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本知识内容摘要:

质不同的有价证券。 二者反映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关系。 债券所表示的只是对公司的一种债权,而股票所表示的则是对公司的所有权。 权属关系不同,就决定了债券持有者无权过问公司的经营管理,而股票持有者,则有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债券只是一般的投资对象,其交易转让 的周转率比股票较低,股票不仅是投资对象,更是金融市场上的主要投资对象,其交易转让的周转率高,市场价格变动幅度大,可以暴涨暴跌,安全性低,风险大,但却又能获得很高的预期收入,因而能够吸引不少人投进股票交易中来。 另外,在公司交纳所得税时,公司债券的利息已作为费用从收益中减除,在所得税前列支。 而公司股票的股息属于净收益的分配,不属于费用,在所得税后列支。 这一点对公司的筹资决策影响较大,在决定要发行股票或发行债券时,常以此作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股票的特性:第一,股票具有不可返递性。 股票一经售出,不可再退回公司,不能再要求退还股金。 第二,股票具有风险性。 投资于股票能否获得预期收入,要看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股票交易市场上的行情,而这都不是确定的,变化极大,必须准备承担风险。 第三,股票市场价格即股市具有波动性。 影响股市波动的因素多种多样,有公司内的,也有公司外的;有经营性的,也有非经营性的;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等等。 这些因素变化频繁,引起股市不断波动。 第四,股票具有极大的投机性。 股票的风险性越大,市场价格越波动,就越有利于投机。 投机有破坏性,但也加快了资本流动,加速了资 本集中,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社会总供给,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第五节 股票与储蓄的区别 股票投资和储蓄存款这两种行为在形式上均表现为:货币所有人将一定的资金交付给股份公司或银行机构,并获取相应的利益。 但两者在本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1.性质不同。 股票投资和储蓄存款都是建立在某种信用基础上的,但股票是以资本信用为基础,体现着股份公司与股票投资者之间围绕股票投资行为而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储蓄存款则是一种银行信用,建立的是银行与储蓄者之间的借贷性债务债权关系。 2.股票持有者与银行存款人的法律地位和权利内容不同。 股票持有者处于股份公司股东的地位,依法有权参与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并对股份公司的经营风险承担相应的责任;而银行存款人的存款行为相当于向银行贷款,处于银行债权人的地位,其债权的内容尽限于定期收回本金和获取利息,不能参与债务人的经营管理活动,对其经营状况也不负任何责任。 3.投资增值的效果不同。 股票和存款储蓄都可以使货币增值,但货币增值的多少是不同的。 股票是持有者向股份公司的直接投资,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来自于股份公司根据盈利情况派发的股息红利。 这一收益可 能很高,也可能根本就没有,它受股份公司当年经营业绩的影响,处于经常性的变动之中。 而储蓄存款是通过实现货币的储蓄职能来获取货币的增值部分,即存款利息的。 这一回报率是银行事先约定的,是固定的,不受银行经营状况的影响。 4.存续时间与转让条件不同。 股票是无期的,只要股票发行公司存在,股东不能要求退股以收回本金,但可以进行买卖和转让;储蓄存款一般是固定期限的,存款到期时存款人收回本金和利息。 普通的储蓄存款不能转让,大额可转让储蓄存单除外。 5.风险不同。 股票投资行为是一种风险性较高的投资方式,其投资回报 率可能很高,但高回报率伴随的必然是高度的风险;银行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金融支柱,其地位一般说来是稳固的,很少会衰落到破产的危险地步。 尽管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通常要低于股票的股息与红利收益,但它是可靠的,而且存款人存款后也不必像买入股票后那样的要经常性的投入精力去关注它的变化。 第六节 股票的价值 股票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它本身没有价值。 从本质上讲,股票仅是一个拥有某一种所有权的凭证。 股票所以能够有价,是因为股票的持有人,即股东,不但可以参加股东大会,对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施加影响,还享有参 与分红与派息的权利,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同理,凭借某一单位数量的股票,其持有人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越大,股票的价格相应的也就越高。 股票的价值可分为:面值、净值、清算价格、发行价及市价等五种。 股票的面值,是股份公司在所发行的股票票面上标明的票面金额,它以元 /股为单位,其作用是用来表明每一张股票所包含的资本数额。 在我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流通的股票的面值均为壹元,即每股一元。 股票面值的作用之一是表明股票的认购者在股份公司的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作为确定股东权利的依据。 如某上市公 司的总股本为 1, 000, 000元,则持有一股股票就表示在该公司占有的股份为 1/1, 000, 000。 第二个作用就是在首次发行股票时,将股票的面值作为发行定价的一个依据。 一般来说,股票的发行价格都会高于其面值。 当股票进入流通市场后,股票的面值就与股票的价格没有什么关系了。 股民爱将股价炒到多高,它就有多高。 股票的净值又称为帐面价值,也称为每股净资产,是用会计统计的方法计算出来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资产净值。 其计算方法是用公司的净资产(包括注册资金、各种公积金、累积盈余等,不包括债务)除以总股本 ,得到的就是每股的净值。 股份公司的帐面价值越高,则股东实际拥有的资产就越多。 由于帐面价值是财务统计、计算的结果,数据较精确而且可信度很高,所以它是股票投资者评估和分析上市公司实力的的重要依据之一。 股民应注意上市公司的这一数据。 股票的清算价格是指一旦股份公司破产或倒闭后进行清算时,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实际价值。 