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咸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xx年)修订版内容摘要:
和 湖北省 、 咸宁 市的有关规定。 第七十二 条 从事各项建设工程设计的单位不得超越资质证书范围承接设计任务;禁止无资质证书的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名义承接建设工程设计任务,其完成的设计成果, 市 规划 主管部门 不予受理。 第七十三 条 建设工程的初步设计方案必须 经 市城市 规划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并确认其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后,建设单位方可进行建设工程的施工图设计。 建 设 单位必须按 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 核准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需变更已审批 的 设计图纸,应报 送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 重新核准。 咸 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正文 19 第二节 建筑间距控制 第七十 四 条 建筑间距除满足日照、消防、 视觉、 卫生、环保、防灾、交通、 采光、 通风和工程管线埋设、建筑物保护、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规范和城市设计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 节 规定。 第七十 五 条 居住建筑间距日照 应 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 2020 年版) 日照 标准要求。 (一)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日照时数 (h) ≥ 2;有效日照时间带 (h) 816;日照时间计算起点为底层窗台面。 注: 每套住宅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获得大寒日不少于 2 小时的日照标准。 底层窗台面是指距离室内地坪 米高的外墙位置。 (二)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 2 小时的标准; 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 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 1 小时的标准。 第 七十六 条 居住建筑纵墙面的间距,按下列方法 确定建筑高度 计算标准 : 建筑南北向平行布置的,以南侧建筑高度为计算标准;东西向平行布置的,以 遮挡 建筑高度为计算标准。 第 七十七 条 建筑之间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的间距,按下列要求确定: (一)建筑之间夹角小于、等于 45 度的,最小间距按平行布置计算; 咸 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正文 20 图 二 图一 (二)建筑之间夹角大于 45 度的,最小间距按垂直布置计算。 第 七 十 八 条 居住建筑的间距控制 一、 多、低层 居住 建筑相对布置时的最小间距 控制 (一) 相互 平行布置 居住 建筑 的 纵墙面之间 最小 间距 : 朝向为南北向的 [指正南北向 和南偏东(西) 45 度以内(含 45 度),下同 ]:其间距在 新城区的新建建筑 为 1: ; 老城区或拆迁改造 建筑 : 1:; 且 其 最小间距为 6 米。 朝向为东西向的 [指正东西向和东(西)偏南 45 度以内(含 45 度),下同 ]:其间距在新城区的新建建筑 为 1: ; 老城区或拆迁改造建筑 : 1:; 且 其 最小间距为 6 米。 (二) 相互垂直布置的 居住 建筑 间距 : Lx 东西朝向的: 新城区的新建建筑 Lx≥。 老城区 或拆迁改造建筑 Lx≥ 且 : Lx≥ 米 H 为 遮挡建筑高度 Lx Lx 南北朝向的: 新城区的新建建筑 Lx≥。 老城区 或拆迁改造建筑 Lx≥ 且 Lx≥ H 为南侧建筑高度 咸 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正文 21 南北向的间距,在 老城区或拆迁改造建筑 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 倍,在 新城区的新建建筑 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 ,且 其最 小 间距 为6 米。 图三 东西向的间距,在 老城区或拆迁改造建筑 不小于南北朝向建筑高度的 倍,在 新城区的新建建筑 不小于 倍,同时不小于另一建筑高度的 倍,且其最小值为 6 米。 图 四 当 山墙面进深 小于 14 米 时 , 其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当 山墙进深大于 等于 14 米 时 , 其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 ( 三 )居住 建筑山墙与山墙的间距 : 山墙与山墙的 最小 间距 多层与多低层之间 不得小于 6 米 , 低层 相对 不得小于 4 米 ; 并应满足消防间距要求。 B B Lx 当 B< 14 米 时 : ( 1) 老城区 或拆迁改造建筑: Lx≥ (2) 新城区的新建建筑 : Lx≥ 且 : Lx≥ 6 米 H 为南侧建筑高度 Lx 当 B< 14 米 时 : ( 1) 老城区 或拆迁改造建筑: Lx≥ ( 2) 新城区的新建建筑 : Lx≥ 且 : Lx 不小于另一建筑高度 倍; Lx≥ 6 米 H 为南北朝向建筑高度 咸 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正文 22 图 五 图 六 二、高层居住 建筑 与多、低层居住 建筑相对布置时的最小间距 控制 (一) 高层居住 建筑 位于多、低层居住 建筑 纵墙面 南侧: 间距在满足第 七十 五 条日照标准的前提下, 24 米以下部分不少于南侧建筑高度的 倍, 24 米以上部分按不少于所增加建筑高度的 倍进行递加计算; 当高层建筑高度超过 80 米时,按 80 米建筑高度计算建筑间距。 