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质量管理方案内容摘要:

按条数抽查 5%,且不应少于 1条;每条检查 1条,总抽查数不应少于 10处。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定和钢尺检查,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 一 般 项 目 2. 2. 7对于需要进行焊前预热或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其预热温度或后热温度应符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或通过工艺试验确定。 预热区在焊道两侧,每侧宽度均应大于焊件厚度的 ,且不应小于 100 mm。 后热处理应在焊后立即进行 ,保温时间应根据板厚按每25 mm板厚 1h确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预、后热施工记录和工艺试验报告。 2. 2. 8二级、三级焊缝外质量标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中表。 三级对接缝应按二级焊缝标准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检查数 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 5%,且不应少于 1条;每条检查 1条,总抽查数不应少于 10条。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 2. 2. 9焊缝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中表。 检查数量 :每批同类构件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条数各抽查 5%,但不应少于 1条;每条检查 1条,总抽查数不应少于 10 处。 检验方法 :用焊缝量规检查。 2. 2. 10焊出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 检查数量 :每批同类构件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 2. 11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过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 按数量各抽查 5%,总抽查处不应少于 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 紧固件连接工程 主 控 项 目 3. 1普通螺栓作为永久性连接螺栓时,当设计有要求或对其质量有疑义时,应进行螺栓实物最小拉力载荷复验,试验方法见本规范附录 B,其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3098的规定。 检查数量 :每一规格螺栓抽查 8个。 检验方法: 检查螺栓实物复验报告。 3 .2连接薄钢板采用的自攻螺、拉铆钉、射钉等其规格尺寸应与连接钢板相匹配,其间距、边距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按连接节点数抽查 1%,且不应少于 3个。 检验方法: 观察和尺量检查。 一 般 项 目 3 .3永久普通螺栓紧固应牢固、可靠、外露丝扣不应少于 2扣。 检查数量: 按连接节点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个。 检验方法: 观察和用小锤敲击检查。 3 .4自攻螺栓、钢拉铆钉、射钉等与连接钢板应紧固密贴,外观排列整齐。 检查数量:按连接节点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个。 检验方法:观察或用小锤敲击检查。 高强度螺栓连接 主控项目 3.2. 1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本规范附录 B的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磨 擦应单独进行磨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见本规范附录 B。 检验方法 :检查磨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和复验报告。 在安装现场局部采用砂轮打磨磨擦面时,打磨范围不小于螺栓孔径的 4倍,打磨方向应与构件受力方向垂直。 3.2. 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 1h后、 48h内应进行终拧扭矩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B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节点数检查 10%,且不应少于 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2个。 检验方法: 见本规范附录 B。 3.2. 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 拧后,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专用扳手终拧掉梅花头者外,未在终拧中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不应大于该节点螺栓数的 5%。 对所有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头进行终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进行终拧并用标记, 检查数量: 按节点数抽查 10%,但不应少于 10 节点,被抽查节点中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全数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及本规范附录 B。 Ⅱ一般项目 3.2. 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拧顺序和初拧、复拧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 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82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资料。 检验方法 :检查扭矩扳手标定记录和螺栓施工记录。 3.2. 5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 23扣,其中允许有 10%的螺栓丝扣外露 1扣或 4扣。 检查数量 :按节点数抽查 5%,且不应少于 10个。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3.2. 6高强度螺栓连接磨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气铁皮、污垢等,除设计要求外磨擦面不应涂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2. 7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 高 强度螺栓孔不应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扩孔后的孔径不应超过 (d为螺栓直径 )。 检查数量:被扩螺栓孔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及用卡尺检查。 3.2. 8螺栓球节点网架总拼完成后,高强度螺栓与球节点应紧固连接,高强度螺栓拧入螺栓球内的螺纹长度不应小于 (d为螺栓直径 ),连接处不应出现有间隙、松动等未拧紧情况。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 5%,且不应少于 10 个。 检验方法:普通扳手及尺量检查。 4 .钢零件及钢部加工工程 4. 1 一般规定 4. 1. 1 本章适用于钢结构制作及安装中钢零件及钢 部件加工的质量验收。 4. 1. 2 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工程,可按相应的钢结构制作工程或钢结构安装工程梱验批的划分原则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梱验批。 4. 2 切 割 Ι主控项目 4. 2. 1 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 1mm的缺棱。 检查数量: 全数梱查。 检验方法: 观察或用放大镜及百分尺梱查,有疑义时作渗透、磁粉或超声波探伤梱查。 说明: 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 1mm的缺棱。 这些缺陷在气割后都能较明显地暴露出来,一般观察(用放大镜)梱查即可;但有特殊要求的气割面或剪切时则 丌然,除观察外,必要时应采用渗透、磁粉或超声波探伤梱查。 Ⅱ一般项目 4. 2. 2 气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觃定。 检查数量 :按切割面数抽查 10%,且丌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 :观察梱查或用钢尺、塞尺梱查。 表4 . 气割的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零件宽度、长度 177。 切割面平面度 ,且丌应大于 割纹深度 局部缺口深度 注: t为切割面厚度。 4. 2. 3 机械剪切的允许差应符合4 . . 检查数量 :按切割面数抽查 10%,且丌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 :观察梱查或用钢尺、塞尺梱查。 表4 . 机械剪切的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零件宽度、长度 177。 边缘缺棱 型钢端部垂直度 Ι主控项目 4. 3 机械剪切的允许偏差( mm) 4. 3. 1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 16176。 C、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 12176。 C 时,丌应进行冷矫正和冷弯曲。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在加热矫正时,加热温度丌应超过900176。 C。 低合金结构 钢在加热矫正后应自然冷却。 检查数量 :全数梱查。 检验方法 :梱查制作工艺报告和施工记录。 4. 3. 2 当零件采用热加工成型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 9001000176。 C;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在温度分别下降到 700176。 C 和 800176。 C 之前,应结束加工;低合金结构钢应在自然冷却。 检查数量 :全数梱查。 检验方法 :梱查制作工艺报告和施工记录。 Ⅱ一般项目 4. 3. 3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丌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丌得大于 mm,且丌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 1/2。 检查数量 :全数梱查。 检验方法 :观察梱查和实 测梱查。 4. 3. 4 冷矫正和冷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和最大弯曲矢高应符合表 的觃定。 梱查数量 :按冷矫正和冷弯曲的件数抽查 10%,且丌少于 3 个。 梱验方法:观察梱查和实测梱查。 表4 . 冷矫正和冷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和最大弯曲矢高 (mm) 钢材类别 图 例 对应轴 矫 正 弯 曲 r f r f 钢板扁钢 xx 50t 25t yy(仅对扁钢轴线) 100b 50b 角钢 xx 90b 45b 槽钢 xx 50h 25h yy 90b 45h 工字钢 xx 50h 25h yy 50b 25b 注: r 为曲率半径; f 为弯曲矢高; l为弯曲弦长; t为钢板厚度。 4 .4管、球加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