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四内容摘要:

经营者等。 6. 相关知识: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的区别 178。 主体不同 216。 协商、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的当事人是双方的代表; 216。 协商、谈判、签订劳动合同的当事人是企业与劳动者。 178。 内容不同 216。 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关于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标准的约定,以全体劳动者共同的利益和义务为内容,可以涉及劳动 关系的各方面,也可以只涉及劳动关系的某一方; 216。 劳动合同的内容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78。 功能不同 216。 协商订立集体合同的目的是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为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设定具体标准 ,并作为单个劳动合 同的基础和指导原则; 216。 劳动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关系。 178。 法律效力不同 216。 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凡是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标准一律无效,所以,集体合同的 法律效率高于劳动合同。 178。 原则不同 216。 集体合同是平等合作,协商一致 216。 劳动合同是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178。 格式不同 216。 集体合同包括:劳动条件标准部分,一般性规定,过渡性规定, 其他规定 216。 劳动合同包括:法定条款,约定条款 178。 程序不同 216。 集体合同有:签字后由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批 216。 劳动合同有:双方签字立即生效 178。 期限不同 216。 集体合同有:定期 216。 劳动合同有:定期,不定期,完成一定工作的 7. 工会的地位与权利(维护职工权益、参与管理、代表签集体合同、参与争议调解与仲裁、监督合同的解除、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要求经费与条件) 8. 工会的基本任务 工会的基 本任务之一是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的劳动权益。 9. 集体合同的作用 集体合同在协调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178。 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 178。 加强企业民主化管理 ; 178。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78。 弥补劳动法律法规的不足。 第二单元 集体合同的履行、监督检查和责任 1. 集体合同的履行原则 178。 实际履行 178。 协作履行 2. 监督检查:企业工会或集体合同履行联合监督检查制度。 3. 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 178。 企业不履行集体合同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178。 工会不履行或不适当的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应承担道义上的责任; 178。 个别劳动者不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则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承担责任。 第三节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本节要点:掌握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与程序。 第一单元 掌握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一、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1. 着重调解、及时处理的原则 1) 坚持先调解后裁决 2) 在法律法规的时限内完成 2. 查清事实、依法处理的原则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3. 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正原则) 二、 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劳动争议双方先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申请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不成或不愿调解的,可申请劳动仲裁机构仲裁;不服从裁定的,可在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单元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 一、 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 1. 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特性 : 178。 群众性:依法成立的群众性组织,调节活动强调群众的直接参与; 178。 自治性:仅在本企业内部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化解矛盾; 178。 非强制性:申请调节及对调解协议的履行完全依赖与当事人的自愿。 2. 企业调解委员会与劳动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的区别: 178。 独立程序 : 与劳动仲裁及法院审理都没有连续性; 178。 主持调解的主体不同 : 企业依法成立的群众性机构 178。 调解范围不同 : 在企业内部发生的劳动争议 178。 调解 效力不同 : 调解协议的履行完全以来当事人的自愿 178。 期限不同 : 30日内应调解完毕,如到期未结束则视为调解不成,立即作出调解建议书 二、 解委员会的构成和职责 1. 组成: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工会代表 ; 2. 职责:处理劳动争议、开展法规教育工作。 三、 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 1. 自愿原则:申请调解、调解过程、履行协议 2. 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当事人自愿选择何种方式、中途申请仲裁及事后反悔。 四、 调解委员会调解程序 1. 申请和受理: 30 日内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 2. 调查和调解:查清事实、分清是非、依法公正地进行调解; 3. 制作调解协议书和调解意见书:接到申请的 30日内无论调解成功与否,应该提供调解协议书或调解意见书。 第三单元 劳动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仲裁 一、劳动争议仲裁 178。 仲裁主体特定性 178。 仲裁对象特定性 178。 仲裁实施强制性;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申请即可引起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开始。 二、劳动争议仲裁组织机构 178。 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178。 同级工会代表 178。 用人单位方面代表 178。 仲裁委的办事机构: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三、劳动仲裁的原则 178。 一次裁决原则:一个裁级只进行一个裁决; 178。 合议原则 :少数服从多数 178。 强制原则 :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委员会即可受理;调解不成时可直接裁决,无须当事人同意;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仲 裁裁决,一方不执行,另一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178。 回避原则 :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人员回避; 178。 区分举证责任原则:在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争议中, “谁主张谁举证 ”;而在用人单位处罚员工的劳动争议中, “谁决定谁 举证 ”。 四、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178。 申请和受理: 7 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并发出通知,被诉人在 15 日内交答辩书和证据;决定不立案的也应在 7 日内通知申诉人。 178。 案件仲裁准备:审阅材料、调查取证、庭审前进行调解; 178。 开庭审理和裁决:通知送达、开庭审理、双方答辩、当庭取 证、再行调解、休庭合议、复庭裁决; 178。 仲裁书送达:裁决书自送达之日起 15日内起诉,否则必须执行; 60日提出仲裁要求,否则不受理; 60 日裁定,如延期不超过 30 日。 第四单元 劳动争议案例分析 一、 劳动争议分类: 1. 主体划分为:个别争议( 2人以下)、集体争议( 3人以上)、团队争议(工会组织与用人单位); 2. 性质划分为:权利争议(未能执行权利或履行义务)、利益争议(常在签定或变更合同时发生); 3. 标的划分为:合同终止争议、保险 福利(基本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理解不同); (终止劳动关系争议;执行劳动法规争议;履行劳动合同争议;其他劳动争议。 ) 二、 劳动争议的案例分析: 1. 产生的原因: 178。 劳动争议是以权利义务为标的,企业规定与约定的合法性; 178。 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利益的差别和冲突,利益差别而导致利益冲突。 2. 分析的要点: 178。 标的分析: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所指向的对象;(确定引起劳动争议的事实和结果;) 178。 行为分析 :分析当事人意思表示的意志内容;(确定行为模式标准与当事人所实施行为的差异;) 178。 合法性分析:分析确定意思表示所反映的意志内容是否符合法规、合同、规则。 (根据差异确定当事人做出的判断和 选择的合法性) 3. 分析方法的思维结构 178。 分析当事人所实施的行为; 178。 分析行为造成和足以造成的危害; 178。 分析当事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178。 分析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有主观上的过错。 第四 节 员工沟通系统; 劳动关系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是一个思想交流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是信息传递,而沟通是信息传递的基本方法。 事例:总经理来电话: “我在 ****保险公司张总这儿,我想现在和张总签定员工的补充医疗保险协议。 你知道 ****保险公司这个地方吗。 赶快找个明白人把咱们准备好的协议送来。 ”秘书接完电话,却不知道让什么人去送才合适。 问:问题出在哪儿。 本节要点:建立企业正式的信息沟通渠道,选择、确定有效的信息沟通方式。 第一单元 企业组织信息沟通 一、 企业劳动关 系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