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规范修改内容内容摘要:

并设置直通该地面的安全出口,该地面应按消防技术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车道、消防登高 扑救场地和消防水源。 第 人员密集场所、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托儿所、幼儿园、儿童游乐厅、老年人建筑、地下商店、车库等设置、平面布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工业建筑中员工宿舍、办公室和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场所等的设置、平面布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工业建筑的设置、平面布置及防爆设计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资料核查,现场检查。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工业建筑应 查看泄压口设置位置、核对泄压口面积、泄压形式。 第 燃油、燃气设备房,含可燃油的电力设备房,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等消防设备用房等设置和平面布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资料核查,现场全数检查。 第 条 建筑内使用可燃气体、液体作燃料时,其燃料的储存、供给和使用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资料核查,现场检查。 第四章 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 防火、防烟分 区和建筑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的规定。 第 建筑工程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当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水幕等措施进行分隔。 第二节 防火、防烟分区 主控项目 第 条 防火分区的设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资料核查,现场检查。 6 a)对照设计文件 、 核查施工记录; b)现场 检查 ,按该建筑防火分区总数不少于 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个,总数不足 5 个的全数检查,防火分区 建筑面积允许正偏差不应大于 5%; c)对于功能复杂的建筑工程,不同使用功能的 标准层(或其它楼层)应全数检查。 注: 、消防风机房以及桑拿浴室的洗浴部分、厕所、盥洗间、室内游泳池、消防水池可不计入防火分区面积; 、消防电梯前室及其合用前室、设置有防火门的封闭楼梯间可不计入防火分区面积。 第 条 防烟分 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验收方法 : 现场检查。 按该建筑防烟分区总数不少于 20%抽查 ,且不得少于5个,总数不足 5个的全数检查。 一般项目 第 条 防烟分区建筑面积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 按该建筑防烟分区总数不少于 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 个,总数不足 5个的全数检查,防烟分区建筑面积允许正偏差不宜大于 5%。 第 条 挡烟设施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资料核查,现场检查。 按该建筑防烟分区总数不少于 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 个,总数不足 5 个的全数检查,挡烟设施高度允许负偏差不宜大于 5%。 第三节 防火墙、隔墙和 楼板 主控项目 第 条 防火墙的设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 : 现场检查。 a)按该建筑防火分区总数不少于 20%抽查防火墙设置,且不得少于 5 个,总数不足 5 个的全数检查,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水平距离 7 负偏差不应大于 1%; b)沿管道敷设沿线现场检查 2 处以上,防火墙上应无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穿过。 第 条 防火墙、隔墙、柱、梁、楼板、疏散楼梯、屋顶承重构件等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 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 : 资料核查,现场检查。 a)查验相关资料; b)每类构件按楼层(防火分区)总数不少于 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 层(个),总数少于 5层(个)的全数检查,且每层检查点不得少于 2个 ; c) 防火墙、隔墙墙体与梁、楼板结合紧密,无孔洞、缝隙,墙上的施工孔洞应采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 第 条 变形缝、伸缩缝应采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 验收方法 : 资料核查,现场检查。 查验隐蔽工程施工记录 , 现场查看变形缝、伸缩缝,按楼层(防火分区)总数不少于 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 层(个),总数少于 5层(个)的全数检查。 一般项目 第 条 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下的管线沟处的空隙应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 验收方法 : 资料核查,现场检查。 查验施工记录,现场抽查 23处。 第 条 金属管道穿越防火分区隔墙、楼板时,管道与墙、楼板的缝隙应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 大于 等于 DN100 的排水塑料管道穿越防火分区隔墙、楼板时,应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电器金属桥架在穿越防火分区隔墙、楼板时,桥架与墙、楼板的缝隙应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且应用不燃材料在桥架内将电缆、导线之间的空隙封堵严密。 验收方 法:资料核查,现场检查。 查验相关检验报告、施工记录;按楼层(防火分区)总数不少于 20%抽查,且抽查数量不得少于 5 层(个) ,当总数少于 5 层(个)时全数检查。 第 条 墙体上嵌有箱体时应在其背部用不燃材料封堵,并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验收方法 : 资料核查,现场检查。 