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肉牛饲养管理实用技术内容摘要:

猪牛粪混拌 )5000 6000 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 80 100公斤 ,施入穴内与土拌混作基肥 ,如采用水田移植效果更佳。 2. 2 移植 选用新鲜粗壮无病虫害的种茎切 23 节为一段,将茎节横放入穴内,覆土 34 厘米,每穴用种茎 23 根。 在我省最佳移植季节是 3 月上旬至 4 月上旬,最迟不超过 4 月下旬, 5 月可进行分蔸移栽。 2. 3 割青利用 首先应选择好割青刀具和割青时间。 严禁取用生了锈的刀具,在雨后或草上露水未干的情况下割青利用,同时, 20 适期割青利用非常重要。 割青过早则影响草的产量,过晚 又影响草的质量,导致适口性变差、粗蛋白质含量下降,利用率降低。 割青次数多,使草寿命缩短。 在水肥条件好的情况下,该草种适割青期一般移栽后 8090 天后进行第一次割青利用,以后每隔 5060 天,草自然高度达 6080 厘米割青一次。 初割留茬高 23 厘米,以后每割青一次向上递增 12 厘米。 每次割青后按上述用量追施尿素一次。 施足尿素,不但是提高鲜草产量的关键,而且可大幅度提高鲜草中粗蛋白质的含量,使其草食动物对草的适口性、利用率大大提高,生长加快。 鲜草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肥条件和管理水平。 2. 4 留种 留作种茎的 在 7 月开始停止割青,以促使茎秆粗壮,生命力强。 在重霜地区要在重霜前种茎砍回收放在防空洞或地窖内防冻。 割青利用部分应在 10 月底将停止割青。 在入冬前蔸加盖一层猪牛粪取暖防冻,安全越冬。 第五节 桂牧 1号 桂牧 1 号是广西畜牧所草业专家采用矮象草为父本、杂交狼尾草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的方法育成的一个新草种。 1996 年从广西引进省畜牧所,经几年试种观察和部分县 (市 )推广运用被正式选定为优质高产新草种之 —。 草种的主要特点 该草种经我们多年种植和各地 推广运用结果表明。 ( 1)产量高,再生能力强,在中等水肥条件下年割青 57 次,每亩产鲜草一般在 21 万公斤;( 2)品质好,营养丰富,饲喂鱼、牛、羊均爱食。 据分析测定,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 %,粗脂肪 %;( 3)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既具有较好耐高温干旱的性能,又具有良好的耐寒性,在冬天无重冰冻气候的情况下,能自然越冬过夏,特别是它的耐贫瘠性能优于父本矮象草。 在我省海拔 800 米以下红、黄、砂壤中均能种植;( 4)清绿期长,利用时期久,每年从 4 月中旬至 12 月中旬都是清绿期,利用期达 240 天左右;( 5)密封地面快,覆盖强度大,拦截泥沙能力强,由于生长快,根系发达,固土保水性能强,种植在鱼池、江河、湖泊、山塘、水库的堤岸坡地上对护堤坡保土防淤减积起着很好的效果; (6)多年生,病虫害少,易管理,只要栽培管理利用得当,一次移栽,利用多年,一般情况下,不需打药治虫。 主要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桂牧 1 号系禾本科种间杂交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须根发达,扩展范围广。 株高 300— 350cm,茎杆直立、丛生,分蘖多,一般为 30100个。 每根茎杆有 2030个节。 每节有芽和一张叶片,叶片长 100120cm,宽 56cm。 从茎杆顶端抽穗,穗长 2530cm。 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每个小穗有 l3 个小花。 11 月中旬抽穗开花。 种子棕黄色,结实率低,故采用无性繁殖。 喜温暖湿润气候。 在重霜地区,留作种茎用的要在小雪时期放入防空洞或地窖内防冻。 其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在土层深厚肥沃潮湿的粘性壤中生长更好。 对氮敏感,施足氮肥是提高鲜草产量的关键。 22 栽培利用要点 选择松厚肥沃潮湿土壤移植,土层深 3040cm,开穴,行株距沟 6080cm,每亩用土杂肥 50006000 公斤或复合肥 80 100 公斤,施入穴内与土拌混作基肥。 每穴栽种茎 (苗 )2 株。 移栽季节为 3 月上旬至 4 月下旬,前期生长缓慢, 要及时中耕除杂追肥。 追肥以氮肥为主,每次割青后追施尿素一次,用量每亩每次 1518 公斤。 