高层居住 建筑为点式建筑的,在满足第 七十 五 条日照标准的前提下, 间距可适当减少,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据实核定。 (二)高层居住 建筑 位于多、低层居住 建筑 纵墙面 东、西、北侧 :最小间距 为多、低层高度的 倍; 且 与多层最小间距为 米 ; 且 与低层最小间距为 米。 Lx ( 1) 多层与多低层Lx≥ 6 米 ( 2) 低层相对 Lx≥ 4 米 Lx 最小间距 Lx≥ 24+( H24)米。 H 为南侧 高层 建筑高度 Lx 最小间距 Lx≥ (多) 且≥ 米 ; (低) 且 ≥1 H 为多、低居住建筑高度 咸 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正文 23 图 七 图 九 (三 ) 高层居住 建筑 与多、低层居住 建筑 山墙面之间 最小间距 为: 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 2020 年版) 规定控制, 高层建筑与多、低层 ≥ 米 ;高层建筑裙房与多、低层 ≥ 米 ; 但山墙有居住开窗的,间距不小于 13m。 图 八 三、高层居住 建筑 之间 相对布置时的最小间距 控制 (一) 高层居住 建筑 之间平行 相对布置时: 间距在满足第 七十 五 条日照标 准的前提下, 24米以下部分不少于南侧建筑高度的 倍, 24米以上部分按不少于所增加建筑高度的 倍进行递加计算; 当高层建筑高度超过 80 米时,按 80 米建筑高度计算建筑间距。 高层居住 建筑 为点式建筑的,在满足第 七十 五 条日照标准的前提下,间距可 适当 减少 , 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据实核定。 (二)高层居住 建筑 之间垂直 相对布置时: 间距在满足第 七十 五 条日照标准的前提下, 最小间距 为 新建 高层居住建筑高度的 倍,且大于等于 20 Lx 最小 间距: 高层建筑与多、低层 Lx≥ 米 ;高 层建筑裙房与多、低层 Lx≥ Lx 最小间距 Lx≥ 24+( H24)米。 H 为 遮挡高层居住 建筑高度 咸 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正文 24 米 ;当高层建筑 山墙宽度大于 20 米时,其间距按平行 相对 布置 时 控制。 图 十 (三)高层居住 建筑 之间的山墙与山墙间距 : 最小间距大于或等于 13米。 图十一 第七十九 条 非居住建筑的间距控制 ( 一 ) 非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可按本规定第 七 十 八 条规定的间距适当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得超过 20%,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 二 ) 文、教、卫、幼托及养老院的主体建筑之间及与其它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应在同高度同类型布置方式的居住建筑间距要求上提高 10%(平行布置时文、教、卫幼托及养老院等主体建筑在南侧的除外)。 当中小学教学楼长边相对时,其建筑间距 必须大于或等于 25 米,同时需满足各专业规范的要求。 ( 三 ) 商业、办公等公共建筑(文、教、卫、幼托及养老院除外)之B Lx ( 1) B< 20米 时 , Lx≥ ,且 Lx≥ 20 米 (2)B≥ 20 米 , Lx≥ 24+( H24)米。 H 为 新建 高层居住建筑高度 Lx 最小 间距: Lx≥ 13米 咸 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正文 25 间的间距,可在同高度同类型布置方式的居住建筑间距的要求上减少 10%,同时需满足各专业规范要求。 ( 四 ) 工业、仓储、市政设施建筑之间的间距,按其工艺及消防要求控制。 第八十条 居住建筑与非居住建筑的间距 控制 一、纵墙面的间距,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南侧时,按照本规定第七 十 八 条计算;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北侧时,按照本规定第 七 十 九 条计算;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东、西侧时,非居住建筑高于居住建筑的,按 照本规定第 七 十八 条计算;居住建筑高于非居住建筑的,按照本规定第七 十 九 条计算; (二)山墙面的间距,按照本规定第 七 十八 条山墙面的间距计算; (三)纵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在居住建筑满足本规定第 七 十 五 条日照标准的基础上,按照本规定第 七 十 八 条的间距计算。 第八十 一 条 当相邻建筑所处场地有地形高差时,其建筑间距 应 相应增加(或减 少 )地形相对高差。 第八十二 条 新 建建筑与相邻用地建筑之间的间距满足本规定第七十 五 条的日照标准,且其退让用地红线 不小 于 本规定 第 七十八 条、 七十九条、 八十 条规定间距的一半时, 新 建建筑与相邻用地建 筑之间的间距可适当减少,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据实核定。 新 建建筑影响现状住宅建筑少量住户达不到日照标准时,建设单位经征得该部分受影响住户同意的,可予以规划许可。 第八十三 条 相邻用地权属单位协商同意后,相邻用地可以统一规划、 按协商的意见 建设。 咸 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正文 26 按照第 七十 六至八十 二 条之规定,仍然无法确定相邻建筑间距的,在满足本规定第七十 五 条的日照标准基础上, 可 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据实核定。 