查验施工记录,现场抽查 23处。 第四节 电梯井和管道井等竖向井道 8 主控项目 第 条 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烟道、送排风道、污衣井和垃圾井等竖向井道的设置位置及其耐火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 准 要求。 验收方法:资料核查,现场检查。 第 条 电缆井、管道井的检查门及缝隙、孔洞封堵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井内管道、槽式封闭托盘与楼板的缝隙、孔洞以及槽式封闭托盘内非耐火电缆之间的缝隙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 验收方法:资料核查,现场检查。 查验隐蔽工程施工记录、产品 燃烧性能证明文件 ;按楼层(防火分区)总数不少于 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层(个) , 总数少于 5 层(个)的全数检查。 第五节 防火门、防火窗 主控项目 第 条 防火门、防火窗的产品质量和各 项性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验收方法:资料核查,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相关资料。 第 条 防火门、防火窗的类别、安装位置、开启方向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 a)同一类别的防火门、防火窗按实际安装数不少于 10%抽查,且不得少于10樘,总数少于 10 樘的全数检查; b)电动常开防火门选取 13 樘,模拟火灾报警,测试门的关闭功能,并查看信号反馈情况。 一般项目 第 条 防火门及其配件安装牢固 ,门扇启闭灵活 ,关闭严密;闭门器、顺序器、密 封条等配件满足使用要求。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 a)按实际安装樘数不少于 10%抽查,且不得少于 10 樘,总数少于 10 樘的全数检查。 b)将防火门扇开启到最大位置释放,观察关闭顺序及闭门功能。 9 第 条 门框与墙体间缝隙填嵌密实,门扇与门框结合紧密,门框、门扇表面无破损,密封条安装顺直,与门结合牢固、紧密。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 按实际安装樘数不少于 10%抽查,且不得少于 10 樘,总数少于 10樘的全数检查。 第六节 防火卷帘 主控项目 第 条 防火卷帘的设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 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资料核查,现场检查。 对照设计文件,按实际安装樘数不少于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 樘,总数少于 5樘的全数检查。 第 条 防火卷帘的产品质量和各项性能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要求。 验收方法:资料核查,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相关资料。 第 条 防火卷帘应具有机械操作控制、手动控制和联动控制等功能,运行正常,关闭严密,手动控制和联动控制 信号 应向 消防控制中心 反馈。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 按实际安装樘数不少于 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 樘,总数少于 5樘的全数检查。 按下 列方式操作,查看卷帘运行情况和反馈信号。 a)现场触发手动控制按钮; b)消防控制室手动发出控制信号; c)触发相关的火灾探测器。 d)需要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当一个火灾探测器报警后防火卷帘下降至距地面 米处停滞,另一个相关探测器报警后,卷帘应继续下降至地面,并向消防控制中心 反馈信号,其控制功能、信号反馈均应正常。 第 条 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烟性能 ,与楼板、梁和墙、柱之间的空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以悬挂钢梁和钢构架的方法安装的防火卷帘,钢梁和钢构架及封堵材料的防火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 求。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 按实际安装樘数不少于 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 樘,总数少于 5樘的全数检查。 一般项目 第 条 防火卷帘应设置门楣和箱体,导轨和卷轴应安装在相应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构件上,该构件应满足卷帘承重要求,导轨、传动装置、控制机构安装牢固。 10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 按实际安装樘数不少于 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 樘,总数少于 5樘的全数检查。 第 条 导轨滑动平直 ,卷帘在导轨内运行平稳、顺畅,无卡塞。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 按实际安装樘数不少于 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 樘,总数少 于 5樘的全数检查。 第五章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 条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第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验 收,应在 建筑工程的 安全疏散设施和消防电梯施工、安装、调试完毕,并经检验,符合国家标准《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10 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进行。 第二节 疏散楼梯间和楼梯 主控项目 第 条 疏散楼梯的平面布置、楼梯的形式和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对照设计文件,现场检查,全数检查。 第 条 疏散楼梯净宽、前室(合用前室)使用面积及通向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的门净宽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 a) 沿楼梯现场检查,选择疏散楼梯扶手与楼梯隔墙之间相对较窄处测量 ,每部楼梯的测量点不少于 5 个,允许负偏差不大于规范限值的 20mm; b)现场测量前室(合用前室)使用面积及门的宽度,按楼层(防火分区)总数不少于 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层(个) ,总数少于 5层(个)的全数检查,其允许负偏差不大 于 5%; c)按设计人数最多楼层核查楼梯净宽总和,其允许负偏差不大于 5%。 