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内容摘要:

铜等金属材料。 阳台窗或大洞口组合窗整体刚度差原因是设计单位未通过计算绘制立面图,不满 足当地抗风压性能要求;或设计单位对必须改动阳台窗或大洞口组合窗未进行复核。 当图集窗立面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设计单位应通过计算绘制立面图,并满足当地抗风压性能要求;阳台窗或大洞口组合窗如需改动时必须由设计单位复核。 轻质砌块或加气混凝土墙预留洞口应在门窗框与墙体的连接部位设置预埋件,不得直接固定在墙体上。 2 材料 门窗材料应选用耐候性材料。 门窗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门窗型材、玻璃、密封条、密封胶、门窗锁、橡胶压条、螺钉、滑轮等材料和配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 报告;外露五金必须采用不锈钢件或镀锌件。 22 门窗安装用聚氨酯发泡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单组分聚氨酯泡沫填缝剂》 JC/T881 的有关规定;外口封缝采用防水耐候密封胶。 门窗扇的密封条应选用经过硅化处理的密封毛条、改性聚乙烯或橡胶密封条。 用于安装玻璃的密封材料应选用橡胶系列密封条或硅酮建筑密封胶。 塑钢门窗型材必须使用与其相匹配的衬钢,衬钢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作防腐处理。 3 施工 门窗的制作、安装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承担。 施工单位严禁无图制作、安装 门窗。 门窗安装前应进行三项性能(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和导热系数的见证取样检测,安装完毕后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气密性现场检验。 金属门窗和塑料门窗安装应采用预留洞口的方法施工,不得采用边安装边砌口或先安装后砌口的方法施工。 门窗框安装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 1:3 的水泥砂浆刮糙处理,然后实施外框固定。 洞口与固定后的门、窗框的伸缩缝间隙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洞口与门、窗框的伸缩缝间隙 ( ㎜ ) 墙体饰面层材料 洞口与门窗框的伸缩缝间隙 清水墙及附框 10 墙体外饰面抹水泥砂浆或贴陶瓷锦砖 15~ 20 23 墙体外饰面贴釉面瓷砖 20~ 25 墙体外饰面贴大理石或花岗岩 40~ 50 外保温墙体 保温层厚度 +10 门窗框安装应采用镀锌铁片做为固定片与墙体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 ㎜ ;固定片的位置距离窗转角、中竖梃,中横梃 150~200 ㎜ ,固定片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大于 600 ㎜。 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外窗安装应采用企口后塞法施工工艺,门窗框固定时,应先固定上 框,后固定边框,采用固定片固定方法施工。 1)混凝土墙洞口采用射钉或膨胀螺钉固定; 2)承重多孔砖墙洞口采用膨胀螺钉固定,并不得固定在砖缝处; 3)轻质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可在预埋的混凝土块上用射钉或膨胀螺钉固定,预埋混凝土块间距应符合固定片间距的要求; 4)设有预埋铁件的洞口应采用焊接方式固定。 5)严禁在砖砌体上使用射钉固定,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塑料门窗五金安装时,必须设置金属衬板,其厚度不应小于 3mm。 紧固件安装时,必须先钻孔,后拧入自攻螺钉。 严禁直接锤击 打入。 门窗扇密封条和镶嵌玻璃的密封条应安装完好,镶嵌牢固。 为防止推拉门窗扇脱落,必须设置限位块,其限位块间距应不小于扇宽的 1/2。 外门窗边框与洞口之间的间隙应采用弹性闭孔材料填充饱满,并 24 使用密封胶密封,外门窗框与副框之间的缝隙应使用密封胶密封。 密封胶应打得严密、顺滑。 窗洞口抹灰采取企口 ( 里高外低 ) 形式。 1) 外门窗底框应安装在高出台面外标高 20mm 的台阶上,严禁将底框埋在台面中。 2) 室外窗台板最高点应低于室内窗台板 10 ㎜ ,并应做成不应小于10%的向外排水坡度;窗上口及突出墙面的窗台板 下部要做 20mm 滴水槽或鹰嘴形。 窗台应做泛水坡,泛水坡外低内高,形成顺水坡,内窗台要高于外窗台 30mm 为宜。 3) 门窗框与墙身间缝隙,应于洞口清理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4) 门窗框外侧应留 5 ㎜ 宽的打胶槽口(外墙面层为粉刷层时,宜贴 “┴”型塑料条做槽口),清理干净、干燥后,贴美纹纸,打密封胶,密封胶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 密封胶做到表面光滑,无杂物、气泡。 