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内容摘要:

全部采用定量指标。 要求考核指标全部量化的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称职的,表明其没有正确评价下属工作状况的能力。 在企业绩效管理实践中,很多管理者希望所有考核指标结果都能按公式计算出来,实际上这是不现实的,某种意义上是管理者回避问题,也是管理者的一种偷懒行为。 绩效考核不是绩效统计,一定要发挥考评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绩效被考核者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以下是某公司对行政人事部的考核指标: 服务满意率 98%,力争 100%; 会议精神传达、贯 彻执行率 100%; 行政人事部人员都要会写公文,选拔、培养后备人员 2~ 3人,选拔、培养文秘人员 3~ 4 人; 预算内费用降低 10%,档案及时归档率 95%,完好率 100%; 重大治安消防事故为 0。 上述几条都有数字,可以清楚看出,该企业进入了一个片面追求定量考核指标的误区。 第一条 “ 服务满意率 98%,力争 100% ” ,这样的指标很难计算,即使能够测算,也需要用抽样统计或测评的方法,获取这样的考核数据要付出很大成本,考核这样的指标有时是不现实、不合理的,这个指标可以改为过程指标 “ 服务支持 ” ,用定性打分的方法来评 价;第二条 “ 会议精神传达、贯彻执行率 100% ” ,这个指标也无法计算,可以改为过程指标 “ 会议精神贯彻执行 ” ,由主管领导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主观评价;第四条中的 “ 档案及时归档率 95% ” ,这个指标考核结果获取成本也很高。 从以上分析判断,这样的考核已经失去绩效管理的意义了。 那么,为什么不能全部依靠定量指标呢。 因为一个有效的定量评价指标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前提,其中任何一个前提不存在,定量指标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就会受到质疑。 而在企业绩效管理实践中,并不是所有考核指标都能满足以下条件的: 第一、定量考核指标一定要符合 公司的发展战略导向,否则就会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 很多公司对人力资源部的考核指标中都有一个 “ 关键人才流失率 ” ,而且这个指标定义非常清楚、科学,对于什么是 “ 关键人才 ” ,如何鉴别 “ 流失 ” ,都有明确规定。 但用这样一个指标考核人力资源部门是有问题的,关键岗位人员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定决心要走的 “ 人才 ” 留下来对公司也不会有什么重大贡献。 与其考核关键岗位人员 “ 流失率 ” ,不如考核关键岗位人员 “ 满足率 ” 更适合。 第二、定量考核指标的制定要科学、合理,应能考虑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如果目标制定不合理,没有充分考 虑各种因素条件,就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在企业绩效管理实践中,很多公司绩效考核最终不能坚持下来,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实质办法将绩效目标制定得公平、公正。 某钢铁研究总院 2020 年底对经营开发部部长进行目标责任考核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全年完成合同额大大超过年初制定的目标,根据责任合同约定,经营开发部长的年终奖金已达 100 万,而当时董事长的年薪不过 15 万。 按道理说应该兑现这个承诺,但问题是合同的获取并不是经营部员工艰辛努力的结果,而是市场因素使然。 当时的市场情况是,从 2020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宏观经济形式发生了重 大变化,全国钢材市场供不应求,全国各大钢铁公司新建扩建项目都很多,各大钢铁设计院任务都非常饱满,几乎都是主动送上门的项目。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兑现这个目标责任承诺,的确是董事长非常困惑的问题。 第三、定量指标可以明确定义、精确衡量,数据信息准确、可靠并且获取成本有限。 事实上,有众多会计准则约束的财务报告数据尚有很多“ 处理 ” 空间,那么很多定量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的确就会受到质疑。 比如销售收入,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统计往往会有差别。 