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评分方法(实用版)内容摘要:

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记录等资料完整、数据齐全并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真实、有效、 内容填写正确,分类整理规范,审签手续完备的为一档,取 100%的标准分值;资料完整、数据齐全并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真实、有效,整理基本规范,审签手续基本完备的为二档,取 85%的标准分值;资料基本完整并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真实、有效,内容审签手续基本完备的为三档,取 70%的标准分值。 检查方法:检查资料的数量及内容。 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检查评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查标准:检查项目为允许偏差项目时,项目各测点实测值均达到规范规定值,且有 80%及其以上的测点平均实测值小于或等于规范规定值 倍 的为一档,取 100%的标准分值;检查项目各测点实测值均达到规范规定值,且有 50%及其以上但不足80%的测点平均实测值小于等于规范规定值 倍的为二档,取 85%的标准分值;检查项目各测点实测值均达到规范规定的为三档,取 70%的标准分值。 检查方法:在各相关同类检验批或分项工程中,随机抽取 10 个检验批或分项工程,不足 10个的取全部进行分析计算。 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抽测。 观感质量检查评价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检查标准:每个检查项目的检查点按“好”、“一般”、“差”给出评价,项目检查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评分方法 第 9 页 共 51 页 90%及其以上达 到“好”,其余检查点达到“一般”的为一档,取 100%的标准分值;项目检查点“好”的达到 70%及其以上但不足 90%,其余检查点达到“一般”的为二档,取 85%的标准分值;项目检查点“好”的达到 30 及其以上但不足 70%,其余检查点达到“一般”的为三档,取 70%的标准分值。 检查方法:观察辅以必要的量测和检查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并进行分析计算。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评价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 检查评价项目 施工现场应具备基本的质量管理及质量责任制度 : ⑴ 现场项目部组织机构健全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有效运行; ⑵ 材料、构件、设备的进场验收制度和抽样检验制度; ⑶ 岗位责任制度及奖罚制度。 施工现场应配置基本的施工操作标准及质量验收规范: ⑴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配置; ⑵ 施工工艺标准(企业标准、操作规程)的配置。 施工前应制定较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施工前应制定质量目标及措施。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检查评价方法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应符合下列检查标准: ⑴ 质量管理及责任制度健全,能完全落实的为一档,取 100%的标准分值;质量管理及责任制度健全,能基本落实的为二档,取 85%的标准分值;有主要质量管理及责任制度,能基本落实的为三档,取 70%。 ⑵ 施工操作标准及质量验收规范配置。 工程所需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齐全、主要工序有施工工艺标准(企业标准、操作规程)的为一档,取 100%的标准分值;工程所需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齐全、 1/2 及其以上主要工序有施工工艺(企业标准、操作规程)的取 85%的标准分值;主要项目有相应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主要工序工艺(企业标准、操作规程)达到 /4 不足 1/2 为三档,取 70%的标准分值。 ⑶ 施 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审批手续齐全、可操作性好、针对性强,并认真落实的为一档,取 100%的标准分值;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审批手续齐全,可操作性、针对性较好,并基本落实的为二档,取 85%的标准分值;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经过审批,落实一般的为三档,取 70%的标准分值。 ⑷ 质量目标及措施明确、切合实际、措施有效性好、实施较好的为一档,取 100%的标准分值;实施好的为二档,取 85%的标准分值;实施一般的为三档,取 70%的标准分值。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检查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查有 关制度、措施资料,抽查实施情况,综合进行判定。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评分应符合表 的规定。 附表 3: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评分表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评分方法 第 10 页 共 51 页 表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评分表 工程名称 施工阶段 检查日期 项目部 评价部门 工程部 序号 检 查 项 目 应得分 判定结果 实得分 备注 100% 85% 70% 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及质量责任制度 现场组织机构、质保体系,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及奖罚制度 30 2 施工操作标准及质量验收规范配置 30 3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20 4 质量目标及措施 20 检查结果 权重分 10 分。 应得分合计: 实得分合计: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评分 = 实得分 /应得分 10= 评价人员: 日期: 地基及桩基础工程质量评价 地基及桩基础工程性能检测 地基及桩基础工程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⑴ 地基强度、压实系数、注浆体强度; ⑵ 地基承载力; ⑶ 复合地基桩体强度(土和灰土桩、夯实水泥土桩测 桩体干密度); ⑷ 复合地基承载力; ⑸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⑹ 桩身完整性。 地基及桩基工程性能监测检查评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查标准: ⑴ 地基强度、压实系数、承载力;复合地基桩体强度或桩体干密度及承载力;桩基承载力。 ⑵ 桩身完整性。 桩身完整性一次检测 95%及其以上达到工类桩,其余达到 II类桩时为一档,取 100%的标准分值; 一次检测 90%及其以上,不足 95%达到工类桩,其余达到 II 类桩时为二档,取85%的标准分值; 一次检测 70%及其以上不足 90%达到工类桩,其余桩 验收合格的为三档,取 7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评分方法 第 11 页 共 51 页 的标准分值。 检查方法:检查有关检测报告。 地基及桩基工程性能检测评分应符合表 的规定。 