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_t662-20xx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实施指南doc内容摘要:
务、运行和经营等要求。 应对体系变更实施监控并进行有效性评价。 过程策划 绿色设计策划 组织应考虑: a) 绿色要求; b) 功能要求; c) 经济性要求; d) 法律法规要求; e) 最佳可行 技术要求; f) 客户需求。 过程策划 绿色设计策划 绿色设计与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密切相关。 在设计开发阶段应系统考虑原材料获 取、生产、运输(或交付)、使用、回收再利用及处置等环节对资源、环境、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力 求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少用或不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绿色要求包括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等方面。 如: —— 选用环保材料,减少污染; —— 采取节能设计,降低能耗; — — 采用可拆卸、可维护、模块化、标准化设计,便于再制造和回收利用,最大限度节约资源。 7 DB12/T 662— 2020 绿色设计在满足产品和服务的功能要求、安全要求和成本要求的基础上,应统筹考虑资源属 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和品质属性。 绿色设计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同时也应考虑经济性要求,平衡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理控制成本。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既要基于客户的需求,同时也要对客户需求进行绿色引领。 绿色采购策划 组织应考虑: a) 绿色供应商; b) 绿色原料; c) 性价比; d) 持续供应能力; e) 应急响应能力。 绿色采购策划 组织应策划并制定选择绿色供应商的方法和准则,不但要考虑产品质量、交货期、价格、持 续供应能力、应急响应能力等因素,还要重点考虑绿色因素。 绿色采购的对象既包括原材物料,也包括服务等其他外部提供。 组织不得采购含有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禁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材 料,优先选用绿色材料,采 购成本既要符合组织的盈利目标,也应符合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 绿色生产策划 组织应考虑: a) 采用绿色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 b)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c) 减少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d) 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绿色生产策划 在策划绿色生产过程时,应考虑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 害。 如: a) 积极实施精益生产,合理优化生产工艺和计划,减少物料消耗,缩短流程时间,提高劳动效率, 避免资源浪费; b) 采取工程控制和(或)程序控制措施,预防和处理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噪音、治理粉尘,减少 或消除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 c) 提高能源利用率,积极开发和利用绿色新能源; d) 创新绿色生产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等。 组织应策划绿色生产过程的监测和绩效考核方法,必要时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改进。 8 DB12/T 662— 2020 绿色物流策划 组织应考虑: a) 设备设施标准化; b) 包装减量化、易回收、环保性; c) 仓储布局、使用效率和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d) 运输方式与工具选择、运输网络设计、运输效率等。 绿色物流策划 绿色物流应从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环节融入绿色理念。 组织可从物流系统规划的层面,对绿色物流过程进行策划。 组织应考虑使用标准化 的、节能环保型的物流设备和设施,以提高物流效率和循环共用。 绿色包装策划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可降解原则。 仓储策划: a) 应布局合理,节约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b) 仓储建设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c) 应采用先进技术进行仓储空间设计和设施配备,以提高效率、降低能耗、节约资源。 优化运输网络和运输方式,有效整合资源,提高综合效率。 组织应对物流相关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地收集、整理、储存、传递与 应用,加强绿色供应链上 下游的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 回收再利用及处置策划 组织应考虑: a) 根据当前技术,选择适宜的回收再利用或处置方法; b) 避免回收再利用及处置过程的二次污染; c) 回收途径。 回收再利用及处置策划 回收再利用包括再使用、再生利用以及回收利用。 处置包括采用焚烧、填埋或其他改变废弃 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量化或者消除其危害性的活动,或将废弃物最终置于符合环 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的活动。 组织应根据当前技术和实际情况,按照再使用、再生利用、能量回收、最终处置的处理顺序, 策划适宜的回收再利用及处置方法。 组织应确保进行回收再利用及处置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对人体建康和环境造成不良 影响或污染到其他物品。 必要时,可建立相关处理处置的方法和准则,避免处置不当造成的损失。 应策划逆向物流途径和方法,适宜时应建立回收体系。 7 支持 9 DB12/T 662— 2020 资源 总则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建立、实施、维护和持续改进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组织应考虑: a) 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局限性; b) 需要从外部相关方获得的资源。 资源 总则 资源是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及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力、财力、物力、技术、软件、 信息、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等。 