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内容摘要:

电极 (Pt、 Au、石墨 ),则要再看溶液中离子的失电子能力。 • (1)阳极产物的判断 • 根据阴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 • 阴离子放电顺序: 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 F- • (2)阴极产物的判断 • 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 • 阳离子放电顺序: Ag+ Hg2+ Fe3+ Cu2+ H+ (酸 )Pb2+ Sn2+ Fe2+ Zn2+ H+(水 )Al3+ Mg2+ Na+ Ca2+ K+ • 4.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比较 原电池 电解池 电镀池 定义 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的装置 装置举例 原电池 电解池 电镀池 形成条件 ① 活动性不同的两电极 (连接 ) ② 电解质溶液 (电极插入其中,并与电极发生自发反应 ) ③ 形成闭合回路 ① 两电极接直流电源 ② 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 形成闭合回路 ① 镀层金属接电源正极,待镀金属接电源负极 ② 电镀液必须含有镀层金属的离子 (电镀过程浓度不变 ) 电极名称 负极:氧化反应,金属失电子或者氢气等还原性物质失电子 正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或者氧气得电子 阳极:氧化反应,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或金属电极失电子 阴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 阳极:金属电极失电子 阴极:电镀液中镀层金属阳离子得电子 (在电镀控制的条件下,水电离产生的 H+ 及 OH- 一般不放电 ) 原电池 电解池 电镀池 电子流向 负极 ―― →导线正极 电源负极 ―― →导线阴极 电源正极 ―― →导线阳极 同电解池 温馨提示: ① 同一原电池的正、负极的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 ② 同一电解池的阴、阳极的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 ③ 串联电路中的各个电极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 上述三种情况下,在写电极反应式时,得、失电子数要相等;在计算电解产物的量时,应按得、失电子数相等计算。 • • (1)氯碱工业 • ①食盐水的精制 • ② 主要生产过程 ③ 电极反应 阳极: 2C l-- 2e-== =C l 2 ↑ 阴极: 2H++ 2e-== =H 2 ↑ 总反应: 2N aC l + 2H 2 O ==== =通电Cl 2 ↑ + H 2 ↑ + 2N aOH • (2)电镀 (如铁件镀锌 ) • 电镀液:含 Zn2+ 的盐溶液 (如 ZnCl2溶液 ) • 阳极 (Zn): Zn- 2e- ===Zn2+ • 阴极 (铁件 ): Zn2+ + 2e- ===Zn • 电镀过程中电镀液浓度不发生变化。 镀层金属作阳极,镀件作阴极,电镀液中必须含有镀层金属离子。 • (3)电解精炼 • 如粗铜 (含 Zn、 Fe、 Ag等 )的提纯 • 阳极 (粗铜 ): Zn- 2e- ===Zn2+ • Fe- 2e- ===Fe2+ • Cu- 2e- ===Cu2+ • 阴极 (纯铜 ): Cu2+ + 2e- ===Cu • 电解过程中,活泼性比 Cu弱的 Ag、 Au不放电,形成阳极泥 (可从阳极泥中提纯 Ag、Au),电解质溶液中 c(Cu2+ )会不断减小,应定期更换电解质溶液。 • 温馨提示: • ①阳离子交换膜 (以电解 NaCl溶液为例 ),只允许阳离子 (Na+ )通过,而阻止阴离子 (Cl- 、 OH- )和分子 (Cl2)通过,这样既能阻止 H2和 Cl2混合发生爆炸,又能避免 Cl2和 NaOH溶液作用生成的NaClO影响烧碱质量。 • ②电解或电镀时,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必为阳极;电极质量增加的电极必为阴极,即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得电子变成金属吸附在阴极上。 • ③ 电解精炼铜,粗铜含有的 Zn、 Fe、 Ni等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进入溶液,其他的杂质以阳极泥的形式沉积。 电解质溶液的 Cu2+ 浓度会逐渐减小。 • ④电镀时,阳极 (镀层金属 )失去电子的数目跟阴极镀层金属离子得到电子的数目相等,因此电镀液的浓度保持不变。 • 方法归纳 拓展思维 活学活用 • 1. 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方法: 类型 电极反应 特点 实例 电解物质 电解质的变化 pH 使电解质溶液复原 电解水型 阴极: 4H+ + 4e-===2H2↑ 阳极:4OH- -4e-===2H2O。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