公楼 新建 1800 职工宿舍食堂 新建 600 地磅房 新建 80 厕所 新建 162 高位水池 新建 200 围墙及大门 新建 1701 4 合计 新建 10228 ( 6)建设 养殖 基地 2000 亩(不在投资范围内)。 建设规模 项目建成后,企业资产总额: 1500 万元 年生产能力: 2000 吨 基地面积: 2000 亩以上 年产值: 万元 年利润: 万元 年纳税总额: 万元 新增就业人数: 50 人 项目规划和布局 在工程建设方面,根据生产车间功能区分,确保工艺流程顺畅,充分利用场地,使各建(构)筑物布局及物料流向合理,运输线路短捷,降低能源消耗,方便生产和管理;符合消防、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等有关规定;在各建(构)筑物之间,布置主干道与支干道路,道路两侧各留 的绿化带,培植竹木、花草或行道树,增加绿化面积。 在 养殖 基地建设方面,将根据本项目的实现加工生产能力确定 养殖基地的建设规模, 保证有足 够的 水塘资源。 拟在 濡都、浞乐、丰水等 15 个乡镇建设 2000 亩 养 基地。 具体承担种植任务的村、村民组将与当地乡、镇协商后确定。 项目技术来源及技术水平 鹅苗 :初期由四川白鹅纯种庙和四川农业大学的 “天府肉鹅”种鹅,进行前期 繁 育孵化,商品鹅苗由公司引进,进行专业育苗,注射疫苗后,分放给养殖农户。 栽培技术:乡、镇农技站。 新产品开发:自主开发为主, 四川 大学协助。 ( 2)技术水平 项目技术水平为国内领先水平。 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鹅加工工艺流程: 选蛋 孵化 出苗 免疫 养殖 屠宰 分割 冷冻 包装 羽绒工艺流程: 浸泡 烘干 分级 检验 入库 产品质量标准 GB 101481988 鲜 (冻 )鸭、鹅肉卫生标准 GB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项目组成及造价 ( 1) 项目组成及造价 项目组成表 工程性质 工程名称 建设规模 造价 (元 /㎡ ) 主 要 生。某公司年产2000吨鹅肉系列产品及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