第六节 扁穗牛鞭草 扁穗牛鞭草是禾本科牛鞭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产地四川。 扁穗牛鞭草是省畜牧所草业专家近 20 多年来,从国内外引种试种的800 多个饲草品种品系中,筛选出来的一种既能适应我省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生长,又是鱼、牛、羊、鹅爱食,饲喂效果好的一个优良饲草品种。 该草种已在我省 6 个地 (市 )20 个县 (市 )部分乡、镇 (场 )开始大面积推广运用。 草种的主要特点 该草种经我们多年种植和各地推广运用结果表明:( 1)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我省各类不同土壤,不同海拔高度均能种植,既有较好的耐高温干旱性能,又有很强耐寒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好耐贫瘠功能。 ( 2)产量高,再生能力强,在中等水肥条件下,年割青56 次,年亩产鲜重一般在 万公斤。 ( 3)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由于叶片多 ,草质柔嫩,牛、羊、鱼、兔均爱食;既可放牧利用又可调制干草 ,营养丰富 ,据分析测定 ,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达 23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 物 %、粗灰分%。 钙 %、磷 %。 ( 4)青绿利用期长,该草在 89 月高温干旱时期有充足水份,可保持四季常青利用,冬季可保持常绿。 ( 5)覆盖强度大,密封地面快,拦截泥沙能力强。 由于该草种是一种匍匐茎,茎节节生根,生长快,加之适应性广,因此,是我省一种非常难得的保水植被。 (6)繁殖快、易栽培、管理方便,该草种既可用茎节插繁殖,又可分蔸移栽,同时,一年四季都可繁殖。 ( 7)多年生,一次扦插繁殖,可利用多年。 由于该草具有上述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 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扁穗牛鞭草须 根粗壮。 茎匍匐,节上生根,并长出新的枝节间长 615厘米,光滑无毛。 叶片长 1621 厘米,宽 67 毫米,无毛,叶鞘不完全包茎,长 512 厘米,通常短于节间。 总状花序,小穗成对生于穗轴,有柄小穗不孕,无柄小穗结实,卵形,长 毫米。 6 月下旬开花,花期长达 2 个月。 在开花的同时仍大量分蘖与生长,但结实很少,成熟种子极易脱落。 扁穗牛鞭草喜温湿,在岳阳、长沙地区生长最盛期为 3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这段时间气温为 10℃ 25℃,降雨量 650700 毫米,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 75%。 耐高温干旱,在连续半个月最 高气温 38℃以上,滴雨未降的天气不进行灌溉,茎叶不出现枯死。 较耐低温,在天冷气温连续在 0℃以下,最低在 ℃,仍可安全越冬,抵御杂草能力强,当植被郁闭后,任何杂草不能侵入。 24 主要栽培利用要点 选择松厚肥沃潮湿土移栽,土按常规耕翻平整后,每亩施土杂肥 50006000 公斤或复合肥 80100 公斤放沟内作基肥,沟距 2025厘米,沟深 45 厘米,将种茎切成 1520 厘米长为一段,每 35 根茎节为一束,株距 1520 厘米,栽入沟内覆土 23 厘米,栽后保持土壤湿润。 在 79 月高温 干旱季节,利用喷灌抗旱,第一次割青留茬高35 厘米,以后每次割青一次向上递增 l2 厘米。 追肥以氮肥为主,前期生长缓慢,要及时除杂追肥,追肥每亩每次尿素 1015 公斤。 第七节 菊苣 菊苣原产于欧洲,国外广泛用于饲料、蔬菜和制糖原料,八十年代引进我国,由于它品质优良将成为养殖户最受欢迎的首选牧草。 一、主要特点 适应性强 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也耐寒耐热,在南方能正常生长,在北方当气候在零下 8℃ 时仍青枝绿叶。 对土质要求不严,在荒地 、大草原、坡地均能生长,全国各地都适合种植。 利用期长 由于春季返青早、冬季休眠晚,利用期长达 8个月( 411 月)之久,可解决养殖业春秋两头和伏天青饲料紧缺之矛盾,且一次播种可连续利用 15 年。 抗病无虫害 在低洼易涝地点易发生烂根,但只要排除积水也易于预防,未发现有其他病害,特别是它的抗虫害性能有独到之处,未发现过任何虫害。 