财务部门通常倾向于将应收账款部分不体现实际收入,以实际收到货款统计;而销售部 门则习惯于根据合同额或发货量来统计,因此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统计数据就有所差别。 以销售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还是以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往往要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过程。 再如某市烟草公司所做的绩效考核指标,很多绩效考核数据的来源都是市场调查。 当然,有些重要指标如 “ 客户满意度 ” 是有必要进行市场调查的,但如果太多考核指标数据来自市场调查无疑将大大增加考核成本,如宣传工作、经营指导书落实工作都来自市场调查,那么考核成本未免太高了,其实这方面可以抽查、检查来代替市场调查。 第四、定量考核指标的完成不会降低工作质量 ,否则会有非常严重的负面效果。 以工作质量的降低来满足工作数量的要求,对组织的损害是长期和深远的。 很多公司对人力资源部门的考核指标中有 “ 培训工作完成及时率 ” ,实践过这个指标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知道,不会有哪个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完不成这样的考核指标。 事实上,这种考核指标的完成有时是以工作质量的降低作为代价的 —— 本来培训的条件不具备,但先培训完了再说吧,培训的必要性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 既然定量指标的运用需要一定条件,那么就应该发挥过程指标在考核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充分尊重直线上级在考核中的主观评价作用。 事实 上,没有任何人比主管更清楚地知道下属的工作状况,任何一个称职的领导都非常了解下属的工作绩效状况,因此用过于复杂的方法寻求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是低效的。 一、 绩效管理认识八大误区 (六)过于注重公平、公正,过于追求考核指标全面,忽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 绩效管理取得成效最重要的一点,是实现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的公平公正性,只有公平、公正才能使人信服,才能促进个人和组织的绩效提升。 追求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应以实现绩效考核的战略导向为前提。 笔者曾向某部门经理询问: “ 您能不能对下属的工作绩效进行有效区分,哪个绩效 优秀。 哪个需要改进。 ” 对于这个问题他感到非常困惑,他说: “ 有的工作很努力,但基础不是很好,工作效果一般;有的在业务方面大胆开创,但有时工作细节不到位;有的工作成绩平平,但在计算机使用方面有特长,因此如果真要选择一个优秀的,的确非常困难。 ” 事实上,这位经理的感受具有代表性。 作为经理,在对待绩效考核的工作态度上是非常认真的,但对绩效管理的认识还存在差距。 绩效考核要体现战略导向,在一定期间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导向的行为就应该受到奖励。 如果公司本期对业务开拓创新有更大要求,那么开拓创新的行为就该受到鼓励;如果公司业 务发展压力较大,那么业务出色的员工更该受到激励。 因此绩效管理要考虑战略导向,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绩效。 在绩效管理实践中,还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尽量追求考核指标的全面和完整,考核指标涵盖了这个岗位几乎所有工作,事无巨细都要详细说明考核的要求和标准。 表 11是某制造业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能源方面的监督考核指标,多达 60 多项,很多项指标分值为 1分甚至 分,最高的也不过 5分,这样的考核指标不能突出重点,因此无法体现战略导向。 尤其严重的是,即使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 集团公司安排的节能改造项目 ” 没有如期完成,也 只不过减掉 5 分而已,该子公司仍然可能获得 90以上的评分 —— 其最核心的工作没有完成竟然还有机会得到 90分以上的评价,这样的绩效考核会有效果吗。 过分追求指标的全面、完整,必然会冲淡最核心关键业绩指标的权重,因而使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大大弱化。 