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w1013-20xx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帐样式见: 《 资产分类总帐 》 《资产基础明细帐》 (附表 1) 《 固定资产台 帐 编码 表 》 (附件三 ) 报表管理 公司各实物资产使用单位每季度次月 5 日向企业管理中心资产管理部上报本部门资产管理季度报表。 报表内容详见: 《 固定资产变动状况统计报表 》(附表 2) 《大宗物资 变动状况统计报表 》(附表 3) 清查盘点 二级管理部门每季度对下属各基层使用单位的资产进行一次清查、盘点,并对清查盘点结果负责。 于每季度次月 8 日将上季度清查盘点报告上报公司企业管理中心资产管理部备案。 公司企业管理中心资产管理部会同财务管理中心每半年对各二级管 理部门资产进行一次清查盘点。 分别于当年 7 月 12 日、次年 1 月 20 日将清查盘点报告分别上报公司企管副总经理及财务总监。 清查盘点的要求: ( 1)账账相符:二级部门资产总账与公司资产总台帐相符;基础明细帐与二级部门资产总帐相符。 ( 2)账物相符:基础明细账与实物相符。 ( 3)账实相符:基础明细账登记实物状态( 完好在用、报废停用、完好闲置 )与现场实物状态相符。 6 购置申请 合同审批 ( 4)清理盘查出现盘盈盘亏时, 企业管理中心资产管理部负责整理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分析处置报告”,详细记录盘盈、盘亏固定资产的 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企管副总经理审批后,上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公司企业管理中心资产管理部不定期对各二级管理部门、基层使用单位、施工、作业队伍的实物资产进行抽查审核,并将抽查审核结果通报相应的主管副总经理。 档案管理 公司各业务管理及支持部门对 A、 B 类固定资产中的设备、设施建立《设备设施 管理档案》,档案基础内容包括: ( 1) 设备设施信息卡 ( 2) 设备基础资料 ( 3) 设备技术资料 ( 4) 《固定资产维护保养记录》(附表 4) ( 5) 设备修理改造记录 ( 6) 设备调拨转移记录 ( 7) 设备故障事故记录 ( 8) 设备处置记录 3 过程管理 采购管理 流程管理 固定资产采购流程图: 购置权限 新建项目采购由相关业务部门或业务支持部门发起执行。 日常项目采购 申请 按照业务单元 为主 发起。 具体如下: 供应商调研 过程监督 验收入库 领用 核销 7 ( 1) 各油田项目部作业服务业务所需 A、 B 类实物资产采购 申请 由各油田项目部发起 , 由测井管理中心执行; ( 2) 各油田项目部作业服务业务所需 C 类实物资产采购由各油田项目部发起执行; ( 3) 钻井 、修井 业务所需实物资产采购由钻井 项目部发起执行;。hsew1013-20xx实物资产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出是任何活动的结果,它将交付给顾客(外部的或内部的 )或作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过程输出包括产品、服务、中间件、部件等。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 组织应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外部供方财产。 组织应 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和服务一部分的顾客、外部供方财产。 如果顾客、外部供方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组织应向顾客、外部供方报告,并保持文件信息。 注
其每批供货质量状况,每月将汇总结果提交给销售部,把合格供方作为供货来源,确保了进公司原材料质量达到内控标准要求。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2)、结论或纠正措施:现明确各内控指标合格率以月计算,月统计值低于内控标准时必须采取纠正措施,按班统计值连续三次不合格时必须采取纠正措施。 生产 部 : 对本公司质量目标进行了分解,分解后的目标已下发至各部门
中管网制造业频道 最高管理者应提供充足资源,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更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 总则 食品安全小组和其他从事影响食品安全活动的人员应当是能够胜任的,并具有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 当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或运作需要外部专家的帮助时,应规定这些专家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协议结果进行记录。 能力、意识和培训 组织应: a) 确定从事影响食品安全的活动的人员所必要的技能和能力
(背面) 日期 批号 工作说明 工作时间 数量 单价 工资 日期 批号 工作说明 工作时间 数量 单价 工资 本 月 底 薪 记 录 日期 工作时数 工资 日期 工资时数 工资 1 20 2 21 3 22 4 23 5 24 6 25 7 26 8 27 9 28 10 29 11 30 12 31 13 合计 14 底 薪 15 年 资 奖 金 16 精 勤 奖 金 17 特 别 奖 金
事业部层面审批,属于主要变更,需做试产试验。 原料变更包括原料的产地变更、原料供应商变更; 潜在的风险: 原料的常规理化指标、营养素指标发生变化,导致终产品常规理化指标、维生素、微量元素指标发生波动甚至不合格; 原料的细菌、耐热芽孢、腊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阪崎肠杆菌、霉菌(干法添加的原料尤需关注)等微生物指标发生变化,导致终产品的细菌总数、霉菌发生不合格; 原料的感官、滋气味等指标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