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系统总体方案内容摘要:

赠品仓库设置、连属单据定义、赠品单据设置、定义业务单据联系、日常业务流程处理,以及报表查询等功能。 虚仓管理 仓库不仅指具有实物形态的场地或建筑物,还包括不具有仓库实体形态,但代行仓库部分功能且代表物料不同管理方式的虚仓。 仓库管理设置待检仓、代管仓和赠品仓等 3 种虚仓形式,并提供专门单据和报表综合管理虚仓业务。 库存管理系统 总体方案 第 11 页 共 38 页 仓位管理 该功能在仓库中增加仓位属性,同时进行仓位管理,以丰 富仓库信息,提高库存管理质量,主要包括基础资料设置、仓库仓位设置、初始数据录入、日常业务处理和即使库存查询等。 业务资料联查 单据关联(包括上拉式和下推式关联)是工业供需链业务流程的基础,而单据联查查询业务流程中的单据关系。 在仓库系统中提供了单据、凭证、账薄、报表的全面关联,以及动态连续查询。 多级审核管理 多级审核管理是对多级审核、审核人、审核权限和审核效果等进行授权的工作平台,是采用多角度、多级别及顺序审核处理业务单据的管理方法。 它体现了工作流管理的思路,属于 ERP系统的用户授权性质的基本管理设置。 系 统参数设置 该功能初始设置业务操作的基本业务信息和操作规则,包括设置系统参数、单据编码规则、打印及单据类型等,帮助用户把握业务操作规范和运作控制。 报表 工具 利用功能强大、使用灵活方便的 报表 系统工具, 为 用户处理数据, 形成多种样式的报表, 满足 用户的 需要。 优选分析 利用功能强大、使用灵活方便的数据挖掘及分析工具,对历史数据进行库存管理系统 总体方案 第 12 页 共 38 页 多维度的分析,找到最优的库存配比比例、最优的库存数量,以及对产品及库存的趋势进行分析等。 . 建设原则 整体规划原则 库存管理系统 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系统建设必须从整体角度考虑,以保证系统建 设的完整性、延续性,保证系统的健康发展,减少重复投资。 完整 性原则 库存管理系统 是 属于 ERP系统的一部分,但也可以单独使用,实现仓储管理,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完整性原则,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方便、快捷的与其他系统连通。 易用性 的原则 库存管理系统 的用户主要是 库存管理人员 、 出入库操作员以及相关领导等 ,系统应简单、易用,以能够快捷、方便、简单、实用的完成 入库、出库、查询、统计 等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标准 化平台 原则 库存管理系统 建设 要尽量依据 开放 式平台进行架构 设计 ,不绑定于任何厂家和专用系统。 数据库和模块接口要公开和透明。 按照七分平台、二分定制、一分开发的理念进行开发。 库存管理系统 总体方案 第 13 页 共 38 页 2. 系统总体设计 . 设计原则 为了保证本系统的质量,我们在进行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和运行管理规划时将遵循如下原则:  标准化 系统 严格按照规范及标准开展工作,保证 开发 流程规范化,数据标准化。  准确性 通过周密的系统调研和分析,确保对业务的正确理解;通过规范的项目管理和严密的系统测试,保证系统业务处理的准确性。  安全性 系统设计 中 采用严格的安全保密措施, 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  系统可靠性 本系统在设计时 充分考虑 了 对可靠性 的要求,采用多种高可靠、高可用性技术以使系统能够保证高可靠性,尤其是保证关键信息服务的连续不间断运作和对非正常情况的可靠处理。  可伸缩性 系统真正符合三层客户 /服务器体系结构,随着应用水平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加,系统 在 满足 用户 新增的需求 的前提下, 系统的体系结构不需做较大的改变。  可扩展性 系统平台 方便扩展, 能够 支持有价值的新兴应用。 同时, 可配置 多服务器集群协同工作,实时地监测服务器状态, 通过负载平衡来 保证实现大用户量并发处理和高效的网页浏览速度。  实用易用性 库存管理系统 总体方案 第 14 页 共 38 页 系统具有一致的、友好的客户化界面,易于使 用和推广,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使用户能够快速地掌握系统的使用。 . 技术路线 J2EE 技术 J2EE 是一种利用 Java 2 平台来简化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相关的复杂问题的体系结构。 J2EE 技术的基础就是核心 Java 平台或 Java 2 平台的标准版, J2EE 不仅巩固了标准版中的许多优点,例如 编写一次、随处运行 的特性、方便存取数据库的 JDBC API、 CORBA 技术以及能够在 Inter 应用中保护数据的安全模式等等,同时还提供了对 EJB、 Java Servlets、 JSP、 JMX 以及 XML 技术的全面支持。 J2EE 体系结构提供中间层集成框架用来满足需要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的应用的需求。 通过提供统一的开发平台, J2EE 降低了开发多层应用的费用和复杂性,同时提供对现有应用程序集成强有力支持,增强了安全机制,提高了性能。 J2EE 为搭建具有可伸缩性、灵活性、易维护性的业务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机制。 支持异构环境: J2EE 能够开发部署在异构环境中的可 导入 程序。 基于 J2EE的应用程序不依赖任何特定操作系统、中间件、硬件。 因此设计合理的基于 J2EE的程序只需开发一次就可部署到各种平台。 这在典型的异构计算环境 中是十分关键的。 J2EE 标准也允许使用与 J2EE 兼容的第三方的现成组件,把它们部署到异构环境中,节省了由自己制订整个方案所需的费用。 可伸缩性:基于 J2EE 平台的应用程序可被部署到各种操作系统上,为消除系统中的瓶颈,允许多台服务器集成部署,实现可高度伸缩的系统,满足未来业务系统的需要。 稳定的可用性: 一个服务器端平台必须能全天候运转以满足业务运行的需要。 将 J2EE 部署到可靠的操作环境中,将支持长期的可用性。 库存管理系统 总体方案 第 15 页 共 38 页 强大的应用开发能力: J2EE 框架中的多种技术提供了应用开发的手段,如 XML、 JMS、 RMI/IIOP、 JCA,从数据级、组件级、应用级等层次支持 应用的集成。 B/S 架构 Browser/Server(浏览器 /服务器)是一种当今世界范围内技术最先进的系统结构方案之一,也是配合 Inter/Intra 建设的最佳方案。 由于所有使用了这种技术结构的系统,其客户端内容都是从后台传送过来的,而全部的业务处理都是在服务器端完成的,所以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用户部署和维护大型软件系统,从而大大降低了用户目标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 TCO)。 在这种结构下 ,客户端主要负责人机交互,包括一些涉及数据和应用关系的图形和界面运算; WEB 服务器主要负责对客户端应用程序的集中管 理;应用服务器主要负责应用系统的逻辑结构和数据关系,即事务处理, 应用服务器又可以根据其处理的具体业务不同而分为多个;数据服务器则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组织、分布式管理、备份和同步等等。 通过上述的应用开发和部署,我们保证了界面展现、业务模型事务处理,以及数据库操作的相互隔离,提高了安全性和稳定性。 MVC 设计模式 M/V/C 是指“模型 /视图 /控制器”( Model/View/Controller)三元组, 由Smalltalk 的发明者提出的, 是 用来设计应用系统的一种模式。 M/V/C 模式定义了一个应用要包括 的 数据、表现和控制三部分信息,并且要求这三部分 信息 被分离在不同的对象中。 其中: 模型( Model)是代表纯的应用数据的对象,它不包含数据应当如何展现给用户的知识; 视图( View)是将模型的状态可视化的形式,是负责将模型数据展现给用户的部分; 控制器( Controller)提供改变模型的状态的灵活方式。 库存管理系统 总体方案 第 16 页 共 38 页 Model/View/Control 逻辑架构图 严格的讲,“ M/V/C”是一种设计 模式,但是它是一种“大模式”,直接指导了应用系统的逻辑架构设计。 通过采用“ M/V/C”逻辑架构,可以使软件设计的层次更清楚,可复用性更强,从而很好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用性。 