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设工程施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由下而上、由内到外的形式进行报警, 事发源的第一目击者必须立即报告 项目 现场 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岗最高领导, 最迟不得超过 5 分钟 ; (二) 项目 现场 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岗最高领导接到事故 应急报 告后应及时、尽快了解事故发生 的情况, 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并决定是否启动二级 应急 救援组织 和现场 应急救援预案。 如果启动 现场 应急救援预案,应同时向公司一级应急 救援 组织机构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 指挥中心报警 ; (三) 公司事故应急指挥中心接到事故应急报告后由总指挥(或在岗最高领导)决定一级应急 救援 组织是否起动 ; (四) 内部报警机制起动的同时,按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的部署,立即起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已经确定的施工场区外邻近单位应急反应体系、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反应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 第 十 八条 先期处置 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现场人员 、 应急 救援 人员 、 现场 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 在报告事故信息的同时, 要 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 尽量 控制事态的蔓延 和扩大。 第 十九 条 应急响应 (一) 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事故应急响应 机制与 预警级别一致, 实行三级响应机制 : 一级响应: 发生影响范围大,引起了群死群伤 的较大 以上 安全事故 ,由公司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和领导事故救援,公司各部门和发生事故的项目部参加。 二级响应:发生 影响范围较大 , 引起了 个别 重伤或死亡的 一般安全事故 , 现场 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和领导事故救援 ,项目部全体人员参加。 三级响应:发生 影响范围小、不会引起重伤以上的 安全事故 ,由事故源班组 负责处理。 ( 二 ) 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 安全生产 事故, 各级 应急 救援 组织机构 要及时启动 相应级别的 应急 预案, 按应急预案的要求,积极有效 开展应急 救援 工作 ; ( 三 )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第 二十 条 应急工作结束信息发布 各级 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由 相应级别 应急 救援 组织机构 小组发布应急工作结束信息。 第 二十一 条 做 好善后处理与恢复 重建 (一)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相关单位和部门 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对突发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按照规定给予补 偿。 (二) 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相关主管部门要 对 安全生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