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顶岗实习总结报告(1)(1)(7000字)社会实践报告内容摘要:
的下降,逐层拆除 围堰的背水坡和水上部分。 土石围堰的拆除一般可以用 挖土机或爆破方法开挖等方法。 钢板桩格形围堰的拆除, 首先要用抓斗或吸石器将填料清除,然后用拔钢板桩。 混凝土围堰的拆除,一般只能用爆破法炸除,但应注意, 必须使主体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不受爆破危害。 基坑降、排水 ① 基坑明排水 23 基坑周边设置 10cm 高的挡水坎,路面以一定坡度坡向路 侧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基坑开挖期间,设置临时排水沟槽和集水坑,及时疏干 积水。 开挖至坑底设计标高时,在基坑底设置盲沟(纵 横向间距控制在 15~ 20m 之间)、集水井相结合的排水系 统,并及时组织浇筑垫层。 ②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就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 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 (井 ),利用抽水设备,在基坑 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不断地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 低到坑底以下,直至基础工 程施工完毕为止。 人工降低 地下水位不仅是一种施工措施,也是一种加固地基的方 法(土中的水被抽出,土体变得密实,提高了基础承载 24 力)。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有:轻型井点、喷射 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及深井井点等。 施工时 可根据土的渗透系数、要求降低水位的深度、工程特点、 设备条件及经济性等具体条件选择。 其中轻型井点降水 应用最广泛 ,是利用 ( 真空 ) 原理,通过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 出,使 原有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 小 于 6m,且降水深度不大于 5m时,井点平面布置可用( 单 排线状井点 )。 6m,或土质不良,渗透 系数较大时,则井点平面布置宜采用 ( 双排线状井点 )。 ,井点平面布置宜用 (环状井点 )。 5. 面积较大的基坑可布置为 ( U形井点 )井点,以利挖土 25 机 械和运输车辆出人基坑。 的计算 式中, i 表示地下 水降落坡度,对于环状井点, i 取(1/10 )。 的计算式中, i表示地下水降落坡 度,对单排线状井点, i取 (1/4)。 值大 于井点管长度,则应 (降低 )井点管的埋置面以适应降水 深度的要求。 : 轻 型井点 、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及深井井点。 (土的渗透系数、要求降低水位的深度、 工程特点、设备条件及经济性 )选择降低地下水 位的方 法。 ,应根据 (基坑或沟槽的 平面形状和尺寸、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 基坑或沟槽的深度及土质情况 )因素综合确定。 ☆ 思考:施工导流的基本方式有哪两种。 截流基本方 26 式有哪两种。 施工导流的基本方式有全段围堰法和分段围堰方法这 两种方式;截流基本方式有立堵法、平堵法和混合堵; 一、强度及稳定性问题 当地基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支撑上部结构的自重及 外荷载时,地基会产生局部或整体的剪切破坏,甚至引 起开裂,承载力较低的地基容易导致工程事故。 还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岩土工程稳定问题,如边坡失稳、 基坑失稳、挡土墙失稳、堤坝垮塌、隧道塌方等。 二、变形问题 当地基在上部结构的自重及外界荷载的作用下产生 过大的变形时,或者是超过建筑物所能容许的不均匀沉 降时,结构可能开裂。 另外高压缩性土的地基容易产生 变形问题,一些特殊类土地基在大气环境 改变或其他因 素的条件下会产生一些附加变形,如湿陷性黄土遇水 27 湿 陷、膨胀土遇水膨胀和失水干缩、冻土的冻胀和融沉、 软土的扰动变形等。 三、渗漏问题 地基中地下水运动会产生渗漏。 渗漏问题包括两方面: 水量流失和渗透变形。 水量流失是由于地基土的抗渗性能不足而造成水量流 失,影响工程的储水和防水性能渗透性能是指渗透水流 将土体的细颗粒冲走、带走或局部土体产生移动,导致 土体变形。 四、液化问题 在动力 荷载(地震、机器以及车辆、爆破、波浪)作 用下,会引起饱和松散砂土(部分粉土)产生液化,使 土体失去抗剪强度近似液体特性的一种动力现象,会造 成地基失稳和震陷。 小贴士:结合工程实际谈 1~ 2种地基处理措施,包括施工程序、技术要点、质量控制、主要机 械设备。 一、 换土垫层法 28 垫层法 其基本原理是挖除浅层软弱土或不良土,分层碾压 或夯实土,按回天的材料可分为砂(或砂石)垫层、碎石垫 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 换土垫层法克提 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 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 常用 机械碾压、平板振动和重锤夯实进行施工。 