注:梯段一侧的扶手中心线或墙面到梯段另一侧的扶手中心线或墙面之间 11 最小水平距离为疏散楼梯的宽度。 第 条 疏散楼梯间首层与地下层出入口处应采用隔墙、乙级防火门隔开,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通过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扩大的前室)到达室外,扩大前室与其它部位连通处必须用乙级防火门隔开;层数不超过 4 层且不需要设置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的建筑,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或等于 15m 处。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全数 检查。 第 条 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设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公共建筑楼梯间及前室不应有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穿越;居住建筑内的可燃气体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当必须局部水平穿过楼梯间时,应穿钢套管保护,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 按楼层(防火分区)总数不少于 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 层(个) , 总数少于 5 层(个)的全数检查。 一般项目 第 条 楼梯间及其前室应畅通,不应有影响人员疏散 的突出物和障碍物。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按楼层(防火分区)总数不少于 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 层(个),总数少于 5层(个)的全数检查。 第三节 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门 主控项目 第 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门的设置、数量和平面布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资料核查,现场检查。 对照设计文件进行现场检查。 第 条 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门的宽度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 现场抽查,按楼层(防 火分区)总数不少于 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 层(个),总数少于 5层(个)的全数检查。 其允许负偏差不大于20mm。 第 条 安全出口、疏散走道 应 畅通,不应有影响人员疏散的突出物和障碍物。 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12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按楼层(防火分区)总数不少于 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 层(个),总数少于 5层(个)的全数检查。 第 条 安全疏散距离及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 按楼层(防火分区)总数不少于 20%抽查,且不得少于 5 层(个),总数少于 5层(个)的全数检查,安全疏散距离允许正偏差应不大于 1%,相邻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允许负偏差应不大于 1%。 规范有特殊规定或经专家评审确定的,从其规定。 第 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用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居住建筑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要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着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 验收方法:现场全数检查。 第四节 避难层(间) 主控项目 第 避难层(间)的设置数量、布置楼层及建筑面积应符 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 : 资料核查,现场检查。 对照设计文件进行现场检查。 第 条 通向避难层(间)的防烟楼梯在避难层(间)的构造形式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人员应通过避难层(间)方能上、下。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全数检查。 第 条 避难层(间)内的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防烟设施、应急照明、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电梯等消防设施的设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现场检查,全数检查。 第五节 消防电梯 主控项目 第 条 消防电梯的平面布置、数量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资料核查,现场检查。 根据设计文件现场检查。 13 第 条 消防电梯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及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要求。 验收方法:资料核查,现场检查。 按每栋建筑的实际安装数量全数检查。 a) 消防电梯间首层应设有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 30 米的通道通向室外; b)轿厢内专用电话检查。 使用消防电梯轿厢内电话与消防控制中心进行 1~2次 通话试验,通话语音应清晰; c)消防电梯行驶速度检查。 用秒表测试消防电梯由首层直达顶层的运行时间; d)消防电梯的载重量检查。 核查电梯检测主管部门核发的有关证明文件。 第 条 消防电梯手动按钮迫降、联动控制迫降及信号反馈功能均应正常。 验收方法 :现场检查。 按每栋建筑的实际安装消防电梯数量全数检查,每一项功能试验各进行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