中间件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需要在各种平台之间进行移植,或者一个平台需要支持多种应用软件和管理多种应用系统,软、硬件平台和应用系统之间需要可靠和高效的数据传递或转换,使系统的协同性得以保证。 这些,都需 要 一种构筑于软、硬件平台之上,同时对更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软件系统,而中间件正是在这个环境下应孕而生。 比较流行中间件的定义是: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 中间件位于客户机 / 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讯。 库存管理系统 总体方案 第 17 页 共 38 页 从中间件的定义可以 看出 ,中间件是一类软件,而非一种软件;中间件不仅仅实现互连,还要实现应用之间的互操作;中间件是基于分布式处理的软件,定义中特别强调了其网络通讯功能。 业务流程管理 从业务角度来看, 使用 目标、业务功能、限制等来代替流程所需资源信息对业务流程进行描述是非常重要的。 在业务流程设计过程中,需要业务经理与负责业务流程管 理的管理人员之间经常进行交流,以保证业务流程管理的顺利实施。 业务流程管理系统( BPMS)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决策辅助方法,正确的执行管理决策依赖于清晰业务流程。 BPMS 技术能够为管理者和审批业务人员提供定义、变更、实施业务流程的方法,并保证业务系统的灵活性和一致性,而不必考虑更多的细节问题。 BPMS 是辅助 G2G、 G2B 和 G2C 这样的现代集成式应用的核心工具。 BPMS 为管理整个 自动化 的审批业务流程和业务活动提供如下帮助: 能够迅速使业务 调整 通过业务概念和业务目标等形式付诸实施,并且这些实施几乎可以是实 时进行。 能够从审批业务角度对任何业务流程的调整进行分析和评价。 能够按照制订好的业务 规则 目标,保证具体审批业务的顺利实施,进而通过优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XML 技术 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是 Web 上的数据通用语言。 XML 是一种开放的标准 , XML 语言不受任何实体的控制也不归任何实体所有。 XML 可以扩展 ,XML 标签可以被任何人创建并被其他人所采用。 它使开发人员能够将结构化数据,从许多不同的应用程序传递到桌面,进行本地计算和演示。 XML 允许为特定应用程序创建唯一的数据格式。 它还是在服务器之间传输结构化数 据的理想格式。 在系统应用中使用 XML 技术有以下的优势: 库存管理系统 总体方案 第 18 页 共 38 页  它提供用于本地计算的数据 传递到桌面的数据可以进行本地计算。 XML 分析器可以读取数据,并将它递交给本地应用程序(例如浏览器)进一步查看或处理。 数据也可以由使用 XML 对象模型的脚本或其他编程语言来处理。  向用户提供正确的结构化数据视图 传递到桌面的数据可以以多种方式表示。 本地数据集,可以根据用户喜好和配置等因素,以适当的形式,在视图中动态表现给用户。  允许集成不同来源的结构化数据 一般情况下,使用代理,在中间层服务器上集成来自后端数据库和其他应用程序的数据,使该数据能够传递给桌面或者其他服务器,做进一步聚合、处理和分布。  描述来自多种应用程序的数据 由于 XML 是可扩展的,因此它可以用于描述来自多种应用程序的数据,从描述 Web 页面集合到数据记录。 由于数据是自描述的,因此不需要数据的内置描述,也能够接收和处理数据。  通过粒度更新来提高性能 XML 允许粒度更新。 开发人员不必在每次有改动时都发送整个结构化数据集。 有了粒度更新后,只有改变的元素才必须从服务器发送到客户机。 改变的数据可以在不必刷新整个页面或表的情况下显示。 Web services Web services 是为了让地理上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计算机和设备一起工作,以便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用户可以控制要获取信息的内容、时间、方式,而不必像现在这样在无数个信息孤岛中浏览,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利用Web services,。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