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清林径水库引水调蓄工程内容摘要:

年调节功能的中型水库,水库的长期运行可能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水库蓄水初期,被淹没土壤与植被中的有机物分解向水体释放营养物质,有可能引起水环境问题;水库集雨区范围内的点源、面源(主要是库区农田和林地)污染物的排放,将影响水库水质。 ⑵ 生态环境 扩建后的清林径水库蓄水后,由于水位的升高,将永久性淹没水库周边部分植被(主要为一些灌木和经济树木),破坏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 ⑶ 地质环境 深圳市清林径水库引水调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6 水库蓄水量增加,水库水位的升高会形成库周围地区的地下水位上升,可能会产生库岸崩塌、滑坡及岸边再造问题。 ⑷ 移民安置 本工程的移民安置人数较少,其中引水管线大部分路段沿规划道路铺设,并在道路施工开始后进行,工程引起的移民问题仅局限于水库库区。 ⑸ 水库运行 工程引水在满足猫仔岭水厂的运行要求后,富余水量进入清林径水库进行调蓄。 清林径水库在丰水期本地水资源充足时,猫仔岭水厂应优先使用本地水资源,但水库供水时,为满足 猫仔岭水厂和坪地水厂出现特殊情况时的需水要求,应保证水库具有满足 3060 万 m3调蓄库容的条件。 和污染控制 保护目标 表 31 环境功能区划 功能区类型 范围 保护目标 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地表水环境 工程引水管线龙岗河段及其与支流丁三河交汇河段、 清林径 水库库区和集雨区,龙口水库库区,龙口泵站取水口处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 II、 III 类水质标准 清林径水库、龙口水库:Ⅱ类; 龙岗河: III 类 大气环境 清林径 水库库区、土料场1000m 范围内, 龙口 ——清林径水库 —— 坪地水厂引水管线外 300米范围内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以及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20]1 号 “关于发布《环境空 气 质 量 标 准 》(GB30951996) 修 改 单 通知 ”) 龙口泵站、清林径水库、引水管线区域:二级 声环境 管线施工区、土料、砂石料的运输沿线及泵站周边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中的 II类、 IV 清林径水库和龙口泵站周围: II 类;深圳市清林径水库引水调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7 200 米地区 类标准 管线工程: IV 类 ⑴ 水污染物排放 在施工期,必须将清林径水库扩建施工人员的生活基地安置在水源保护区外;在运营期,必须杜绝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等排入清林径水库集雨区。 排入龙岗河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等经处理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20)中第二时段的一级排放标准。 ⑵ 噪声控制 建设期施工场区边界应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的要求。 项目运营期间泵站边界噪声应达到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中的 II 类标准要求。 ⑶ 水土流失 参照国家《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96)》,并参考深圳市水利规划设计院 1996 年编制的《深圳市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中确定的深圳市土壤侵蚀强度的等级划分。 ⑷ 大气污染物排放 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执行广东 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20)中表 2 的第二时段二级排放标准。 清林径水库水质总体良好,除铁、锰和总氮个别月份超标外,库内水质基本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中的Ⅱ类标准和《生活饮用水水深圳市清林径水库引水调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8 源水质标准》( CJ 302093)的Ⅰ类标准。 丁山河及龙岗河受上游地区排放生产和生活污水的影响,水质劣于国标GB38382020Ⅴ类标准。 水质污染类型为有机污染型,主要的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 BOD NH3N 和石油类。 项目引用的东江 水质总体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但在个别月份氮、磷超标,引用东江水的总磷指标最低数值也超过了湖库的总磷Ⅱ类标准( )。 