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5) 推拉窗必须设置 排水孔道,孔径大小、间距应适宜,室外窗台板饰面层严禁遮盖排水孔道,以保证底框槽内积水迅速排出。 6) 外门窗安装施工完毕,外门窗框与墙体间的缝隙密封完成后,应做淋水试验。 门窗采购必须选取已取得生产认证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并核验生产企业的生产认证书和年检合格证明。 25 门窗进入施工现场时,生产厂家应提供符合国家质量验收标准的检测报告和出厂合格证,并由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及合同预定的要求进行验收。 门窗安装前建设单位应按批次进行力学性能 、抗风压、空气渗透性、雨水渗透等物理性能指标的见证取样检测。 组装厂在生产过程中对塑窗的型材材质及型材断面尺寸等不符合要求的防治措施: 原因分析 :塑窗厂在生产过程中对窗的型材及装配等不执行现行标准,造成使用的材质及组装过程中不符合标准要求。 防治措施 1)组装厂应有技术监督部门的生产许可证;省建设厅颁发的节能核准证书;安装资质证书等。 2)组装厂必须提供检验批低温落锤、角强度试验报告; 3)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塑料窗》 JG/T140- 2020 的要求,塑窗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抽查,窗的型材及装配等必须符合要求。 4)进入现场的塑窗应进行拆解验收,抽查塑窗型材可视面厚度是否达到 (推拉窗主型材可视面最小实测厚度不应小于 ),窗主型材构件长度大于 450mm,其内腔是否有增强型钢,增强型钢是否达到最小厚度。 是否采用镀锌防腐处理,端头距型材端头内角距离不宜大于 15mm,且以不影响焊接为宜。 增强型钢与型材承载方向内腔配合间隙不应大于 1mm。 26 塑窗固定片不符合要求的防治措施: 原因分析: 生产塑窗固定片规格尺寸不符合要求、塑窗固定片间距大、锈蚀。 防治措施 1)塑窗固定片材质应采用不低于 GB/T11235 规定中 Q235 力学性能的冷轧钢板制作,厚度不应小于 ,宽度不应小于 20mm。 表面进行镀锌处理。 表面应光泽一致,不应有气泡、水纹、露底、锈蚀等缺陷; 2)固定片应设在铰链的位置,相邻两固定片的距离不应大于 600mm。 在横档或竖框的地方不宜设固定片,相邻的固定片应在距横档或竖框150mm 处。 塑窗开启扇不设联动执手防治措施: 原因分析 塑窗开启 扇长度大于 900mm 时,不设联动执手。 防治措施:塑料窗开启扇执手一般安装在窗扇中间,距地面约 处,当窗扇高度小于等于 900mm 时,安装一个执手;窗扇高度大于 900mm 时,必须安装双锁点联动执手。 塑料门应安装 2 个以上锁点的联动执手。 手柄材质应为铝合金或锌合金,不得使用塑料执手。 塑窗渗水的防治措施 施工原因 1)塑窗泄水孔设置不符合要求、泄水孔被封堵。 2)塑窗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再生胶条,胶条脱槽。 3)塑窗周边、拼樘处未打嵌缝胶或嵌缝胶质量不合格。 27 4)塑窗框扇搭接不严,产生的渗漏。 防治措施: 1)外窗窗框、窗扇应有排水通道,使浸入框、扇内的水及时排至室外,排水通道不得与放置增强钢的空腔连通; 2)在外抹灰时应控制好外窗台流水坡向的标高,外泄水孔应高于外窗台; 3)泄水孔被封堵时应及时清理。 4)密封条装配应均匀、牢固,回弹性好,接口应在窗上框对接,粘接严密,无脱槽现象,四角转弯处,不能凸起,更不能扒缝。 转角胶条要割 45176。 斜角,再用胶粘牢,防止回弹。 每个框或扇的密封条只允许有一个接口,也就是一根胶条环绕密封; 5)当采用 普通抹灰时,内外与塑窗框交接处应用片材隔开,留深7mm、宽 5mm 的嵌胶缝,宜贴 “⊥ ”型塑料条做槽口。 内外涂饰前应打嵌缝胶,并与墙面平齐; 6)当室外采用聚合物砂浆或薄抹灰砂浆时,在外饰面完成后,窗周边打边长不小于 5mm 的直角三角形斜 45176。 嵌缝胶; 7)出现拼樘时,在拼樘处应用嵌缝胶对缝隙进行封闭; 8)嵌缝胶应采用低温有柔性、防开裂的密封胶。 打胶面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密封胶,窗底边框与窗台板接茬处应打上八字胶密封,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9) 门窗框与窗洞口之间的伸缩缝内腔应采用吸水率小于 %保温材料,一般采用聚氨酯发泡剂或无孔聚氨酯泡沫条堵塞,且堵塞不宜过 28 紧。 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10) 塑窗框扇搭接量及允许偏差为 8177。 2mm,如发现框扇搭接量小于6mm 时,应及时调整或更换处理,防止角部透亮等现象的发生。 29 三 .