表 11 某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能源方面的监督考核指标 子公司能源监督管理考核指标 单位: 年 月 日 考核人: 项目 考核项目 评价方法 分值 得分 公共 管理部分 40% 1.子公司是否成立以生 产设备经理为一把手的节能降耗管理小组。 有相关依据及记录 5分 2.子公司节能降耗管理小组是否起草了《节能降耗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 有相关依据及记录 5分 3.子公司节能降耗管理小组每周是否组织一次节能降耗检查,依据《节能降耗管理规定》进行考核,并按规定通报,有记录依据可查。 有相关依据及记录 5分 4.制定各类能源监测仪表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各类监控仪表压力、温度表、流量表、衡器的管理,定期检查,校验合格率是否达到 100%。 有相关依据及记录 5分 5.公司组织的节能降耗会议是否准时参加,会前会后应组织的材料是否如期完成。 由计量设备处考核 4分 6.集团公司安排的节能改造项目是否如期完成。 现场考核 4分 7.能源消耗各种报表(煤质的化验、每周、每月能源消耗报表)上传是否及时。 由计量设备处考核 4分 8.能源监测计量器具配置率能否达到100%。 根据计量器具配置管理规定 4分 9.各子公司能源原始记录保存是否在二年以上并有据可查。 现场抽查 4分 动力 锅炉 1.锅炉用煤是否符合《用煤管理规 现场抽查并有相 2分 部分 20% 定》。 关依据及记录 2.锅炉水、电、汽、仪表配置合格率是否达到 100%。 现场抽查并有相关依据及记录 2分 3.锅炉炉渣含炭量是否控制在 15%以下,是否采取措施。 现场抽查 1分 4.锅炉工段操作是否有相应制度、规定,且有记录可查。 现场抽查并有相关依据及记录 2分 5.冷凝水回收是否充分合理利用,回收利用率在 90%以上。 现场抽查 1分 6.冷凝水 回收管道、阀门、暂存罐、软化水箱保温状况是否良好。 现场抽查 1分 7.供热管道、阀门保温状况良好。 现场抽查 1分 8.是否制定 SOP操作规程。 现场抽查并有相关依据 2分 9.是否存在长明灯、长流水、无功运转、跑、冒、滴、漏现象。 现场抽查 1分 ,有制度及记录可查。 现场抽查并有相关依据及记录 1分 冷冻 1.车间是否制定空压机、冷冻机、水泵各项节能操作管理规定,且有记录依据可查。 有 相关依据及记录 1分 2.供冷管道、阀门保温状况是否良好。 现场抽查 1分 3.空压机管道是否存在跑、冒现象。 现场抽查 1分 4.计量仪器配置合格率是否达到100% 现场抽查并有相关依据及记录 1分 5.供能设备是否违反工艺要求、超温、超压、超量运行现象是否存在。 现场抽查 1分 6.平衡用水、空压气、制冷有无制度及记录依据可查。 有相关依据及记录 1分 酿造部分10% 1.计量仪器配置合格率是否达到 100%。 现场抽查并有相关依据及记录 1分 2.供热管道、阀门、保温状况是否良好,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现场抽查 1分 3.供冷管道阀门保温状况是否良好。 现场抽查 1分 4.供气管道是否存在跑、冒现象。 现场抽查 1分 5.供水管路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现场抽查 1分 6.平衡生产、节能操作是否有相关制度及管理规定,且有依据可查。 有相关依据及记录 1分 7.各种水箱是否存在超温、溢流现象。 现场 抽查 1分 8.冷却麦汁回收温度是否在 80+3℃ 左右。 现场抽查 1分 9.冷却麦汁时间是否控制在 80+10 分钟以 有相关依据及记 1分 内,有记录依据可查。 录 18天之内,有记录依据可查。 有相关依据及记录 1分 CIP 工段是否利用糖化麦汁冷却热水。 现场抽查 1分 灌装部分15% 100%。 现场抽查 1分 、阀门、保温状况是否良好,是否存在 跑、冒、滴、漏现象。 现场抽查 1分 、阀门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现场抽查 1分 、冒现象。 现场抽查 1分 ,且有记录依据可查。 有相关依据及记录 1分 、合理利用。 现场抽查 1分。 现场抽查 1分 、杀菌机是否存在冒汽现象。 现场抽查 1分 存在无功运转现象。 现场抽查 1分 、灌装机、杀菌机是否利用糖化麦汁冷却热水。 现场抽查 1分 生产效率: 20 万灌装线平均单班产量100T; 24万灌装线平均单班产量 120T; 36万灌装线平均单班产量 220T; 40万灌装线平均单班产量 300T,且有记录依据可查。 有相关依据及记录 5分 其他 部分 5% 污水 站 1.水路是否存在跑、冒、滴、滴现象。 现场抽查 2.处理过的污水是否回收利用。 现场抽查 3.设备是否存在无功运转现象。 现场抽查 4.计量仪表配置合格率是否达到100%。 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