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 清洗餐具、用具时,应做到“四池分开”,并在水池的明显位置注明标识。 二、 餐具、用具在清洗消毒过程中须做到“一洗、二清、三消毒、四冲洗”,不得减少任何环节。 三、 清洗时,在水池里放入 5— 10ml/1000ml 的洗涤剂,注入热水,将洗洁剂搅拌均匀,水温控制在 40℃ ;在将餐具、用具内的杂物刮掉,放入水池浸泡 5— 10 分钟后进行清洗。 四、 洗净后,凡能用蒸汽消毒的餐具、用具、器皿等,均应放入蒸车内进行消毒,蒸汽温度大于等于 95℃ ,蒸煮时间为 15— 30 分钟;凡不能用蒸煮的塑料餐具、用具、器皿等,须用药物浸泡进行消毒,浸泡时间为 15— 30 分钟。 五、 对每餐未使用的餐具,必须收回洗碗间用清水冲洗,进行消毒后,方可再用。 六、 消毒后的餐具、用具、器皿干燥后,应放入保洁柜,防止细菌浸入。 七、 洗碗间及消毒间必须保持 整洁、卫生、明亮,不得存放有毒物品、有毒气体、污物、易爆物品等。 八、 下班时,专职管理人员应锁好餐具间及洗碗间的门窗。 8 从业人员晨检及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一、 每天上岗前检查从业人员衣着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个人健康状况是否良好,若发现健康状况有异样,应立即要求前往医院就诊。 二、 操作人员在上岗前以及上厕所、处理原料、从事与食品无关的其他活动,应清洗双手。 三、 操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还必须戴口罩。 四、 不得用手直接抓取备餐食品。 五、 不得穿戴工作衣帽进入厕所及与生产无关的场所。 六、 不得在操作间内吃食物、吸烟和随地吐痰、放置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 七、 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操作间,特别是熟食间、配餐间。 八、 勤洗澡、勤换衣服、勤理发、不留长指甲。 九、 操作食品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手的清洁卫生,不得涂指甲油和佩戴饰物 ,接触食品前必须洗手。 十、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9 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一、 从业人员上岗前 须 参加健康检查、持有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健康证时效为一年。 二、 从业人员(待聘人员)办理健康证须统一组织在指定地点进行体检。 三、 从业人员(待聘人员)健康证办理须本人进行,严禁代检、代查;严格遵守体检注意事项。 四、 健康证到期再行体检的员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