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卫生院基本药物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2)药品堆垛应留有一定距离。 药品离墙、屋顶的间距不小于 30cm,与库 5 房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的间距不小于 30cm,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 10cm。 3)药品储存应实行色标管理。 色标应按如下规定:待验药品区和退货药品区为黄色;合格药品区、零货称取区和待发药品区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区为红色。 4)对销后退回的药品,凭销售部门开具的退货凭证收货,存放于退货区,由专人保管并作好退货记录。 经验收合格的药品,由保管人员记录后方可存入合格药品库 (区 );不合格药品由保管人员记录后放 入不合格药品库 (区 )。 退货记录应保存 3 年。 5)不合格药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库 (区 ),并有明显标志。 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应有完善的手续和记录。 在库期药品质量的养护。 1)库存药品应根据流转情况定期进行养护和检查,并作好记录。 检查中,对由于异常原因可能出现问题的药品、易变质药品、已发现质量问题药品的相邻批号药品、储存时间较长的药品,应进行抽样送检。 2)库存养护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悬挂明显标志和暂停发货,并尽快通知质量管理机构进行处理。 3)作 好库房温湿度的监测和管理。 每天应上、下午各一次定时对库房温湿度进行记录。 如库房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 四, 出库与运输阶段的质量管理 出库环节的质量管理 1)药品出库时,应按配送凭证对实物进行质量检查和数量核对。 发现如下问题应停止发货或配送,并报有关部门处理: ① 药品包装内有异常响动和液体渗漏; ② 外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 ③ 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脱落; ④ 药品已超出有效期。 2)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配送出库时,应按规定作好质量检查与复核。 其复核记录包括药品的品名、剂型、规格、批号、生产厂商、数量、出库日期及药品送 至门店的名称和符合人员等项目。 6 运输过程的质量管理。 药品运输时,应针对运送药品的包装条件及道路状况,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药品的破损和混淆。 对运送有温度要求的药品,途中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或冷藏措施。 五, 销售阶段的质量管理 药品销售连锁企业应按规定建立药品的销售记录,记载药品的品名、剂型、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