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预控措施内容摘要:
项的方案,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成品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 11)由监理、建设方及专职质检员进行质量控制一票否决权,任何人不得干预(如发现质量异常、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质量问题未处理、擅自变更设计图纸、擅自代换或使用不合格材料,无证上岗未经资质审查的操作人员等)只要其中一项未按要求做到,就可以对质量予以否决,由项目经理签署返工令,进行返工。 12)各种 资料文件(包括:水准、坐标位置、测量、放线记录、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图纸会审记录、材料合格证明、试验报告、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记录、水电安装调试、试压运行记录、竣工图等)均编目建档,由资料员专门负责统一保管。 工程竣工验收后,按合同要求进行移交归档。 C、事后质量控制 1)每一分部分项完成后,先组织自检、用目测法 (看、摸、敲、照 ),实测法 (靠、吊、量、套 )进行检查。 自检之后再由监理、建设方进行检查,分部工程由质监站进行质量检查与核评等级。 2)对质量检查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工修整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检验和试验 1)每个作业班组完成一项工序必须先进行自检,然后报告工长,由质量员专项检验评定,合格后工长给予验收。 2)作业班组所接受的材料、半成品或上道工序的结果,必须是经过检验的合格品。 3)材料员负责检查进场材料的数量、规格、外观质量及证明资料。 4)工长负责对材料质量复查,并安排试验工进行取样、送试等工作。 5)工程材料、试件、试块的取样送试过程应及时报告甲方或工程监理,做好见证记录。 6)本项目工程材料的检测单位为一级试验室(被建设厅审定为一级试验室)。 7)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标准按国家有关 的施工验收规范和技术规范执行。 检验、测量和计量设备的控制 1)本工程项目经理部所配备的主要检验、测量和计量设备有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架盘天平、磅秤、温度计。 2)项目工程师 对检验、测量和计量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检查和监督。 3)对磅秤、水准仪、经纬仪等设备使用前应做必要的校准,发现失准时应立即停用并上报主管部门进行维修或送检。 对钢尺采用比较的方法校准,对电焊机、对焊机由本单位组织人员鉴定。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 1)在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和产品分为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判定四种状态。 2)项目工程师 、工长、质量员、材料员、试验工负责职责范围内的产品和材料的状态标识。 防止发生漏检和误检现象,只有合格品才能投入生产和转入下道工序。 不合格品控制 1)材料不合格品由材料员负责标识、管理和处置。 2)自检不合格品或一般不合格品由质量员负责标识和监督。 工长负责安排返修处理。 返修方法应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如钢筋、模板允许偏差过大,墙、地面局部空鼓等)。 3)严重不合格品由质量员标识,项目工程师 写出报告,按程序要求严格处理。 (如构件尺寸或位置偏差过大,混凝土表面的缺陷严重,不密实或强度有疑问等)。 4)工长或质量员应将不合格品(项)的返修情况及时通报甲方或工程监理,返修后要重新组织检查验收。 纠正和预防措施 1)为防止发生质量通病 ,及时消除产生不合格品的潜在因素 ,本计划对主要项目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控措施。 (具体详见: 工程质量预控措施) 2)为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质量员和工长要经常收集施工中的质量信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有关的预控措施。 3)预防和纠正措施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写,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产品保护和工序交接 1)项目经理部制定有关产品保 护的制度和奖罚措施。 2)土建项目各工序间的交接由工长组织。 土建与安装工程之间的交接,或业主直接发包项目的交接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参加。 质量记录控制 1)本工程项目质量记录的控制管理工作由项目工程师 负责。 2)本工程各项质量记录应随工程进度同步填报、收存、分类保管,最终整理编目装订成册,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以备交工验收。 3)本项目交竣工资料交业主两份,自存一份,故填写技术复核、隐蔽验收等资料时,应一式五份,当场交业主和工程监理各一份,自留三份。 质量审核 1)本项目所建立的质量体系是公司质量体系的执行层,按公司《内部质量审核程序》接受公司内审。 2) 项目经理负责检查项目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随时提出纠正的意见和措施。 培训 1)项目经理部配合执行公司、分公司的“员工培训计划”。 保证在岗工作人员都有相应资职和技术水平。 2)项目经理部应对本部职工开展法纪教育和安全生产教育。 结合本项目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具进行专项培训。 服务 1)项目经理部执行公司《服务程序》文件,按合同要求为业主提供服务。 2)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随时听取业 主对工程质量的意见,使业主满意。 3)在竣工后的保修期内,项目经理部负责征求用户意见,提供保修服务,完成回访和维修记录。 