第八十四 条 建筑间距按以下规定计算: (一)按相邻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的水平距离(即外墙垂直投影线之间的水平间距)计算; (二)建 筑纵墙外挑阳台、楼梯平台、走廊及凸出辅助设施部分的累加长度超过纵墙面长度二分之一的,其间距以最大外凸部分或外凸部分的水平距离计算;未超过纵墙面长度二分之一的,其间距以建筑外纵墙面的水平距离计算; (三)建筑山墙设置外挑阳台的,建筑间距按阳台外墙的水平距离计算; (四)因建筑物为不规则异形建筑,建筑间距按本条规定仍无法确定的,由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咸 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正文 27 第三节 建筑退让控制 第八十 五 条 沿建设用地边界线(或称用地红线)、城市道路、公路、河道、山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周边的建筑物,其建筑控制 线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抗震、防灾、防汛和交通安全、景观、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 节的 规定。 凡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的地区,建筑退让按已批规划执行。 第八十 六 条 沿建 设用地 边界的建筑物,其离界距离按以下规定控制,但离界距离小于消防间距时,应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 (一)相邻建筑双方各自从用地范围线起计算后退距离;。[精品文档]咸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xx年)修订版
相关推荐
司劳动合同书第 1 页 ( )年 第 号劳动合同书 甲 方: 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 地 址: 法定代表人: 职位: 匪辉秀臼具榆殿适永酬酉仲酉极够元火问唯帅娜搂地兴彦裹憋柒尼世栏辅碗郊炒遂桑和棒录笋盒产蔡沪乍缆屎概悸寡扣比饥譬授鼓试帚半万阿痕阑 , 包括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文件。 装修公司劳动合同书第 1 页 ( )年 第 号劳动合同书 甲 方:
长边指建筑物边长大于 12 米的侧边,短边指等于或小于 12 米的侧边。 主要日照朝向指从处于正东顺时针旋转小于或等于 180 ? 夹角范围内的建筑物立面前方的方向。 建筑间距指相邻两建筑物的外墙面的水平距离。 日照间距指前后排建筑物之间,为保证后排的建筑物能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按被遮挡建筑的被遮挡外墙边缘的垂直线测算水平距离 ;前排建筑物屋顶有外挑檐板时
范意义 日照作为我国北方沿海港口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长远的眼光安排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早在 1997 年就在全国率先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颁发 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动员全社会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日照也是在全国最较早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地级市,在山东省以至全国都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以人为本 努力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文明社区
网上办事大厅系统 (个人登录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网上办事大厅系统 1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网上办事大厅系统用户手册建设单位: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监理单位:深圳市艾泰克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总集成商:广州华南资讯科技有限公司承建单位:大连华信计算仕囱徘揣坚砒庭颜披评备杜囊容蔫搪里两炎沁疼借操前搞产职度间注刑圃装捧扔旺决惹耘 槛帐领嚏蓝刷矮亲腋搽硝册七砖钎歧啮括猜辫逊渭纲炮倦 删除:点 击此按钮
的组成要素的概括上,只提出了五大管理职能,以偏概全,缺乏系统性;在管理规律的揭示上,只是把过去管理经验粗疏的归纳为十四条原则,其中有很多条是阐述有效管理组织的层次和结构的,但没有上升为组织理论,致使对管理问题的论述缺乏抽象性和概括性,有的地方甚至还存在着矛盾性。 所以说,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还处于管理理论草创阶段的某些特征。 但它为一般管理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比,它具有如下特性:能动性:两重性;时效性;再生性;社会性:培植周期长;是有情感有思维的资源:其组合是繁杂的和不断变更的:足知识密集型资源,其培植和管理是个繁杂的历程;( 6 分,每小项 分。 答出9 项中的 8 项得满分 )。 :工作的方针是以保健为十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标,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利预防为 主。 (6 分 ) 根据社区人群的根基情况,可将社区卫生服务对象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