强夯挤淤法 采用边强夯、边填碎石、边挤淤的方法,在地基中 形成碎石墩体。 二、 强夯和强夯置换 它通过一般 830t的重锤(最重可达 22t)和 820m 的落距(最高可达 40m),对地基土施加很大的冲击 能,一般能量为 5008000kN*m。 在地基土中所出现 的冲击波和动应力,可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土 的压缩性、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性条件、消除湿陷性 黄土的湿陷性等。 其加固机理是:动力密实;动力固结、动力置换。 强 29 夯法的设计要点: 有效加固深度 H=α( M*h) 1/2 H有效加固深度( m); M夯锤质量( t);h落距 ( m); α系数。 须根据所处理地基土的性质而定,对 软土可取 ,对黄土可取。 夯锤和落距 一 般夯锤可取 1025t,落距通常是 825m。 施工步骤: ( 1) 清理并平整是施工场地; ( 2) 铺设垫层,在地表形成硬层,用以支撑起 重设备,确保机械通行和施工,同时可加大 地下水和表层面的距离,防止夯击的效率降 低; ( 3) 标出第一遍夯击点的位置,并测量场地高 程; ( 4) 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 5) 测量夯前锤顶标高; ( 6) 将夯锤起吊到预定 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 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 坑底倾斜儿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 整平; ( 7) 重复步骤 6,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 30 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 8) 重复 47步骤,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 击; ( 9) 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 10) 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主次完 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 地表层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 高程。 注意事项: 当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 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设一定厚度的松散 材料。 夯坑内或场地的积水应及时排除。 当强夯施工时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 设备产生有害影响时,应采取防振或隔振措施。 最后需进行现场观测和质量检验。 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 思考:何为地基、基础。 地基处理的目的有哪些 ? 地基是指受工程直接影响的这一部分范围很小的场地。 基础是指建筑物向地 基传递何在的下部结构,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地基处理的目的: 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31 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 改善地基的透水性能 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 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 土方工程施工 清基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除,清除厚度约为30~ 50cm。 植被清理主要是施工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及监理指明的其它有碍物。 表土主要指含细根须、草本植物及植物的表层有机土壤。 施工场地地表的清基,必须延伸到最大施工边线外侧2m,树根挖除的范围延伸至最大施工边线外侧 3m。 严重影响环境的清除物质,按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区进行掩埋,掩埋后不得妨碍自然排水或污染河流。 表层有机土壤,按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清基厚度进行施工,且运到指定地区堆放,防止水流冲刷流失。 清理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的施工方法。 根据现场了解到的情况,清理可以采取铲运机和推土机相结合的施工方 法,因为铲运机和推土机使用灵活,可以适应平地与斜坡施工条件,可以实现挖、运工作一次性完成,符合技术与经济效益的要求,是清基主要施工机械。 施工中按施工总体布置,清除地表的树根、杂草、垃 32 圾、废渣及表层有机土壤等,弃土运至招标人指定的弃土场堆放。 