库区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含量不高,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但部分试样中金属锌指标超过土壤一级标准值。 但土壤中锌元素的平均值低于锌元素在当地土壤的最高背景值,金属锌的含量仍处于正常范围。 总体上看,项目区域内无工业企业,土壤保持着较好的自然背景。 龙岗区环境空气 2020 年现状质量较好,各项指标均可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 同时,项目选线、址区内敏感点现状大气环境质量均能达到所属功能区的标准,现状大气环境质量较好。 库区监测点的噪声监测值均达到了 2类标准,声环境现状良好项目选线周边声环境总体较好,现状道路的交通噪声在夜间的影响较为显著。 ⑴ 土地利用现状 清林径水库集雨区域现状土地利用主要有村庄、菜地、果园、鱼塘、养殖场,泵站选址区现状,大部分为苗圃场,地块中还有房屋和鱼池,项目管线主要沿规划道路铺设,现状主要为建成区和人工林、果 林等。 深圳市清林径水库引水调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9 ⑵ 水土流失现状 库区大部分地区属于轻度侵蚀,中度侵蚀位于坡度较缓的耕地、经济林和地形较平坦的荒地,强度侵蚀分布在植被覆盖较差的灌林地和坡度较大的山体。 总体而言,库区水土流失现状较重。 ⑶ 植被现状 库区内的植被类型主要包括针阔叶混交林、常绿林和少量针叶林;引水工程沿线区域的植被总体分布较少。 清林径水库库区陆地植被的最主要种类主要为马占相思、柠檬桉、尾叶桉、银柴、漆树、 马尾松 、 豺皮樟 等。 在 清林径引水工程的引水沿线区域的 主要乔木树种 为簕仔树、荔 枝、龙眼、红鳞蒲桃、潺稿、降真香、光叶山黄皮、九节、栀子花、银柴、紫玉盘等。 ⑷ 动物现状 库区内有多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长势较好,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较优越的生活环境。 水库库区现有的生态景观和生态要素可分为:山林、鱼塘、农田三大生境,每种生境中动物的主要组成相对稳定。 水土流失 项目施工期间如果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年平均水土流失总量达到了 万吨。 在采取较为完备的水土保持措施后,水土流失强度和水土流失量下降很多。 整个项目建成 后,水土流失属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基本恢复到施工前的水平。 水土流失随着施工的结束在该区域造成的影响也随之结束。 施工过程中采取较完备的水土保持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景观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不会改变现有景观生态体系的质量,经过保护,林地将更加茂盛,生物量也会增大,区域的景观生态体系将仍然是稳定的。 深圳市清林径水库引水调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10 土地利用改变 项目泵站、管线工程占用土地数量不大,对区域土地资源影响很小,而且管线工程拟同规划道路同步实施,避免了对地表的重复开挖,减少了工程施工的噪声、扬尘影响。 水库扩建后占地面积较大,对库区原有土地利用功能影响明显,但库区绝大部份属水源保护区,这种功能转换符合水源保护区法规要求,从地方长远发展利益和水源保护的角度看,库区土地利用改变是有益的。 对植被和土地淹没区影响 泵站、管线工程建设期间,会破坏这些土地的植被,从而引发项目所在地的土壤侵蚀,影响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 此外,随着施工期植被的破坏,沿线和弃土场征地范围内的一些植物种类数量将会大大减少。 但沿线施工不会破坏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水库扩建对库区植被影响影响主要为淹没区损失,其次是筑坝取土场对地表植被破坏,水坝和溢洪道改造因在原有构筑物上改建,对周边植被破坏较少。 环库 道路因在山体上开挖,易造成水土流失,破坏沿途植被。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水库扩建后库区水域面积增加,水线长度也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两栖类野生动物栖息地,工程实施后将逐步搬迁库区的单位、农户、居民,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库区人为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对水库周边林相改造,退果还林等活动也有助于库区生态恢复,有利于野生动物繁衍。 水库现状污染源 库区主要污染源为库区农业种植活动造成的面源污染,其中以库区经济林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其次是农业使用的化肥、农家肥和农药流失影响。 常 规水质预测 扩建后,清林径水库各月 BOD5 浓度均未超过所属的标准。 清林径水库库水中 BOD5 在七月份最大,然后浓度逐渐下降,十二月中降至最小。 深圳市清林径水库引水调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