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浙江在线内容摘要:

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在救援人员易获取处设置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资料箱,资料包括: (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标注有危险化学品和应急救援物资分布、数量 的厂区平面布置图; (三)防止事故扩大的工艺控制简图; (四)厂区内所有危险化学品的应急手册。 第三十九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一)对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二)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并及时修订完善。 第五章 监督检查 26 第四十条 县级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员,加强资料归档。 第四十一条 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在每年 1月 15日前,将辖区内上一年度重大危险源的汇总信息报送至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在每年 1月 31日前,将辖区内上一年度重大危险源的汇总信息报送至省安全生产监管局。 第四十二条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将对重大危险源单位的监督检查纳入年度执法计划,并按规定将监督检查情况录入 “浙江省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系统 ”。 首次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 督检查的,应包括《规定》第三十条所列的内容。 第四十三条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第四十四条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工业(化工)园区等重大危险源集中区域的监督检查,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周边单位、居民区、人员密集场所等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之间 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督促化工园区建立对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平台。 第四十五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违反相关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承担检测、检验、安全评价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报告、证明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依据《规定》第三十五条或其他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自 2020年 12月 1日起施行。 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已发文件与本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实施细则为准。 附件: 27 附件 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一、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 R 作为分级指标。 二、 R的计算方法   nnn QqQqQqR  222111 式中: q1,q2,… ,qn —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28 Q1,Q2,… ,Qn —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 1, β 2… ,β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 —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三、 校正系数 β 的 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 β 值,见表 1 和表 2: 29 表 1 校正系数 β 取值表 危险化学品 类别 毒性气体 爆炸品 易燃气体 其他类 危险化学品 β 见表 2 2 1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表 2 常见毒性气体 校正系数 β 值 取值表 毒性气体名称 一氧 化碳 二氧 化硫 氨 环氧 乙烷 氯化氢 溴甲烷 氯 β 2 2 2 2 3 3 4 毒性气体名称 硫化氢 氟化氢 二氧 化氮 氰化氢 碳酰氯 磷化氢 异氰酸甲酯 β 5 5 10 10 20 20 20 注:未在表 2 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 β=2 取值,剧毒气体可按 β=4取值。 四 、校正系数 α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 500 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 值,见表 3: 表 3 校正系数 α 取值表 厂 外可能 暴露 人员数量 α 100 人以上 30 50 人~ 99 人 30 人 ~ 49 人 1~ 29 人 0 人 五、分级标准 根据计算出来的 R 值,按表 4 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表 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 R 值的对应关系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 R 值 一级 R≥100 二级 100R≥50 三级 50R≥10 四级 R10 31 附件 2 可容许风险标准 一、可容许个人风险标准 个人风险是指因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各种潜在的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成区域内某一固定位置人员的个体死亡概率 ,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年)的个体死亡率。 通常用个人风险等值线表示。 通过定量风险评价,危险化学品单位周边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承受的个人风险应满足表 1中可容许风险标准要求。 表 1 可容许个人风险标准 危险化学品单位周边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类别 可容许 风险 ( /年) 32 (如学校、医院、幼儿园、养老院等); (如 党政机关、军事管理区、文物保护单位等 ); (如大型体育场、大型交通枢纽等)。 3107 (如居民区、宾馆、度假村等); 类高密度场所(如办公场所、商场、饭店、娱乐场所等)。 1106 二、可容许社会风险标准 社会风险是指能够引起大于等于 N 人死亡的事故累积频率( F),也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年)的死亡人数。 通常用社会风险曲线( FN 曲线)表示。 可容许社会风险标准采用 ALARP( As Low As Reasonable Practice)原则作为可接受原则。 ALARP 原则通过两个风险分界线将风险划分为 3 个区域,即:不可容许区、尽可能降低区( ALARP)和可容许区。 ①若社会风险曲线落在不可容许区,除特殊情况外,该风险无 论如何不能被接受。 ②若落在可容许区,风险处于很低的水平,该风险是可以被接受的,无需采取安全改进措施。 33 ③若落在尽可能降低区,则需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风险,即对各种风险处理措施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等,以决定是否采取这些措施。 通过定量风险评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产生的社会风险应满足图 1 中可容许社会风险标准要求。 1 10 100 10001x1091x1081x1071x1061x1051x1041x1031x1021x。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