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强企业6s管理手册内容摘要:

作好各种安全监督记录。 第五章 6S 管理对员工的要求 一 整理 1. 每月确定二至三天作为整理日; 2. 通道状况整洁畅通; 3. 工作场所的设备材料均为日内需用物品,且整理好,其余物品置于储藏室,不再使用的物品或已废弃物品按废弃处理; 4. 料架上工具为近日需用,且整齐; 5. 办公桌上下及抽 屉内物品均为当日使用的物品,且干净整齐; 6. 仓库有定位且在管理状态,任何人均易了解,退还也简单方便; 7. 原料、成品,半成品等均用明显标志区分,不得互相混合; 8. 生活用品专架摆放,且远离生产线。 二 整顿 1. 设备、机器仪器等摆放整齐,干净,保养好,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2. 工具均为可用工具,有保养,有定位放置,且各工具均一目了然; 3. 零件保管有定位,有图示,合格品与不合格品有明确区分; 4. 图纸和作业标示均有目录,有次序且整齐,任何人均能很快使用; 5. 文件档案明确定位,易检索,任何人均可随时使用; 6. 报告,日报表即日上交,且数 据准确; 7. 生产工序排列整齐,一目了然; 8. 作业场所按不同的工作程序和物料类别进行明确区分且标识清楚。 三 清扫 1. 通道及作业场所必须随时清扫,干净整齐; 2. 工柜或记录桌面,桌柜,椅子及四周均干净亮丽; 3. 窗,墙,天花板做到干净整洁,很是舒爽; 4. 设备,工具,仪器需保持干净,使用中防止不干净措施,并随时清理。 四 清洁 1. 通道和作业区划线清楚,地面有清扫,感觉舒畅; 2. 地面随时清扫,无污物,干净亮丽; 3. 桌柜及四周环境必须随时清理,令人感觉舒服; 4. 洗手间应经常清理,无异味,干净清爽; 5. 储存室光照适度,通风好,干净,整洁。 五 素养 1. 日常 6S 活动均积极参加,活动热烈; 2. 着好工装,厂牌佩戴 正确 ,干净整洁; 3. 仪表整洁,精神饱满,感觉有活力; 4. 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仍垃圾,便后冲水,不在厂区内吸烟、喝酒、打架闹事; 5. 时间观念 强,约定的时间尽量提前做好; 6. 待人礼貌 热情,常用礼貌用语; 7. 尊重长辈,服从上司领导,不可出言顶撞。 六 安全 1. 认真学习领会安全知识; 2. 遵守各种作业规程; 3. 随时检查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并 及时排出。 第六章 6S 管理要领 一 整理 1 .所在的工作场所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 ( 1) 地面 上的搬运工具,产品,原料,设备,杂物等; ( 2) 工作台(操作台)上的工具,生产用护具,图表资料,余料,样品及 个 人物品等; ( 3) 办公区域内抽屉和橱柜里的文档,桌上的办公用品,公告板等; ( 4) 墙上的指示牌,挂架,风扇,配线,管道等; ( 5) 室外的废弃物品,不用的材料等。 “需要”和“不需要”的判 别基准 ( 1)工作场所全面检查后,所有的物品一一判别,哪些是“要”的,哪些是“不要”的; ( 2)制定“要”和“不要”的基准表,并经开会决定基准,同时要反省不要物产生的根源。 需要使用“红牌作战”的技巧,处理那 些不要的物品。 ( 1)红牌作战的对象为机器,设备,库存物品,材料,作业工具,用品; ( 2)红牌张贴基准:物品不明者,物品变质者,物品过期者; ( 3)不要物的集中处理及清除。 ,决定日常用量。 ( 1)设定不要物品的回收制度; ( 2)设定回收,循环,转让,烧毁,掩埋等处理方法; ( 3)设定废弃物处理小组; ( 4)尽量不制造不要物品。 使 用 次 数 判 断 基 准 一年未用过一次的物品 废弃 三个月用一次的物品 放入仓库 一星期用一次的物品 在使用地划定区域放置 三天用一次的物品 放在不要移动就可以取到的地方 6. 