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防护设施的专题检查,对防护设施的运行和防护效果进行验证。 应明确防护设施的各级管理责任人。 建立防护设施管理台帐,做好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建立防 护设施档案,收集整理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 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 未经申报批准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 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作业人员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 并在职业病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 设备检修分大修、中修、小修、系统 (装置 )停车大检修和事后维修。 大修理费用由大修理基金支付。 中修、小修费用由生产费用支付。 系统 (装置 )停车大检 修的费用按项目及检修分类分别支付。 实行科学文明检修,认真执行检修技术规程, 设备科 必须严格控制大修理基金的使用。 制定合理的检修定额,提高检修技术水平,逐步延长设备使用周期。 根据检修间隔期及设备检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编制出设备大、中、小修计划,设备检修计划与生产计划同时制定,同时下达,同时检查考核。 任何检修项目都要办理检修任务书。 设备检修计划由车间编制。 厂 设备科 组织平衡,报主管厂长批准后下达。 检修计划提出时,应同时提出备品配件、材料、工器具计划。 年度计划在年前 4 个月提出。 季度计划在季 前 1 个月提出。 月计划在月前 15 天提出。 系统 (装置 )停车大检修要做到: 由 设备科 全面负责大检修工作。 在大检修前要成立大检修筹备领导小组,负责搞好检修项目的落实,物资准备、施工准备,劳动力的准备和开、停车置换方案的拟订等工作。 组织和指挥大检修的人员要统一计划、统一指挥和统一行动。 要做到 “ 三个面向 ”( 即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生产 )和 “ 五到现场 ”( 即思想工作到现场、生产指挥到现场、材料供应到现场、设计科研到现场、生活服务到现场 )。 切实抓好停车、置换、检修、试压开车 “ 四个环节 ”。 大检修中必须严格质量检查和检修竣工验收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检修任务,达到一次试车成功。 检修完后,应进行总结评比。 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止发生事故。 严格认真执行设备检修计划,若确实需要调整,必须办理批准手续。 设备中、小修计划调整由设备科批准。 大修计划调整,每年六月份由厂设备科组织进行,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结合设备大、中修实现技术革新的 (如改革结构、使用新材料配件 )应由车间向厂设备科提出报告并附图纸说明,批准后方可执行。 重大革新由厂设备科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设备大修需要有大修方案。 复杂工程,需要绘制网络图。 大修方案包括:检查内容、质量要求、工程进度、劳动力、备品配件、材料、特殊工器具需用量、试车验收规程、安全措施等。 设备的大修方案确定后,有关部门要做好材料、备品配件的供应和劳动力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设备科组织落实,确保大修工作顺利完成。 设备检修必须严格办理设备交接手续,严守检修安全技术规程 ,施工单位在检修前按规定办理签证检修任务书及动火证等手续。 生产车间负责对停车的设备进行处理,合格后交施工单位,并派专人帮助施工人员联系处理有关安全事宜。 施工现场应设安全防护栏杆或标记,以确保安全检修。 设备检修要严格执行检修方案和检修规程。 若检修项目进度、内容需要变更,质量要求遇到问题,必须向设备科报告,及时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解决。 设备检修要把好质量关,采取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并贯彻于施工的始终。 主要承压承载部件要有鉴定合格证。 主要设备大修竣工验收由设备科组织。 一般设备的大修及 所有设备的中修竣工验收由车间组织。 施工单位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压力容器的检修,除按检修规程或方案验收外,还必须执行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 设备大、中修要有完整的检修记录。 大修要有完整的交工资料,并记入设备档案。 施工单位要按计划节约使用材料、配件,开展修旧利废,检修后的余料、余配件必须按项目退库,不得转移使用,尽力节约检修费用。 检修人员必须做到科学检修、文明施工、采用专用工具,现场要清洁,摆放要整齐,对工程质量,要一丝不苟。 7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 管理 制度 为及时掌 握公司各单位职业危害情况,必须建立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网络,定期对岗位职业危害进行监测,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冶金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程》,特制定如下制度。 粉尘作业 粉尘测定点确定,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按 GB574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规定执行。 粉尘浓度监测周期: 0— Ⅰ级危害岗位为 3 个月测定一次;Ⅱ级危害岗位为 2 个月测定一次;Ⅲ — Ⅳ级危害岗位为 1 个月测定一次。 监测率均为 100%。 重点防尘设施评价周期为 3 年一次,覆盖面为 100%。 定期开展粉尘作业岗位分 级评价,掌握有关作业岗位级别。 如作业条件改变,应随时组织评价。 有毒作业 毒物监测点选定及测定按《冶金企业职业卫生检测规范》执行。 毒物浓度监测周期: 0— Ⅰ级危害岗位每年测定一次;Ⅱ级危害岗位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