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内容摘要:

的分子式而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有同分异构现象的物质互称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 2) 同分异构体的特点 ① 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分子通式相同。 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因为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分子式不一定相同 ( 如 NO 和 C2H6)。 同分异构体的最简式相同;但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因为最简式相同时分子式不一定相同 ( 如 CH≡ CH 和 )。 • ② 结构不同,即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同分异构体可以是同一类物质,也可以是不同类物质。 当为同一类物质时,化学性质相似,而物理性质不同;当为不同类物质时,化学性质不同,物理性质也不同。 • ③同分异构体应有相同的不饱和度。 •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步骤 • ①根据分子式书写同分异构体时,首先判断该有机物是否有类别异构。 • ②就每一类物质,写出官能团的位置异构体。 • ③碳链异构体按 “ 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简到繁,位置由心到边 ” 的规律书写。 • ④检查是否有书写重复或书写遗漏,根据“ 碳四价 ” 原理检查是否有书写错误。 • 方法归纳 拓展思维 活学活用 • 1. 烷烃的命名方法 • (1)习惯命名法 • ①含十个碳原子以内的烷烃,用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表示,称为某烷。 • ②含十个以上碳原子的烷烃,直接用汉字表示,称为某烷。 • ③直链烷烃称为 “ 正某烷 ” ,带有支链的烷烃,称为 “ 异某烷 ”“ 新某烷 ” 等。 • (2)系统命名法 • ①选主链:选碳原子数目最多的碳链为主链,将连在主链上的原子团看作取代基,按照主链碳原子的个数称为 “ 某烷 ”。 如下式,该烷烃分子中最长的碳链含有七个碳原子,称为庚烷。 • ② 编号定位:从距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用阿拉伯数字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以确定取代基的位置。 • ③ 定名称:将取代基的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主链上所处的位置,并用短线“ - ” 将数字与取代基名称隔开。 若主链上有相同的取代基可以将取代基合并,用汉字数字表示取代基的个数,用 “ , ” 将表示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隔开;主链上有不同的取代基,要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 关于该烷烃的命名可图解为: • 2.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归纳 3 .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问题归纳 几种简单有机物分子的空间构型 ( 1) 甲烷 ,正四面体结构, C 原子居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分子中的 5 个原子中没有任何 4 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其中任意三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任意两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2) 乙烯 ,平面结构,分子中的 6 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键角都约为 120176。 (3) 乙炔 H - C ≡ C - H ,直线结构,分子中的 4 个原子处于同一直线。 同一直线上的原子当然也处于同一平面内。 (4) 苯 ,平面结构,分子中的 12 个原 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 • 4.苯分子独特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 • 苯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烃。 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也不存在于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共价键。 • (1)苯在催化剂 (Fe或 FeBr3)作用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说明苯具有烷烃的性质。 • (2)苯能与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说明苯具有烯烃的性质。 • (3)苯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由此可知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化学性质与烯烃有很大差别。 • 5.各类烃与溴水及酸性 KMnO4溶液混合时的现象 烃 现象 试剂 烷 烯 炔 苯 苯的 同系物 溴水 气态烷不褪色,液态烷萃取 褪色 褪色 萃取 (水层褪色,油层呈橙红色 ) 萃取 (水层褪色,油层呈橙红色 ) 酸性KMnO4 溶液 不褪色 褪色 褪色 不褪色 褪色 (侧链被氧化 ) • • (1)有机物一般为分子晶体,在有机物的同系物中,随着 C原子数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 • (2)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 如沸点:CH3(CH2)3CH3(CH3)2CHCH2CH3C(CH3)4。 •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的熔沸点,一般邻位 间位 对位。 7 . 有机物燃烧的规律 ( 1) 判断气态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方法 CxHy+ ( x +y4)O2―― →点燃x CO2+y2H2O ① 燃烧后温度高于 100 ℃ 时,水为气态: Δ V = V 后 - V 前 =y4- 1 y = 4 时, Δ V = 0 ,体积不变。 y 4 时, Δ V 0 ,体积增大。 y 4 时, Δ V 0 ,体积减小 ② 燃烧后温度低于 100 ℃ ,水为液态: Δ V = V 前 - V 后 = 1 +y4,体积总是减小。 ③ 无论水为气态,还是液态,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都只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有关,而与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无关。 ( 2) 判断烃类完全燃烧时所耗氧气量的技巧 完全燃烧时的通式: CxHy+x +y4O2―― →点燃x CO2+y2H2O ① 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时, ( x +y4) 值越大,耗 O2量越多。 ② 质量相同的有机物,其含氢百分率 ( 或yx值 ) 越大,则耗 O2量越多。 ③ 1 m ol 有机物每增加一个 CH2,耗 O2量多 m ol。 ④ 1 m ol 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烯烃、炔烃,耗 O2量依次减少 m ol。 ⑤ 质量相同的烃 CxHy,xy越大,则生成的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