三、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⑴ 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始终以业主为重,充分重视业主及监理对工程质量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在质量面前,监理和业主具有一票否决权,任何工作均以能够确保施工质量为前提而展开。 ⑵ “以人为本”的质量控制原则 各施工人员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本”,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 第一”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 ⑶ “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原则 “预防为主”就是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 ⑷ 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⑸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质量控制原则。 工程施 工当中,任何管理人员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均应遵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遵章守法,杜绝不正之风;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正确处理各种矛盾。 四、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预控及通病防治措施 ⑴ 土方工程 常遇问题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回填高度或厚度不一致 没有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做标高控制桩或水平标志 施工前应先做好控制桩设置工作,并加以保护,防止外力使桩位移变形。 土含水率过高或过低 未及时进行含水率测试工作 施工前试验人员应对原料进行含水率测试,并随时指导工人进行凉晒或加 水。 压实系数不达标 回填过厚、碾压遍数不够或碾压速度过快 设标桩控制铺设厚度、增加碾压遍数和降低碾压速度 原材料杂质过大质量不过关 操作人员未认真选料 ,管理人员检验不认真 教育职工应认真选料,管理人员应认真负责,严格把关,不合格材料不得入坑 ⑵ 模板工程 影响模板工程质量因素 预控措施 支模结构几何尺寸变形 进行模板设计。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预控措施
相关推荐
北林业大学毕业论文 10 模板水平、竖向位筒准确。 (2) 根据混扳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3) 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荷载
边线与中线搞错。 (三)标准要求及防治措施 标准要求 (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20)第 条砌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 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 B 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当不能 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 基础高低台的合理搭接,对保证基础砌体的整体性重要。
共 页第 页 时间 地点 27 序号 提出的图纸问题 图纸修 订意见 设计负责人 各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建设 单位 (建设单位公章) 设计 单位 监理 单位 施工 单位 注:由施工单位整理、汇总、各与会单位会签,并经建设单位盖章,有关单位各保存一份。 六、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为做好施工技术准备、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特制定本制度。 (1)工程测量工作在各级技术主管的领导下
凝土。 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 合适;混凝土 下料高度超过 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 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 下部浇完间歇 1~ 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 用1∶ 2或 1∶ ;较大蜂窝
钢筋下料成型 按不同型号进行挂牌 钢筋、砼工序交接检查 浇筑砼、设专人看钢筋 现场绑扎安装 中间检查 自检 执行评验标准 钢筋合格证 钢筋代用单 自检记录 隐蔽验收记录 施工记录 质量评定记录 事故处理记录 质量评定 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手续 梁、柱、板抽检 10% 不合格的处理 清理现场、文明施工 资料整理 砼工程质量 程序控制表 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 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制 订保证砼质量措施
中心站,事故发生十日内完成事故调查 分析,由质监站上报主管质监中心站及有关上级部门。 事故发生后,应采取临时补强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事故调查分析应做到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者、防范措施三不放过。 4 处理程序 在进行质量事故分析时,质监站根据需要可委托质量检测单位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试验,提供事故分析及处理方案的技术条件和所需数据。 记录事故由当事施工单位记录处理,但处理技术措施应经质监站会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