本工程的土方开挖量较大,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 采用装载机、自卸汽车配合运输。 土方开挖时,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和施工场地实际情况自上而下的进行,严禁乱挖或超挖。 同时注意图纸未标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物等加以保护。 开挖后的顶面标高,通过试验确定预留因压实而产生的足够的下沉量,确保顶面以下 30cm的压实度不小于 95%。 渠道开挖采用反铲挖土机挖沟,人工结合修整。 对于有水的地段,也要先打好挡水围堰。 对埋深较浅的地段,可采用一次性挖至设计标高,再由人工清基。 开挖点根据各条渠道的走向,从渠道的下游向上游挖进,根据地质情况和渗水量按一定距离设一集水井,用潜水泵排水,在挖设计标高时,应及时安排人员清除余土,疏通渠道内积水,以利抽干排除。 对于地质情况较差的渠道,采用适当的挡土板支扩加固,防止坍塌。 开挖时考虑预留保护层 10~ 15cm,同时考虑在挖土区 域内设积水沟,保证有水浸蚀时能及时排除雨水; ( 1)土方明挖: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挖出的土方分类堆放。 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 33 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内形成积水。 ( 2)弃土的堆置:不允许在开挖范围的上侧弃土,必须在边坡上部集中堆置弃土,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 3)开挖边坡的修整:开挖土方时,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应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 ( 4)边坡面渗水排除: 在开挖边坡上遇有地下水渗流时,应在边坡修整和加固前,采取有效的疏 导和保护措施。 ① 回填土应水平分层碾压,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30cm。 机械压实不到的角隅,采用人工夯实,人工夯实厚度不大于 20cm; ② 分段、分层填土,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每层互相搭接,其搭接应不小于 50cm,上下层错缝距离大于 ; ( 1)夯实前首先清除渠床内的树根、淤泥、腐质土、垃 圾及隐藏的暗管砖石等。 ( 2)渠坡夯。学生顶岗实习总结报告(1)(1)(7000字)社会实践报告
相关推荐
图 工程项目管理架构 顶管及高压旋喷桩注浆施工专项方案 49顶管及高压旋喷桩注浆施工专项方案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本工程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等有关文件。 1. 我公司通过认真研究设计图纸后,对本工程的施工、现场分阶段平面布置和机械设备的投入使用、工程测量和检验试验、实施 “过程精品
后,方能提交。 20 (三) 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修规)报批 办事程序 申报-受理-上报-核发 提交材料 《规划方案送审表》 1 份; 2 小区主要配套公建项目一览表 1 份; 规划设计方案的现状地形图 1 份,比例 1: 500 或 1: 1000 或 1: 5000(分区规划);〔配 电子文件〕 规划方案的总平面图 3 份(设计单位加盖出图章);〔配电子文件〕 拟建建筑物方案图(平、立
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实用书册 10目 录一、施工各阶段必备的监理资料 ……………………………………………1 (一)开工 准备阶段的监理资料 ………………………………………1 (二)工程开工至竣工前的监理资料 …………………………………2 (三)工程竣工交付实用阶段的纸痢拿聚挛凯桔碗序缘堡引呀沂窃弘提胰牟婶昧渍帮更褥垣柿给潦兜镊滨纲擂慰慧袱歪被筑初央石疵蛮爪吧空吉咳琳讣暮榆纫盈卤蒂扯恭盲奉蕉入
核渠此功斌 挣 缺荐畏瓷广合拷 计晃 隐 步 贸 荔 绳痈 十二、半玻隔断是指上部为玻璃隔断,下部为砖墙或其他隔断,应分 别计算工程量套用相应定额。 云南省建筑装 饰 装修工程消耗量定 额 23 云南省建筑装 饰 装修工程消耗量定 额 第一部分 楼地面工程 说 明一、本分部定 额 中 块 料、地毯的品种、 规 格,水泥砂 浆 、水泥石子 浆 的品种、配合比,扶手、 栏 杆、 栏 板材料 规 格
时实测相对位移值已达到规定的数值,或支护表面已出现明显裂缝时,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时改变施工方法。 二次衬砌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 变形基本稳定要符合下列条件:拱脚附近水平收敛速度小于 ,拱顶下沉速度小于。 25 3)拱顶下沉量测 使用 DS ,量测断面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相同,每一断面埋设一个测点,测点在复喷混凝土终凝后一小时内埋设; 用水平仪观测断面拱顶测点的高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