建筑裂缝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现象:近几年用户搬迁装修后,因室内施工墙体裂缝、室内顶棚起皮脱落、地面裂缝起砂,与施工单位引起经济纠纷很多,往往因为千八百施工成本,造成万八千用户索赔。 同时,因为室 外外墙保温挤塑苯板裂缝、脱落,出现银浪新城 5 月 6 日质量事故并清除施工单位现象。 预防住宅建筑裂缝,目前已是影响建筑质量的第二个普遍问题,用户质量回访 15%是住宅建筑裂缝质量问题,解决住宅建筑裂缝质量问题很重要。 今后要求施工单位先施工样板,经验收合格再大面积施工。 今后再出现室内墙体裂缝、室内顶棚起皮脱落、地面裂缝起砂现象,室外外墙保温板材质和施工质量不合格,其工程不得进行分户验收。 (一)墙体表面温度及干缩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 设计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时,应遵守《混凝土小型 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JGJ/T14- 2020 及《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2020 的规定;住宅长度大于 40m 时,应设置变形缝。 当填充墙体长度大于 5m 时,墙顶应与框架梁或楼板拉结,拉结方法应符合《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结构构造》 02SG614 的规定。 当墙长超过层高 ~ 2 倍时,宜在墙内设混凝土芯柱或构造柱,其设置要求应符合《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结构构造》02SG614 的规定。 30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当墙高超过 4m 或墙上遇有门窗洞口时,应分别在墙体半高处和外 墙窗洞的上部及下部,内墙门洞的上部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贯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带。 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墙体的裂缝,应采取措施: 1)屋面设置保温、隔热层; 2)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等; 3)底层、顶一、二层屋面板下设置的圈梁应沿墙满布,圈梁高度宜两砖高,配筋应符合抗震设计等相关要求; 4)顶层挑梁末端下墙体灰缝内设置 3 道焊接钢筋网片 ( 纵向钢筋不宜少于 2Φ4,横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或 2Φ6 钢筋,钢筋网片或钢筋应 自挑梁末端伸入两边墙体 1000mm; 5)顶层墙体有门窗等洞口时,在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 2—3 道焊接钢筋网片或 2Φ6 钢筋,并应伸入过梁两端墙内 600mm; 6)顶层及女儿墙砌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 ; 7)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 4000mm,构造柱应伸入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 8)当实体墙长度大于 5m,应在每层墙中部设置 3 道焊接钢筋网片或3Φ6 的通长水平钢筋,并伸入丁字横墙 ( 或纵墙,构造柱中 ) ,竖向间距 500mm; 9)在顶层和底层按墙 及出窗沿宽确定设置通长钢筋混凝土窗台梁,窗台梁的高度 ≥100mm,纵向钢筋 ≥4Φ8( 240 厚墙体 ) 或 6Φ8( 370 31 厚墙体 ) ,横向钢筋 6@200,混凝土 C20; 10)当有必要时 ( 刚度较大 ) ,可在窗台下或窗台角处墙体内设竖向控制缝, ( 或假缝 ) 缝宽 10mm,竖向控制缝的构造和嵌缝材料应能满足受力耐久的要求; 11)当混凝土多孔砖、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用于填充墙、隔墙时,砌体与梁 、柱或墙结 合的界面 处 ( 包括内 外墙 ) ,应在抹前 设置10mm- 钢丝网,钢丝网沿界缝两侧各延伸 250mm; 12)墙体转角处、纵横墙交接处沿竖向每隔 500mm 设拉结钢筋,其数量应 120mm 墙厚不少于 1Φ6 或焊接钢筋网片,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结处算起,每边不少于 1000mm。 2 施工 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砌块、水泥、钢筋、砂石、外加剂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