每日自我检查 ( 1)岗位是否乱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 2)配线,配管及工具是否杂乱; ( 3)产品,半成品及原材料是否直接放在地上; ( 4)物料是否按一定顺序放置; ( 5)所在岗位及工作场所是否干净整洁; ( 6)设备,工具及防护用品是否完好; ( 7)是否在所定场所按照处理方法分别整理收集废弃物或不要物品。 二 整顿 整顿重点: 整顿要形成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出所需要东西的状态,要站在新人,其他职场的人的立场来看,使得什么东西该在什么地方 更为明确,更为方便。 对于放置处与被放置物,都要想办法使其能立即取出使用。 另外,使用后要能容易恢复到原位,没有回复误放时能马上知道。 1. 要落实前一步骤整理工作 ( 1) 整理工作没落实则不仅空间浪费,而且零件或产品会因变旧不能使用而造成浪费; ( 2) 连不要的东西也要管理造成的浪费(如库存管理和盘点会比较麻烦)。 2. 布置流程,确定放置场所 ( 1) 参照管理中“依使用频率判断之基准”,决定放置场所; ( 2) 放置场所的确定可以用图纸或电脑模拟来演练,以便配置; ( 3) 流程布置基本上遵循的原则是:综合原则,最短距离原则,流程化原则,安全与满足感原则以 及弹性化原则; ( 4) 物品的保管要定位,定时,要恰当确定放置场所的最适空间地域范围; ( 5) 生产线附近只能放真正需要使用的物品,危险品在特定的场所保管; ( 6) 无法规定位置放置的物品,应挂“暂放”标识牌,注明原因,放置时间,负责人,预计放至何时等。 3. 放置方法 ( 1) 产品依不同的类别集中放置; ( 2) 放置时不超过所规定的范围,尽可能按先进先出原则放置; ( 3) 清扫工具以挂式方法放置为妥。 4. 定位 ( 1) 色带宽度的参考标准:主通道为 10cm,次通道和区域线为57cm。 ( 2) 定位方式为油漆或定位胶带。 5. 物品放置场所(目视管理的重点) ( 1) 放置场所和物品原则上一对一标识; ( 2) 标识要包括现场的标识和放置场所的标识; ( 3) 物品标识方法:标签,显示板。 场所标识方法:境界线带上或区域内挂标志牌。 三 清扫 1. 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 ( 1) 利用公司平面图,标识各责任区及负责人; ( 2) 各责任区应细化成各自的定置图。 2. 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 ( 1) 规定例行扫除的内容,每日,每周的清扫时间和内容; ( 2) 清扫过程中发现不良之处,应加以改善; ( 3) 清扫应细心,具备不容许污秽存在的观念; ( 4) 清扫用品本身保持清洁有归位。 3. 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 ( 1) 脏污是一切异常与不良的根源。 如:电路板上的脏污,是短 ,断路的主要原因。 设备上的金属粉末及铁锈,将会影响到产品的纯度,严重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 2) 调查脏污的源头,对污染的形态,对象予以明确化,并调查其发生部位,发生量,影响程度,最后进行研究,采取对策; ( 3) 检讨脏污的对策:一是针对源流部分进行管理,杜绝脏污产生。 二是在无法杜绝污染发生时应在污染产生后进行有效的收集,清理。 4. 建立清扫基准,作为规范 建立清扫基准:清扫对象,清扫方法,重点,要求标准,周期,时机,使用的清扫工具,使用时间,负责人。 四 清洁 1. 落实前 3S 工作,并充分利用文宣活动,维持新鲜的活动气象 2. 