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油库20xx年hse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内容摘要:
为了全面完成今年 HSE 管理工作目标,确保全年无安全环保事故,加强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就成为重中之中。 一是 严格车辆、人员入库安全提醒和检查,确保把不安全因素杜绝在生产区域以外; 二是 杜绝油台巡查不细和监管不到位等现象,特别是要杜绝油车静电拖地不到位,溢油探头放置不规范,油车前未放置安全提示牌等小细节,大风险问题; 三是杜绝设备“带病”运行和跑冒滴漏,加强现场巡 查和抢维修力度,做到问题不遗漏,“小毛病”不过夜; 四是 加大查处“三违”力度,严格规范作业; 五是 消灭“低、老、坏”现象,树立良好工作习惯; 六是 加强巡查和视频监控,形成高压态势,确保现场管理心中有数; 七是 加强现场设备检查和保养,保证较高设备完好率和设备运行可靠性; 八是 严格执行重大作业制度,杜绝监管漏洞。 (三)全力以赴做好大运安保工作,确保实现“平安大运”工作目标。 按照仓储管理中心《关于开展大运安全保卫专项工作的通知》要求,油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细务实的工作态度,全力做好深圳大运安保工作。 一是 成立 机构 ,加 强 工作 7 领导。 油库成立了由 主任挂帅的 大运安保工作 小 组, 强化大运 安保工作 的领导。 二是 制订 大运安保工作 方案 , 统筹安排部署。 油库制订了《 大运安保工作 方案》、《 大运 会期间加强安保 工作措施意见》,做到了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确保万无一失。 三是 开展专项检查,做到边检查、边整改、边提高。 从 6 月份开始,油库按照《深圳大运会安全保卫专项工作检查表》进行自查自改,同时将安保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 另外,油库还结合治安保卫的薄弱环节,组织开展了夜间突击检查、模拟可疑物、强行闯入库区等接近实战的测试检查和抽查。 四是 加强大运会期间领导 干部值班制度。 大运会期间, 特别是开闭式油库安排领导干部双岗值班,每天通过办公平台上 实行零报告制度。 五是 加强大运期间施工作业安全管理。 油库原则上暂停一切用火用电作业,亟须用火作业实行升级管理,一级用火作业经省公司批准后实施,油库主任全程监督用火。 六是 加强油库门岗安保管理。 从 7 月22 日起至 8 月 23 日,油库门卫实行双岗制 , 加强 对 入库车辆及人员检查 ,重点检 查车辆驾驶室、底盘、工具箱 、货箱等部位 和司机 身份 证 、驾驶证、 危 运证 、 从业证和 省公司核发的 《广东石油分公司进库(站)准入证》,不符合要求 的一律不准入库。 七是 实行 24 小时监控和巡查。 油库安排 专人对视频 监控 系统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监控, 重点监控油库 8 码头、油罐区、油泵房、铁路栈桥、发油台、配电房等重点保卫目标;库区巡查巡检时间间隔由 2 小时提升到 1 小时 1次,油库管理岗位人员也参与库区巡查。 八是 加强防恐应急预案演练。 油库制订了防恐专项应急预案,从 6月份安排对可疑人、可疑物、火灾爆炸、跑冒油、暴力袭击等基本防恐应急预案进行了演练,共计 8 次,其中 2次还与华南公司深圳管理处和深圳石油分公司进行应急联动演练。 九是 做好迎检工作。 大运会前夕,集团公司安环局、销售公司组织了对油库大运安保专项检 查,省公司和中心领导也多次带队到到油库检查;另外,油库还迎接了包括省、市、区、街道公安部门、安监部门、环。中石化油库20xx年hse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相关推荐
质证书》处理;累计三次的,吊销其《资质证书》。 第三十三条 (骗取证书责任)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消防技术服务资质的,不予受理,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消防技术服务资质。 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骗取《资质证书》的,由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撤销该行政许可,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消防技术服务资质。 第三十四条 (未取得资质责任)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未
OEM技术主管组织有关人员确定设计方案,编制《产品技术变更表》或《产品技术规格书》、并视需要编制产品图纸、《产品明细表》。 派生设计文件由 OEM 技术主管审批。 3. 合同协议:双方签订包括但不限于 OEM 产品收购合同、商标使用管 理合同、质量保证协议、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业务交往若干问题备忘录,合同协议签订前应按照合同审批程序通过法务部审查。 第六章 OEM 运行资格评定 第十一条 OEM
亦通过该客户服务中心反馈到客户。 通过客户服务中心的有效运作,带来以下便利: 客户服务中心内部运作流程图: 第一、建立首问责任制,所有客户的投诉和需求都有专人负责跟踪和落实直至客户满意为主,跟踪到底,决不推诿; 第二、管理资源集中,统一调度,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三、全天候服务,保证客户的需求即时得到受理及解决。 鑫银大厦管理处与 行业主管部门及客户 关系运作流程图:
............................... 129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130 奖惩管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