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知识讲稿内容摘要:

光盘等逐项进行对照,对号入座,确定相应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并做出标志。 属于国家秘密的 事项,从原始件起就应确定密级,做出标志。 ( 5)明确定密责任。 机关单位在国家秘密事项的提起、初审、终审各个环节要明确责任人,严格把关。 首先应由承办人员根据《保密范围》提出具体定密意见;二是业务科、室负责人在审查过程中把关;三是办公室在审核时把关,即在送呈 9 领导审批前,应对密级、保密期限和标志进行核对,发现不当时应及时纠正,最后送呈主管领导审核批准。 没有设置科室的单位,把定密件送主管领导审批前,承办人员或办公室文档人员应负责将定密件送办公室主任或分管此项业务的领导审查把关。 产生秘密事项较多的单位,也可以由主管领 导指定负责人员办理批准前的审核工作。 ( 6)建立报告制度。 主要是填报“两表”,即《 机关(单位)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 》和《确定国家秘密基本情况统计表》,报县保密局审核备案。 凡产生秘密事项的单位都要建立《一览表》,随时将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填列登记。 机关单位通过建立《一览表》,一方面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本单位在一个时期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的数量、密级、具体分布、变动情况,便于加强管理;另一方面也对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形成一个连续完整的档案记载,便于查阅和形成定密工作连续性,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由于文档人员、 保密干部变动频繁造成保密工作“断茬”的问题。 定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要及时定密。 定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各部门要按照《保密法》的规定,对属于国家秘密的事项,产生后就应及时确定密级,认真登记,最迟不得超过 10日。 ( 2)严格掌握密级标准,防止随意定密。 有些单位错误地认为密级定高了保险,保密范围宁宽勿窄,密级宁高勿低, 10 甚至把一些内部事项也定为国家秘密,人为扩大了国家秘密的范围。 扩大保密范围和人为提高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不仅会造成保密管理上的混乱,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也给保 密工作加重了负担,妨碍信息的交流,给工作带来诸多不变。 这种倾向必须纠正。 正确的做法是严格按照标准,有一件定一件,没有就不定。 ( 3)确定国家秘密事项要层层解剖,不能“有号错座”。 一个国家秘密事项里包含有另一个国家秘密事项,就要按密级高的事项确定密级。 有些单位如公安、政法部门的工作计划、部署、会议精神传达提纲等,虽然在保密范围内找不到“座号”,但内容涉及国家秘密事项,则必须要按所涉及的事项的保密程度确定密级。 在定密中确定某个事项的密级不能被其外表属性蒙住眼睛,要抓住其本质属性。 ( 4)机关单位涉及其它部门或行 业的国家秘密事项时,应按其主管部门的保密范围确定密级。 因为一个业务系统的保密范围不仅在本系统适用,也适用有此项业务的其他单位。 ( 5)对定密中的疑难问题要及时向上级业务部门和县保密部门反映汇报,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定密不当的问题,促进定密工作的规范化,提高定密的准确率。 (二) 国家秘密载体 的管理 密件的含义 密件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的形式载有国家秘密的物件。 它包括传统的多为纸介质的文件、资料,如各 11 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和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含有国家秘密信息的文件、电 报、报表、会议材料、讲话稿、记录稿和研究报告、成果记录等;也包括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磁介质和光介质等非书面形式的密件,如载有国家秘密信息的磁盘、磁带、光盘、录像带等。 密件的保密管理,是各机关、单位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 各机关、单位应当确定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 密件管理应当坚持既利于保密又便于使用的原则。 密件管理的保密规定 ( 1)制作密件的保密要求 密件的制作,包括原始材料的收集、整理,文件的草拟、录入、修改、讨论、定稿、印制等一系列的工作环节。 在这些工作环节中,都要严格 按照有关管理要求,做好保密工作。 从密件形成全过程看,其保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所收集的原始材料有的是国家秘密,有的将会成为国家秘密(只不过是未来得及履行确定密级的法律程序)。 对这些原始材料应当由专人负责,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丢失或者泄露。 ②密件制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中间材料,包括文件、资料的草稿、废稿、废页、讨论稿等,都应当妥善保管。 不需要保存的,应当按照秘密文件、资料销毁的要求及时销毁,不能随意丢失或者泄漏。 ③密件一旦定稿,承办制作工作的人员应当在送主管领导 12 审定前,对照有关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 的规定》和保密期限的规定,及时拟定并标明相应的密级和保密期限,然后送主管领导审批。 负责审批的领导同志在对其内容进行审查的同时,也应当对其拟定的密级和保密期限是否得当进行审查,发现不当的应当予以纠正。 ④密件应当在本机关、单位的文印室、制作室印刷,需要大批量制作的应当委托保密部门定点的印刷、复制国家秘密载体的单位印刷、制作。 禁止将密件委托不属定点的社会行业,如私营或者个体企业印刷、制作。 ⑤严格按照批准的数量印刷、制作。 任何人不能多印、私留。 印刷、制作过程的废页、校对稿、胶片、蜡纸等,应当按保密规定及时销毁, 不得作为废品出售给社会废旧物资回收单位和个人。 ⑥印刷、制作工作使用的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应当配备保密技术装置,防止因电磁辅射造成泄密。 ( 2)收发密件的保密要求 密件在收和发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收发密件的基本程序办理。 因为在这个环节中所出现的任何疏漏,都有可能造成泄密,或者发生泄密问题后难以分清责任,给处理工作造成困难。 密件收发过程中的保密工作应当把握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①接收密件时,要严格履行清点、签收手续。 具体内容包括:检查送达的密件是否是发给本机关、单位。 不属于本机关、单位的,不能接收,当即 退回投递人员;检查信封、袋、套密 13 封是否完好无损,确认未被拆开和漏失,才能接收。 如果发现问题,应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