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内容摘要:

须以质量控制体系来予以实现。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设置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其运转的 基本方式是PDCA 的循环管理活动,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质量的保证。 首先,以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这个分目标计划应使在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16 / 34 其次,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交施工班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解 决,以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中,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保证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 最后,在实施完成后,对成型的建筑产品或分部工程分次成型产品进行全面检查,以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产生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产生改进意见,再根据这些改进意见使施工工序进入下次循环。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运转的保证 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应充分重视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转正常,支持有关人员开展围绕质保体系的各项活动。 配备强有力的质量检查管理人员,作为质保 体系中的中坚力量。 提供必要的资金,添置必要的的设备,以确保体系运转的物质基础。 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制度,以保证质保体系的运转。 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以使在质保体系运转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使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落实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围绕“人、机、料、环、法”五大要素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则势必使施工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故在质量保证计划中,对施工过程中的五大要素的质量保证措施必须予以明确地落实。 “人”的因素: 17 / 34 施工中人 的因素是关键,无论是从管理层到劳务层,其素质责任心等的好环将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的施工质量。 故对于“人”的因素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从:人员培训、人员管理、人员评定来保证人员的素质。 在进场前,将对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劳务人员进行各种必要的培训,关键的岗位必须持有效的上岗证书才能上岗。 在管理层积极推广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强现代信息化的推广;在劳务层,对一些重要岗位,必须进行再培训,以达到更高的要求。 在施工中,既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工作,又要加强人员的评定工作,人员的管理及评定工作应是对项目的全体管理层及劳务层,实施层 层管理、层层评定的方式进行。 进行这两项工作其目的在于使进驻现场的任何人员在任何时候均能保持最佳状态,以确保本工程能顺利完成。 “机”的因素: 现代的施工管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为工程更快、更好地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机械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亦越来越大,故必须确保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在施工机械进场前必须对进场机械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使施工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就已达到最佳状态。 而在施工中,要使施工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就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检修,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施工机械在任何施工阶段均能处于最佳状态。 “料”的因素: 材料是组成本工程的最基本的单位,亦是保证外观质量的最基本的单位,故材料采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本工程的内在及外观质量。 为确保“料”的质量,我们从施工用材、周转用材进行综合地落实。 “环”与“法”的因素: “环”是指施工工序流程,而“法”则是指施工的方法,在本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必须利用合理的施工流程,先进的施工方法,才能 18 / 34 更好、更快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在本《施工组织设计中》,已对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作了介绍,但在施工过程中能否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全面地落实才是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只有建立良好 的实施体系、监督体系才能按既定设想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工程施工质量目标 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制定各节点、各分部工程的质量目标计划,以保证工程总的施工质量目标计划的实现。 详见《分部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表》。 分部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表 序号 分部工程名称 一次交验质量目标 1 地基与基础分部 合格 2 主体结构分部 合格 3 建筑装饰装修分部 合格 4 建筑屋面分部 合格 5 建筑给水、排水分部 合格 6 建筑电气分部 合格 总质量目标的分解量化 :墙、柱、顶棚混凝土 施工标准拆模后构件达到: ⑴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⑵混凝土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锈斑和明显气泡存在。 19 / 34 ⑶模板拼缝痕迹应具有规律性,结构阴阳角部位方正,无缺棱掉角,上下楼层的连接面平整,施工完后无需抹灰或仅须涂料罩面即可达到相当于普通抹灰的质量标准。 装修阶段质量目标 ⑴涂料墙面抹灰:表面光滑、洁净,无抹纹,线角和灰线平直方正,清晰美观。 护角和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添塞密实,表面平顺光滑。 ⑵块材地面:板块挤靠紧密,缝痕通 直无错缝,擦缝饱满与块材平,表面平整洁净,无磨划痕,图案清晰,色泽一致,周边顺直方正。 ⑶门窗工程:安装牢固,开关灵活、无回弹、翘曲和变形,嵌添材料严密、饱满、均匀。 (4)涂料:喷涂厚度均匀,颜色一致,表面既无搭接痕迹,又清洁无污染。 保证质量措施 、组织保证 制定科学的项目组织保证体系,并明确各岗位职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度,建立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材料员、资料员各岗位职责和责任制度,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有效运行。 、劳务素质保证: 本工程选择具有一 定资质、信誉好、成建制的施工队伍参与工程施工,同时,充分发挥我单位对施工队伍完整的管理和考核办法的优势,对施工队伍进行质量、工期、信誉和服务等多方面的考核。 从根本上保证项目所需劳动者的素质,从而为工程质量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采购物资质量保证 20 / 34 本工程钢筋、水泥、模板等大宗材料均由公司材料部负责统一采购、供应与管理,对本工程所需采购和分供方供应的物资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控制。 ⑴采购物资时,须在确定合格的分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中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对材料、设 备有疑问的禁止进货。 ⑵需委托分供方供货,事前应对分供方进行认可和评价,建立合格的分供方档案,材料供应在合格的分供方中选择。 同时,物资部对分供方实行动态管理。 定期对分供方的业绩进行评审、考核,并作记录,不合格的分供方从档案中予以除名。 ⑶加强计量检测,项目设专职计量员一名。 采购物资(包括分供方采购的物资),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标准、规范、合同要求及按质量计划要求抽样检验和试验,并做好标记。 当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加倍抽样或全数检验。 ⑷技术保证 收到业主提供的图纸后,及时进行内部图纸会审及深化设计 ,并把发现问题汇总;参与由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参加的图纸会审,进行会审记录的会签、发放、归档。 编制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积极推广“四新”技术。 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创优经验,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技术意识。 每两周组织一次由总承包管理部和配属队伍管理人员参加的质量、技术意识提高会。 ⑸合同保证 21 / 34 全面覆行工程承包合同,加大合同执行力度,严格监督分包队伍、专业公司的施工质量,严把质量关。 ⑹试验保证 项目部负责工程各种相关试验、见证取样试验以及配比试验。 各种材料、构件需按规范要求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⑺制度保证 质量会诊制:在项目内部分别组成钢筋、模板、混凝土、砌体、装修、安装等分项工程质量考评小组,在质量例会上对质量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总结,提出解决措施。 同时,对各层同一分项工程质量问题发生频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做出统计分析图表,进一步发现问题变化趋势,以便更好地克服质量通病。 挂牌施工管理制:以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来规定和划分每个管理人员的岗位质量职责;对现场操作人员,我们采取挂牌施工。 标牌管理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标明小组负责施工区域。 现场 管理人员如发现某段施工质量有问题,可以立即根据标牌查找到操作人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其二,现场悬挂施工交底标识,直接将施工操作顺序和工艺标准现场交底给工人,让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始终可以方便地对照交底,从而实现高标准、高质量的目标。 奖惩制度:通过奖优罚劣,促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加强责任感,把工作做得更细、更认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或杜绝今后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标签制度:每施工完一段,工长立即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如实地填写到质检标识签内,标识签粘贴在受检部位,方便工人及时地了解每段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增强 工人的质量意识起到了警示作用。 22 / 34 各分项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专业检),隐蔽工程作好隐、预检记录,质检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