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练习题人教版内容摘要:
毛泽东、 _________、 _________等位代表,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 6.孙中山在建立黄埔军校的过程中得到了 _________和 _________的帮助。 7. 1935 年 1 月,党中央在 ______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为_________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三、材料说明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 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回答:①中国的土地“不可以断送”是针对什么而说的。 ②为此,中国人民进行了什么斗争。 ③在这次斗争中,是如何体现中国人民“不可以低头”的。 ④这次斗争是一次什么性质的斗争。 其结果如何。 2.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毛泽东 回答:①诗中所描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艰苦的斗争。 ②请写出这次斗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及 转折性会议。 ③这场斗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 孙中山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他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 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 回答:①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的目的是什么。 ②黄埔军校建立于何时、何地。 ③黄埔军校的建立起到了什么作用。 四、简答题 1.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2.列举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主要战场。 3.简要回答遵义会议的 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4.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进行了哪些努力。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 A. 1929 年 B. 1930 年 C. 1931 年 D. 1932 年 2.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整个东北只用了( ) A.一个多月 B.四个多月 C.半年 D.一年 3.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 ) A.华东 B.华中 C.西北 D.华北 4.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 ( ) A.开展游击战争 B.建立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 C.局部抗战 D.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5.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关键是( ) A.全国人民的支持 B.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C.张、杨的劝说 D.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所做的努力 6.北京东、南、北三面被日军包围之后,中日。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练习题人教版
相关推荐
(1) 基础工程 根据现场地质情况,钻孔灌筑桩采用冲击钻机成孔,竖向导管法灌筑水下砼。 桩基均为嵌岩桩,地质情况与设计基本相符。 钻孔深度到达设计要求标高时,及时清渣,报请监理工程师验孔,符合要求后,马上将制作好的钢筋笼吊放就位并做好安放加固工作,采用不间歇施工连续灌筑砼,一气呵成,确保桩基砼浇筑质量。 桩基经 xx 市交通质监站检测后全部为Ⅰ类桩。 (2) 系梁承台工程 基坑采用机械开挖
向排水沟将田间排水汇集后排入 XX 江。 XX 村两岸民房紧临河岸段,采用 C15 4 砼挡土墙防洪护岸。 XX 抬水闸 在乡政府下游桩号 2+180m 处布置一座抬水闸,枯水期关闸蓄水既可解决两岸部分农田的灌溉问题,又可满足乡镇规划景观要求;汛期开闸恢复河道断面泄洪,保证洪水安全下泄。 水闸正常蓄水位 , 水闸总宽 ,溢流净宽 3 孔 10m,采用 3 扇 10 (宽高)的平面钢闸门控制
分,其展开图是矩形。 图 10— 2 是车棚顶部截面的示意图, 所在圆的圆心为 O。 车棚顶部是用一种帆布覆盖的,求覆盖棚顶的帆布的面积(不考虑接缝等因素,计算结果保留 π )。 . 11. 本市新建的滴水湖是圆形人工湖。 为测量该湖的半径,小杰和小丽沿湖边选取 A、 B、 C三根木柱,使得 A、 B之间的距离与 A、 C 之间的距离相等,并测得 BC长为 240米, A到 BC 的距离为 5
13.第二段中的“戏剧性”在文中指什么 ?第四段中“一张弓总被拉满”比喻什么 ?(请在空格内作答 )(4 分 ) 答:“戏剧性 ?指。 “一张弓总被拉满”比喻。 14.向年轻人讲道理的文章不少,本文却耐读易接受,原因是什么 ?请谈谈你的看法。 (3 分 ) 答: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11 分 ) 水葫芦之灾 李洋 水葫芦学名凤眼蓝,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
走 4 米,在第二次 5 秒内走 2 米,在第三次15 秒内走 6 米,则可以肯定此物体一定是作了()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既有匀速直线运动,又有变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子弹离开枪膛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 A、子弹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 B、子弹具有惯性 C、子弹受到的惯性 大于空气阻力 D、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力 让一个表面沉没的小钢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