25 适口性极佳 它具有苦卖菜相似特点,如外表形态相像,折断后都有白色乳汁流出,适口性都很好,不仅猪牛羊兔、鸡鸭鹅及草鱼爱吃,还是人类的优良蔬菜。 不同点 是后者为一年生,前者为多年生。 上述优点使它脱颖而出,成为青饲料中的佼佼者。 二。 植物学特性 菊苣为菊科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其根部粗壮形似萝卜,单根重 1kg 左右。 生长期平均高度 80 cm。 ,抽茎开花期高达 200cm,长有叶片 2538 片,叶片长 3046 cm。 ,宽 812 cm; 6 月初开蓝色花朵,8 月份种子成熟,亩产种子 3040kg,种子千粒重 克。 三、栽培技术 对土质要求不严、喜中性偏酸土壤。 因种子细小.故深耕后应耕细整平,每亩施农家 肥 3000 公斤。 播种方法 栽培不受季节限制。 最低气温在 10℃ 以上均可播种,有条播、撒播、育苗、切根四种方法。 ①条播。 亩用种 400克,播前先用细砂土将种子拌匀,播种深度为 ,播后立即镇压保墒。 (如条播不出苗,不是埋的太深就是土地太干燥)。 ② 撒播。 对草地可于喷洒除草剂后进行撒播。 ③育苗。 每亩用种 100 克,先将苗床灌水,待水全部下渗后将与细砂土拌匀之种子撒在苗床上,然后在上面撒上 cm 厚草木灰或细砂上。 经常保持苗床湿润,特幼苗长出 6 叶左右时,即可选择在下午进行移栽,移栽时 将叶片切掉五分之四,栽后立即浇水。 ④切根。 将肉质根切成 2 cm 长的小 26 段,粗的根可切成数片,然后进行催芽移栽,行株距为 40 20 cm。 田间管理 播种后一般 5 天可以出齐苗,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出苗后应追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 13 公斤,以促使幼苗快速生长。 如地里积水应及时排除。 要保持連续高产的关键措施是:每次刈割后都要及时浇水和施肥。 四、营养价值与利用 干物质中粗蛋白质为 15 一 32%、粗脂肪 5%、粗纤维 13%、粗灰分 16%、无氮浸出物 30%、钙 %、磷 %,株高 4050cm 时开始刈割利用,留茬 5cm。 一般 25 天刈割一次,全年可割 7- 8 次,亩产鲜草 2- 3 万公斤。 可鲜喂、青贮或制成干粉,用于喂牛、羊、猪、兔、鸡、鸭、鹅等动物 35 公斤鲜草可转化一公斤肉,特别是目前许多养殖户用菊苣养鹅反映极佳,鹅特别爱吃又长得快。 第八节 串叶松香草栽培技术 (多年生 ) 串叶松香草又名菊花草,原产于北美。 我国在 70 年代从朝鲜引入,首先由中国农科院畜牧所试种成功,然后在全国推广。 一、植物学特征 串叶松香草为菊科松香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粗壮、支根多,主要 分布在 10- 30 厘米土层中。 株高达 2- 3 米, 10 至数十片叶,丛生,叶片长椭圆形,长 38 厘米,宽 30 厘米。 花为黄色。 种子为瘦果,心脏形,扁平,褐色,千粒重 20 克。 二、生物学特性 27 适于温带种植 ,有一定耐寒性 ,种子在 5℃时开始发芽, 20- 28℃时生长较快,也能耐 35℃以上的高温,在长江流域,夏季高温季节仍然生长良好。 在华北及西北地区能够越冬,低于 20℃时易受冻害死亡。 其根系发达,稍能耐旱,也稍耐湿。 适于在年降水量 450- 1000毫米的地方种植。 喜中性和微酸性肥沃的土壤,不宜在盐碱地及贫瘠土壤种植。 为异花授粉植物.开花多,结籽也多。 三、栽培技术 串叶松香草 植株高大.根系发达,产量高,多年利用消耗地力较重,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最好种 3- 4 年后,再种豆类作物以恢复地力。 深耕耙地每亩施 3000千克农家肥为基肥.可春播,也可夏播,播种量 千克,行株距为 60X30 厘米,播种深度 2- 3 厘米。 除直播外,也可育苗移栽,还可以用根进行无性繁殖,带芽的根移栽,很容易成活。 2.田间管理 出苗后,应及时定苗,每亩留苗 3000- 6000株。 由于幼苗生长缓慢要及时中 耕除草,封垄前中耕 1- 2 次。 除每年冬春季节要施一次农家肥外,生长期间还要追肥,特别在每次刈割后都应施一次速效氮肥,也可用腐熟的农家肥或用化肥,追肥与灌水同时进行。 3.收获 播种当年不抽茎,只产生大量莲座叶,翌年抽茎后,植株高度在 2 米以上,每隔 40— 50 天割 1 次,每亩可产青饲料 1 万千克,种子产量每亩 30— 50 千克。 营养价值和利用 28 营养成分为粗蛋白 22 %,粗脂肪 %,粗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