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管理会计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考试模拟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D. 按产量支付的外部加工费 3.采用最优生产批量法进行决策分析时,主要应考虑的成本因素是( B C ) A. 变动成本 B. 调整准备成本 C. 储存成本 D. 固定成本 4.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下共同的产品内容有 ( B C ) 成本 B. 直接材料 C. 直接人工 D. 制造费用 5.如果一个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负数,那么该方案( B C ) A. 资金成本小于内含报酬率 B. 未来报酬的现值小于原始投资 C. 内含报酬率小于原始投资 D. 是不可行的 6.在下列几个因素中,影响内含报酬率的有( A C D ) A. 原始投资额 B. 银行贷款利率 C. 投资有效年限 D. 各年的现金流量 7.一般说来,可控成本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A C D ) A. 责任中心有办法知道将发生什么性质的耗费 B. 必须是变动成本 C. 责任中心有办法计量它的耗费 D. 责任中心有办法控制并调节它的耗费 8.提高投资报酬率的主要途径有( A B D ) A. 降低成本 B. 减少营业资产 C. 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D. 扩大产销量 三、填空题: 1.成本性态分析是将 成本 表述为 业务量 的函数。 2. 科学预测 是决策分析的基础,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 3.一个方案包含的风险程度越大,要求达到的 报酬率 也越高。 4.零基预算对于任何一笔的预算支出,完全不考虑 以往的实际情况 ,只考虑其在计划期内的重要程度,其具体数字的确定始终以 未来一定期间生产经营的需要和每项业务的轻重缓急,从根本上来研究、分析每项预算有否支出必要和支出数额的大小。 四、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 —— 是指在决策过程中,由于在若干个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而放弃另一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是决定选择某一方案而付出的代价。 2.保本点 —— 是指企业在销售某种产品时,在一定的条件下, 销售收入正好等于销售成本时的销售数量或销售金额。 在这一销售点上,企业的销售收入恰好可以抵补它的销售成本,既不盈利也不亏损。 五、简答题: 1. 为什么管理会计中通常强调要根据实际的现金流量作为衡量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基础,而不采用净利。 答:其理由主要是: ( 1)现金流量可以序时、动态地反映投资的流向,反映投资中资金回收的状况,以及由于投资而带来的收益,使决策者能够完整地、全面地评价投资的经济效益,而利润只是侧重于考核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忽视对投入资金回收效果的衡量,反映不出资金的投入产出关系,在对投资决策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时,利用利润指标作为依据,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 2)投资所涉及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未来各期利润的计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 5 统一的标准,具有不稳定性(即较大风险)。 而且,一项投资会因为存货计价、费用摊派、折旧计提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难以评价投资经济效益的好坏。 现金流量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 3)由于货币的时间价值,科学的投资决策必须要认真考虑和准确计量它的影响。 现金流量能体现投资收入和支出的时间性,在投资决策分析中使得应用货币时间价值进行动态的投资效果的综合评价成为可能。 而利润的计算一般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并不考虑现金收付的实际时间,体现不出投资方案对货币时间性价值的要求。 2. 什么是成本性态。 为什么成本要按其性态分类。 怎样分类。 答:成本性态是指成本的变动与相应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 系是客观存在的,是成本的固有性质。 按成本性态进行分类,研究成本对业务量的依存性,进行成本性态分析,从数量上具体掌握它们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有助于企业实行最优化管理,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 六、计算题: 1. 某公司 19 7年拟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 (假定产销平衡 ),若固定成本总额为 10 800元,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产量 (件 ) 1 000 2 000 2 500 单价 (元 ) 50 15 8 单位变动成本 (元 ) 40 9 6 要求:⑴ 计算公司的综合保本点; (2) 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与销售额。 解:销售总额 =1000 50 +2020 15 +2500 8 = 100000 甲销售比率 =1000 50/100000=0。 5 乙销售比率 =2020 15/100000=0。 3 丙销售比率 =2500 8/100000=0。 2 甲边际贡献率 =( 50— 40) /50=0。 2 乙边际贡献率 =( 15— 9) /15=0。 4 丙边际贡献率 =( 8— 6) /8=0。 25 综合边际贡献率 =0。 2 0。 5 + 0。 4 0。 3 + 0。 25 0。 2 = 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