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制冷设备公司新产品开发设计控制管理标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采购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并按时组织到位。 技术设备课负责生产过中的技术支持工作,必要时请研究院设计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各生产车间依据生产管理课下达的样机试制计划,在以上相关部门配合下,准备工装和生产设备进行样机的零配件加工和装配生产。 品保部质检员严格按图纸或工艺作好新产品样机试制过程的检验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相关生产车间在样机试制完成后,应收集样机试制的相关资料,汇总后由技术设备课编制 DG140 014 表 13“试制总结”,对非标产品可不编制试制总结。 样机检验、试验 本公司样机检验 、 试验种类如下: a. 每台产品由品保部负责做出厂检验。 b. 样机试制完成前,由品保部负责按相关研究室提供的“产品试验大纲” 准备相关试验工作;品保部依据 QG/DS016 029《质量检验和试验管理标准》组织测试中心对样机的性能按产品试验大纲进行相关的试验,出具 DG140 014 表 14“型式试验报告”。 标准产品的样机检验 、 试验 a、 b 两项都做。 对公司无试验能力的产品试验项目,由品保部负责联络有资格的外部机构进行试验和验证。 设计 /开发的确认鉴定 设计 /开发的新产品的确认以最终客户验收为主要形式。 (内容可见DG194 010 表 7“调试报告”)。 样机试制(设计验证)完毕后,依照技术设备课提供的“试制总结”,品保部提供的“型式试验报告”等相关资料,院长组织项目组、生产部、营销部、研究院等相关部门对样机进行评审鉴定,由院长主持评审会,评审新产品是否可定型,是否—— 5—— 可批量生产,评审会得出的结论由院长办公室记录在 DG140 014 表 15“鉴定报告” 中;由相关项目组按评审会结论实施整改。 由院长办公室追踪整 改情况并记录在“鉴定报告”中。 设计 /开发工作完成、产品定型、移交 如评审会的结论是可批量生产,则该产品试制整改后的图纸即为正式归档图纸,产品即为定型产品,同时需同售后服务课和工程技术课进行技术交底,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如评审会的结论是不可批量生产,则评审会提出的整改措施即作为该产品重新设计 /开发的输入。 设计 /开发的完成、产品移交。 产品定型后,根据营销部定单,进行小批量制造,经品保部检验合格,出厂最终客户验收合格后,认为设计 /开发工作已完成,产品所有资料刻录光盘后移交公司档案室。 设计 /开发的更改 设计 /开发的更改的控制具体见 QG/DS132 005《技术文件管理标准》中的相 关条款。 非标产品的设计 /开发过程 非标产品的设计 /开发输入 非标产品可直接编制“设计 /开发计划任务书”作为输入;经过评审的销售合同也可以作为新产品的开 /设计的输入。 非标产品的设计 /开发的输出及对应的评审 非标产品的设计 /开发阶段仅为工作图设计,输出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应起码能满足指导车间独立生产的需要。 输出包括: a. 绘制产品总装配图(可以是简图) b. 绘制零部件图 c. 绘制电气原理图、电气接线图 d. 设计产品包装图样(视需要)及随机文件、装箱单、合格证。 e. 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 ( 可以借用) f. 编制 DG140 014 表 8 “外购(协)件、标准件明细表” g. 编制 DG140 014 表 9 “原(辅)材料明细表” h. 编制 DG140 014 表 10 “自制零部件明细表” i. 编制产品验收细则或产品试验大纲等设计文件。 (视需要时 ) 非标产品的评审按 条款执行。 非标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非标产品的样机检验和试验原则上由品保负责做出厂检验,合同有要求的按合同要求做。 非标产品的确认鉴定 非标产品的确认鉴定以最终客户的验收为主要形式,内容可见“调试报告”。 6. 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由研究院、生产部、品保部等相关部门贯彻执行。 本标准的实施由研究院长检查与考核。 —— 6—— DG140 014 表 1 市场信息反馈表 DG140 014 表 2 新产品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 DG140 014 表 5 初步设计评审报告 DG140 014 表 6 图样目录 . DG140 014 表 7 文件目录 DG140 014 表 8 外购(协)件、标准件明细表 DG140 014 表 9 原(辅)材料明细表 DG140 014 表 10 自制零部件明细表 DG140 014 表 11 产品试验大纲 DG140 014 表 12 新产品试样申请单 DG140 014 表 13 试制总结 DG140 014 表 14 型式试验报告 DG140 014 表 15 鉴定报告 本标准由研究院长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审定人:唐黎明 本标准批准人:方建良。通用制冷设备公司新产品开发设计控制管理标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