制定目视 管理,颜色管理的基准 ( 1) 借整顿之定位,划线,标示,彻底塑造一个地,物明朗化的现场,从而达到目视管理的要求; ( 2) 目视管理的方法:利用管理标签标出设备,仪表的管理级数,精度,校正周期等。 利用管理界限标识,标出仪器的一般使用范围与危险范围或原料,产品的最低库存量等。 3. 制定稽核方法 ( 1) 建立清洁稽核表,主管人员做不定期的复查; ( 2) 作业人员或责任者应认真执行逐一点检工作。 五 安全 1. 强酸,强碱,易燃,易爆品的放置应远离工作场所; 2. 各种配线,配管的安置做到整齐有序,不应有杂乱; 3. 建立配线,配管,易燃,易爆品,酸,碱及消防器材的 巡检制度 ; 4. 在所有危险区域备有紧急解救措施; 5. 遵守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不违章操作,不违章作业。 6. 不得在消火栓,配电柜(箱)前放置物品; 7. 不得在通道上放置物品。 六 素养 1. 续推动前 5S 至习惯化 ( 1) 5S 是基本动作,也是手段,通过这些基本动作和手段,来使员工在无形中养成一种保持整洁的习惯; ( 2) 作为主管应不断教导部属,加强前 5S 的执行和改善,以改变行为习惯; ( 3) 6S 推行一年,基本能定型化,但如果轻易放松,则容易开倒车,故可每年选一个月为“ 6S 加强月”。 2. 制定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 ( 1) 除非是公司政策性的决定,否则一般 性的规则和约定尽可能让员工参与协商来设定内容; ( 2) 各种规则应目视化,让人一目了然,如制成图表,标语,看板,卡片等; 3. 做好语言礼仪,电话礼仪,仪表礼仪,行为礼仪等; 4. 对新进人员进行专项训练; 推动各种精神提升活动,如每天的早会或推行礼貌活动等。 第七 章 6S 要求参照标准 第一节 生产现场标准 一 划区 1. 通道 ( 1) 通道线宽度:主通道线宽 10cm,次通道线宽 5— 7cm; ( 2) 通道宽度(参考): a 单车道:车宽 +50cm; b 双车道:车宽 *2+90cm; c 人行道 100cm。 2. 物料, 设备 ( 1) 物料区域:原材料区,半成品区,成品区,合格品区,不良品区,废料(物)回收区,工具存放区等; ( 2) 设备区域 a 可移动的设备需划线定位; b 不可移动的设备可以不划线定位; c 配电柜(箱),酸,碱,气瓶,然油等危险物必须划线定位。 二 标识 (另外设计) 三 通道 1. 通道应当有明显的标识; 2. 通道内无杂物,如纸屑,塑料袋等; 3. 物品摆放不得占用通道; 4. 通道必须时刻保持干净。 四 地面 1. 地面上无灰尘,纸屑,塑料袋等杂物; 2. 成品,半成品,原材料不得掉在地上; 3. 地面上无油污,油渍及污垢; 4. 地面无大量积水。 五 设备 1. 设备名称标识清楚(如草酸钴反应釜应标识为“草酸钴反应釜”); 2. 设备上不可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3. 无灰尘,纸屑等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4. 设备必须保持清洁,明亮,无破损现象,随时处于易使状态; 5. 操作及保养事项应贴于设备旁或岗位上。 六 物料放置 1. 应分类分区放置,同一区域内不得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物料; 2. 物料与标识,区域一致; 3. 应放在区域线内,且不得压线,不得超高; 4. 应按一定顺序摆放,堆叠; 5. 物料放置应与通道线或区域线平行一致,大致成直角; 6. 放置区域应标识清楚(如草酸钴放置区应标识为“草酸钴放 置区”,而不应标识为“物料周转区”); 7. 硫酸镍,氯化钴,草酸钴,草酸镍,碳酸镍,碳酸钴的放置均要加桶盖,不得露放于空气中,以防污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