附表 4:地基及桩基工程性能检测评分表 表 地基及桩基工程性能检测评分表 工程名称 施工阶段 检查日期 项目部 评价部门 工程部 序号 检 查 项 目 应得分 判定结果 实得分 备注 100% 85% 70% 1 地基 地基强度、压实系数、注浆体强度 50 地基承载力 50 2 复合地 基 桩体强度、 桩体干密度 ( 50) 复合地基承载力 ( 50) 3 桩基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 50) 桩身完整性 ( 50) 检查结果 权重分 35 分。 应得分合计: 实得分合计: 地基及桩基工程性能检测评分 = 实得分 /应得分 35= 评价人员: 日期: 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记录 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记录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材料、预制桩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及水泥、钢 筋复试报告。 施工记录: ⑴ 地基处理、验槽、钎探施工记录; ⑵ 预制桩接头施工记录; ⑶ 打(压)桩试桩记录及施工记录; ⑷ 灌注桩成孔、钢筋笼及混凝土灌注检查记录及施工记录; ⑸ 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施工试验: ⑴ 各种地基材料的配合比试验报告;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评分方法 第 12 页 共 51 页 ⑵ 钢筋连接试验报告; ⑶ 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⑷ 预制桩龄期及强度试验报告。 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记录检查评价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 条的规定。 地基及桩基础工程质量记录 评分应符合表 的规定。 附表 5: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记录评分表 表 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记录评分表 工程名称 施工阶段 检查日期 项目部 评价部门 工程部 序号 检 查 项 目 应得分 判定结果 实得分 备注 100% 85% 70% 1 材料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材料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及钢筋、水泥复试报告 30 2 施工记录 灌注桩成孔、钢筋笼、混凝土灌注检查记录及施工记录 30 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 )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0 3 试验 灌注桩混凝土龄期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30 检查结果 权重分 35 分。 应得分合计: 实得分合计: 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记录评分 = 实得分 /应得分 35= 评价人员: 日期: 地基及桩基工程尺寸偏差及限 值实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评分方法 第 13 页 共 51 页 地基及桩基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⑴ 天然地基基槽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检查项目: 基底标高允许偏差 50 ㎜ ;长度、宽度允许偏差 +200 ㎜ 、 50 ㎜ ⑵ 复合地基工程尺寸偏差 及限值实测检查项目: 桩位允许偏差:振冲桩允许偏差小于 100 ㎜ ; ⑶ 灌注桩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检查项目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灌注桩桩位允许偏差( ㎜ ) 序号 成孔方法 1~ 3 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 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心桩 1 套管成孔灌注 桩 D500 ㎜ 70 150 D500 ㎜ 100 150 2 人工挖孔桩 混凝土护壁 50 150 钢套管护壁 100 200 注: D为桩径。 地基及桩基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评分应符合表 的规定。 附表 6:地基及桩基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评分表 表 地基及桩基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评分表 工程名称 施工阶段 检查日期 项目部 评价部门 工程部 序号 检 查 项 目 应得分 判定结果 实得分 备注 100% 85% 70% 1 天然地基标高及基槽宽度偏差 ( 100) 2 灌注桩桩位偏差 100 检查结果 权重分 15 分。 应得分合计: 实得分合计: 地基及桩基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评分 = 实得分 /应得分 15= 评价人员: 日期: 地基及桩基础工程观感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评分方法 第 14 页 共 51 页 地基及桩基工程观感质量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 ⑴ 地基、复合地基:标高、表面平整、边坡等。 ⑵ 桩基:桩头、桩顶标高、场地平整等。 地基及桩基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评价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 条的规定。 地基及桩基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评分应符合表 的规定。 附表 7:地基及桩基工程观感质量评分表 表 地基及桩基工程观感质量评分表 工程名称 施工阶段 检查日期 项目部 评价部门 工程部 序号 检 查 项 目 应得分 判定结果 实得分 备注 100% 85% 70% 1 地基、复合地基 标高、表面平、边坡 ( 100) 2 桩基 桩头、桩顶标高、场地平整 100 检查结果 权重分 5 分。 应得分合计: 实得分合计: 地基及桩基工程观感质量实测评分 = 实得分 /应得分 5= 评价人员: 日期: 结构工程质量评价 结构工程性能检测 结构工程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混凝土结构工程 ⑴ 结构实体 混凝土强度; ⑵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 砌体工程 ⑴ 砌体每层垂直度; ⑵ 砌体全高垂直度。 地下防水层渗漏水。 结构工程性能检测检查评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结构工程 ⑴ 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 检查标准:同条件养护试件检验结果符合规范要求的为一档,取 100%的标准分值;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评分方法 第 15 页 共 51 页 同条件养护试件检验结果达不到要求,经采用非破坏或局部破坏检测符合有关标准的为三档,取 70%的标准分值。 检查方法:检查检测报告。 ⑵ 结构实体钢筋 保护层厚度的检测 检查标准: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 梁类构件为 +10 ㎜ , 7 ㎜ ;板类构件为 +8 ㎜ ,5 ㎜ .一次检测合格率达到 100%时为一档,取 100%的标准分值; 一次检测合格率达到 90%及以上时为二档,取 85%的标准分值; 一次检测合格率达到 80%小于 90%时为三档,取 7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