资源配置应重视节能降耗、保护自然资源,并与组织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合理配置。 组织应识别自身资源的优势和局限性,立足于组织的 优势,优化内部资源,整合集成供应链 上下游资源,为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提供保障。 组织应评价资源的有效性,主要从所提供的资源是否满足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的保持和改进、 是否获得适宜的过程绩效来分析和评价。 人员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所需的人员,以有效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并运行和控制其过程。 组织应: a) 确保相关人员知晓绿色供应链方针、目标及他们对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 b) 确定关键岗位人员所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c)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 ,确保这些人员能够胜任工作; d) 适当时 ,采取措施以获得所必需的能力,并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人员 为保障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的预期目标,组织需要确定并保证提供所需的人员。 组织应在内部宣传贯彻绿色供应链的绿色方针、目标,保证相关人员知晓组织的政策,明确 各自职责以及对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有效性担负的责任。 组织应明确关键岗位的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如学历、专业技能、工作经历等;当 人员与所在岗位需求的能力不相 匹配时,可通过培训、教育、技能培养或岗位人员调整等措施,来保证 这些人员能够胜任工作;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设施设备 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绿色供应链过程运行所需的设施设备,以实现组织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 设施设备 组织应提供绿色供应链过程运行所需的设施设备,如基础设施、生产设备、物流设备、软件 信息等。 10 DB12/T 662— 2020 组织应对设施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并分类建立管理制度,对基础设施、设 备的使用、维护、 保养、检修、更新、改造等实施控制,以满足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运行的需要。 资金 组织应提供必需的资金,确保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组织应对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控制,并对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进行评审。 信息交流 总则 组织应确定与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的过程。 包括: a) 信息交流的内容; b) 信息交流的时机; c) 信息交流的对象; a) 信息交流的方法 、工具和方式。 组织应当保证其信息交流的质量。 适当时,组织应保留信息交流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其 信息交流的证据。 内部信息交流 组织应: a) 在其各职能和层次间就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进行内部信息交流,适当时,包括绿色 供应链管理体系变更的交流; b) 确保其信息交流过程能够促使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对持续改进做出贡献。 外部信息交流 组织应: a) 与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相关方进行外部信 息交流与共享; b) 以优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为目标,进行协同决策。 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对于组织加强理解、协调行动、增强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运行时的时效性,提高效率 是至关重要的。 信息。db12_t662-20xx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实施指南doc
相关推荐
number,pqq,paddr)。 a = 1。 } } if(a != 1) printf(无此通讯录。 \n)。 } void findnumber(struct message * fphead) //按学号查找 { struct message *p。 int a = 0。 char findnumber[15]。 system(cls)。 printf(请键入要查找的学生学号:
此产生了关于扫描比例 St的概念。 扫描直径 Sd是 X射线被采集的范围的直径,即被定义为: 默认情况和所有一般扫描情况下,扫描比例为 1。 如果扫描比例小于 1,你将获得一些有意义的伪影。 焦距 焦距 f是从 X射源到体模中心的距离。 焦距由对视野半径的比例 ft确定。 焦距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对于平行束扫描,焦距并不相关,而对于发散扫描(等距和等角),焦距比例必须设为 2或者更大以避免伪影。
15 图 27 Nand Flash 与 FPGA 连接框图 信号名称 对应 FPGA 管脚名称 功能 说明 NANDF_DATA[0] Pin_W16 Data Input/Outputs NANDF_DATA[1] Pin_Y16 NANDF_DATA[2] Pin_W15 NANDF_DATA[3] Pin_W14 NANDF_DATA[4] Pin_Y14 NANDF_DATA[5]
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室用户手册 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之后的一门实验。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200 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对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使之真正掌握填写原始凭证的方法、掌握成本核算的方法、掌握各 种业务的处理及填写记账凭证的方法
....................................................................59 UIM 卡非法复制分析 .........................................................................................60 一卡多机同时在线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