从理论上讲,股票的每股清算价格应与股票的帐面价值相一致,但企业在破产清算时,其财产价值是以实际的销售价格来计算的,而在进行财产处置时,其售价一般都会低于实际价值。 所以股票的 清算价格就会与股票的净值不相一致。 股票的清算价格只是在股份公司因破产或其他原因丧失法人资格而进行清算时才被作为确定股票价格的依据,在股票的发行和流通过程中没有意义。 当股票上市发行时,上市公司从公司自身利益以及确保股票上市成功等角度出发,对上市的股票不按面值发行,而制订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来发行,这个价格就称为股票的发行价。 股票的市价,是指股票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达成的成交价,通常所指的股票价格就是指市价。 股票的市价直接反映着股票市场的行情,是股民购 买股票的依据。 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股票的市价处于经常性的变化之中。 股票价格是股票市场价值的集中体现,因此这一价格又称为股票行市。 第二章 股息与红利 第一节 股息与红利的来源 股息是股东定期按一定的比率从上市公司分取的盈利,红利则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息之后按持股比例向股东分配的剩余利润。 获取股息和红利,是股民投资于上市公司的基本目的,也是股民的基本经济权利。 一般来讲,上市公司在财会年度结算以后,会根据股东的持股数将一部分利润作为股息分配给股东。 根据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条理,我国 的上市公司必须在财会年度结束的 120天内公布年度财务报告,且在年度报告中要公布利润分配预案,所以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工作一般都集中在次年的第二和第三季度进行。 在分配股息红利时,首先是优先股股东按规定的股息率行使收益分配,然后普通股股东根据余下的利润分取股息,其股息率则不一定是固定的。 在分取了股息以后,如果上市公司还有利润可供分配,就可根据情况给普通股股东发放红利。 股东一年的股息和红利有多少要看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因为股息和红利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所以税后利润既是股息和红利的唯一来源,又是上市 公司分红派息的最高限额。 在上市公司分红派息时,其总额一般都不会高于每股税后利润,除非有前一年度节转下来的利润。 由于各国的公司法对公司的分红派息都有限制性规定,如我国就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按规定的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提取资本公积金来弥补公司亏损或转化为公司资本,所以上市公司分配股息和红利的总额总是要少于公司的税后利润。 由于上市公司的税后利润既是股息和红利的来源,又是它的最高限额,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这股息和红利的发放。 在一个经营财会年度结束以后,当上市公司有所盈利时,才能进行分红与派息。 且盈利愈多,用于 分配股息和红利的税后利润就愈多,股息和红利的数额也就愈大。 除了经营业绩以外,上市公司的股息政策也影响股息与红利的派法。 在上市公司盈利以后,其税后利润有两大用途,除了派息与分红以外,还要补充资本金以扩大再生产。 如果公司的股息政策倾向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则就有可能少分红派息或不分红而将利润转为资本公积金。 反之,派息分红的量就会大一些。 股息和红利的分配受国家税收政策的影响。 上市公司的股东不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都要依法承担纳税义务,如我国就有明确规定,持股人必须交纳股票收益(股息红利)所得税,其比例是根 据股票的面额,超过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的部分要交纳 20%的所得税。 上市公司在实施分红派息时,它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且不得违反公司的章程,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股息和红利的发放数量。 这些原则如下:。 其具体的扣除项目和数额比例要视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通过的分红决议是不能与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相抵触的。 在上市公司的税后利润中,其分配顺序如下: ( 1)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 2)提取法定盈余 公积金。 ( 3)提取公益金。 ( 4)提取任意公积金。 ( 5)支付优先股股息。 ( 6)支付普通股股息。 在公司按规定的比例交纳所得税后,将依照注册资本的数额(也就是总股本)提取 10%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但当法定的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 50%以上时,可不再提取。 公益金比例一般为 510%,任意公积金和股利由公司董事会根据当年的盈利情况报请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实施。 上市公司一般都要将公司的长远发展需要与股东们追求短期投资收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 相应的股息政策,做为分配股息、红利的根据。 具体表现在持有同一种类股票的股东在分红派息的数额、形式、时间等内容上不得存在差别,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可例外。 如沪深股市的一些上市公司在分红派息时,给个人股或职工内部股送红股,而给法人股或国家股派法现金红利。 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公平行为,它侵犯了法人股和国家股的权益,是同股不同权的表现,所以国有资产管理局多次发文制止同股不同权的分红方式。 ,还必须注意有关的法律限制。 一般包括: ( 1)上市公司在无力偿付到期债务或者实施分红派息后将无力偿付债务时,不得分派股息、红利。 即使是公司的总资产额超过了公司所欠债务总额,但是当其流动资金不足以抵偿到期债务时,公司亦不得分派股息、红利。 ( 2)上市公司分配股息、红利,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